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44氮及其化合物练习解析版
1第四讲氮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而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答案】B【解析】Mg能在N2中燃烧,A项错误;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C项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内,D项错误。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催化剂4CO2+N2【答案】D【解析】反应过程中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2不是污染物;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2+4CO===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催化剂4CO2+N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答案】A【解析】A项中加入Cu(NO3)2固体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该项不正确。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2【答案】C【解析】A项,氨气不溶于CCl4,不会发生倒吸;B项,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漏斗下沿刚好没入水中可有效防止倒吸;C项,会发生倒吸;D项,导管末端连接干燥管,干燥管细口没入水中少许可有效防止倒吸。5.为使天空更蓝,空气质量更好,很多电厂都采用了脱硫技术,现在又在考虑脱硝(氮),脱硝是除去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A.N2B.NOxC.NH3D.NH4NO3【答案】B【解析】N2和NH4NO3不需要处理,A、D项错误;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NH3,C项错误。6.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1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①NO-3②Fe3+③H+④NO⑤NO2A.①B.①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B【解析】Fe与浓HNO3反应时,开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并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NO2;当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2+,当HNO3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3+。因产物有硝酸盐,故溶液中一定还有NO-3。7.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3①②③④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NaOH溶液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浓盐酸易挥发,酸性气体HCl遇石蕊变红;浓氨水易挥发,碱性气体NH3遇酚酞变红。8.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B.Fe2O3C.FeSO4D.Fe3O4【答案】A【解析】FeO、FeSO4及Fe3O4(可写成Fe2O3·FeO)与稀硝酸反应时均为铁元素被氧化,且氧化产物均为Fe3+,还原产物均为NO。等质量的还原剂与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NO的物质的量越多,由FeO、FeSO4及Fe3O4的化学式及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出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参与反应时,Fe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Fe2O3与稀硝酸反应时无NO气体放出。9.“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答案】B【解析】A选项,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HCl,在上部化合生成固体NH4Cl,A选项错误;B选项,I2易升华,正确;C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选项错误;2NO22O4为放热反应,所以d内气体颜色变深,D选项错误。10.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右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4法中不正确的是()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答案】A【解析】A选项,关闭活塞1,将无法加液体到液面a处,错误;C选项关闭活塞1,生成的NO把稀硝酸压向右边,使铜丝与稀硝酸分离,正确;D选项,想证明该气体为NO,必须使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NO2。11.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NO2B.HClC.CH4D.NH3【答案】D【解析】由储气瓶的连接方式知,瓶内只能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NO2、HCl排除;由尾气吸收装置知,该气体为极易溶于水,C项被排除。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T8)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天津T3)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广东T1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江苏T3)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能通过一步实现【答案】A【解析】A项中:3Cu+8H++2NO3-===3Cu2++2NO↑+4H2O,该项不正确。13.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态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表中的()5a(干燥气体)b(液体)ANO2H2OBNO4mol·L-1NaOH溶液CCl2饱和NaCl溶液DNH31mol·L-1盐酸【答案】D【解析】A项能形成喷泉,但最终溶液充满烧瓶的23,不符合题意;B、C项不能形成喷泉;D项能形成喷泉,且溶液最终充满烧瓶。1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答案】B【解析】因为是无色混合气体,所以没有NO2,从反应流程看,气体部分被浓硫酸吸收,说明存在NH3,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生成了NO2,则原来气体中存在NO以及CO2,最后气体被水吸收后有气体剩余,可能是生成的NO和过量的氧气,也可能含有N2,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可能有N2,符合题意的是B项。15.将盛有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mL气体分别是()A.1.2mL,NOB.2.4mL,O2C.3.5mL,O2D.4mL,NO【答案】A【解析】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6①若剩O2,则V剩=x-14(12mL-x)=2mL,解得x=4mL,选项B、C不正确。②若剩NO,则V剩=13[(12mL-x)-4x]=2mL,解得x=1.2mL,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16.在标准状况下将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A.112mLB.1008mLC.224mLD.448mL【答案】A【解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1=0.05mol,1.9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1,则NO2为0.05-n1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3n1+(0.05mol-n1)×1=0.03mol×2解得n1=0.005mol,V(NO)=0.005mol×22.4L/mol=0.112L=112mL。17.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1)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__(任写一项)。【答案】(1)4HNO3=====△4NO2↑+O2↑+2H2O(2)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3)氮氧化物排放少【解析】(1)硝酸分解生成NO2、O2和H2O。(2)根据流程示意图可知,废铁皮与硝酸反应时有Fe(NO3)2、7NH4NO3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即可完成方程式。(3)上述生产流程中,氮元素以NO-3和NH+4的形式存在,无污染。18.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_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________。A.颜色B.质量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密度E.压(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u+4H++2NO-3===Cu2++2NO2↑+2H2O【解析】(2)比较三种装置的结构,结合本实验原理,装置Ⅱ比装置Ⅰ优越的地方有: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Ⅲ的优点还有: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3)若要让NO2充满烧瓶,需要关闭开关c、打开a和b;由于在烧瓶中存在2NO22O4(g)ΔH0,在沸水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本文标题:44氮及其化合物练习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4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