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秦汉(公元前221年—220年)——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朝:(前221年—207年,即前3世纪)汉朝:(前3世纪—3世纪)(西汉和、东汉)1、灭六国实现统一2、巩固统一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内容:②特点:平岭南,开灵渠,设三郡;击匈奴,收河套,修长城和“直道”;西南夷,开“五尺道”“焚书坑儒”韩赵魏楚燕齐(一)、秦:一、秦汉的政治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上。[考纲解读]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制而言,古代的分封建制和现代的联邦制度都是地方分权的制度。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⑴郡国、郡县无立法权。⑵人事权都归中央政府;⑶司法、财政、军事各方面,地方都无自主权。⑷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矛盾:趋势:原因:政治—经济—思文—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日益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人治)。地主阶级统治需要(保护私有制,镇压农民起义)小农经济的需要(分散、脆弱)法家“集权”理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1)积极作用:①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2)消极作用:①地方官员一切“倚办于上”,地方政治具有保守性②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社会管理成本③思想文化控制严密的专制,易导致科学文化的保守性,新的社会因素不易成长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基础____________地域传承制度世袭(嫡长子继承)____________物质基础土地人口物资武装____________官员职权拥有政、财、军大权____________机构与中央关系承认权威,承担义务;具有较强____性。听命于_________,随时调换弊端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_________势力(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基础共同点目的上,性质上,作用上,血缘中央任命有俸禄无封地地方行政中央独立割据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政治特点西周秦朝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族政治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政治【典例精析】(2011年高考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A项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二)、汉朝:“汉承秦制”,调整巩固(表现):(1)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原因:内容:汉武帝设“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台成为中枢机构。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朝外朝制度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二)、汉朝:“汉承秦制”,调整巩固(表现):(1)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原因:内容:汉武帝设“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台成为中枢机构。(2)地方制度:汉初郡国并行;东汉变为州郡县三级。(汉武帝,推恩令,削弱地,加强中央集权)_(3)监察制度:汉武帝时,刺史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4)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材料一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郡国并行制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什么威胁。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以和何种方式解决王国问题(2)地方: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削弱地方,加强中央(4)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本质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盐铁官营补充:汉朝对地方的管理•郡国并行•13州刺史(汉武帝)•州郡县(东汉,刺史-州牧)二、秦汉的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1、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生产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铁犁牛耕时期工具特点和影响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耦犁、耧车__________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东汉耦犁、出现一牛挽犁(一)农业铁犁牛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西汉后期开始的二牛一人犁耕法,后来还出现了犁壁、播种工具耧车。使用耦犁的牛耕技术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技术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3、水利工程:白渠、“井渠”;黄河治理(东汉王景)4、土地制度:三种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君主私有、自耕农私有、地主私有。后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土地兼并不断。东汉时,租佃现象比较普遍。1、官营手工业A、历程:商周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时主要行业都收归官办。B、历史地位:冶金、制瓷、丝织等行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二)手工业:C、手工业概况:①冶铸业: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自然通风——人力皮囊——畜力鼓风——水排(东汉发明的水力冶铁工具)②纺织业:已相当发达,开通丝绸之路,远销欧亚,中国被称为丝国③陶瓷业:东汉制瓷技术成熟,烧出成熟的青瓷。2、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的民间手工业主要包括哪两种经营形式?其各自特点如何?①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②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田庄手工业:汉代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三)商业:秦汉:商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两汉开通了丝绸之路2、表现:(1)“市”的形成和发展秦代:对“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交易汉代:城市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有东、西9市,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2)商业都会的崛起战国: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商业城市开始兴起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新朝:A、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B、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3)对外贸易: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商运活跃,已开通海、陆丝绸之路。3、工商业的管理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叫工官。(1)秦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货币,为工商业发展统一标准;从秦律看,政府对经济生活控制相当全面、具体,管理已达非常严密程度;(2)汉朝:有专门对“市”的管理机构;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制度,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三、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1)治国思想变化:①秦朝—②西汉初年—③西汉汉武帝——(2)思想专制:法家思想(加强镇压,实行暴政);“无为”而治,黄老思想,与民休息;儒家思想。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问题探究】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中有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继承?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发展?董仲舒新儒学对孔孟之道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仁、仁政和礼;发展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2、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思考从春秋末年到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社会地位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原因。•演变过程:•原因:•(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企图恢复旧秩序,不合情理。•(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儒家思想不适合当时的社会背景。•(3)秦朝,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故受压制。•(4)汉朝初期,黄老思想是主流,但儒家思想逐渐复苏。•(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大一统思想和天人感应适应当时的需要。[课后思考]冷落―――压制―――独尊1、科技:造纸术(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黄帝内经》,《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2、教育:汉武帝建立太学、郡国学等教育体系;设五经博士,用儒家经典教育子弟;选拔人才以儒家思想为标准。3、艺术:书法:隶书创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楷书、行书、草书大多源于汉。绘画:两汉盛行帛画。4.文学:汉赋四、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和艺术秦汉大一统的措施大一统措施秦朝汉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承秦制(中外朝、刺史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派兵出击匈奴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统一文字;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兴办太学、地方兴办郡县学、推行儒学教育总特征: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上:①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并初步发展;②外贸开始:丝绸之路,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思想文化上: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儒家思想正式成为正统思想;③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中外关系: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7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