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Word版含解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为宣传“第三新文明”李大钊()A.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C.在大学开设有关社会主义的课程D.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解析:选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作者为朱执信,故A项错误;《共产党》月刊1920年在上海创刊,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理论刊物,李达主编,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第三新文明”是指马克思主义,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开设了有关社会主义的课程,故C项正确;1920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故D项错误。2.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该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马克思主义专号》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析:选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的近代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故D项正确。3.下表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36530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解析:选A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材料可以看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最多,说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4.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解析:选C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马克思主义才刚刚传入中国,还没有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说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看不出重视其理论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明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故C项正确;李大钊是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其并没有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故D项错误。5.《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解析:选A题干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一股潮流。体现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只有A项。6.1921年9月1日,《新青年》上刊登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指示新思潮的趋向,测定潮势的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办社的主要目的是()A.彻底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B.指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方向C.寻求国际上的进步力量以援助中国革命D.为推动革命发展,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选D中国传统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革命发展方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只是材料的部分反映,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潮”“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可以得出其主旨是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正确。7.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④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的原因。根据所学,①是客观需要,②是其阶级基础,③是思想基础,④属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8.李大钊说:“……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A.新文化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马克思主义传播D.社会主义革命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李大钊发表这篇文章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是对十月革命的歌颂,由此可知这股潮流应为“社会主义革命”。故选D。二、非选择题(2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以上均摘自《中国近代史》上(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这一观点?(6分)(3)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4分)(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6分)解析:本题以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洋务思想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演变为主题,考查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围绕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二者的不同认识。第(2)问,注意辩证分析洋务思想的利弊影响。第(3)问,要从学习西方和对待封建统治的不同态度方面分析其进步性。第(4)问,注意分析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民权之说”。(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理解: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以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对历史的反动。(3)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则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4)材料四是对材料三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4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