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提优课件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7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点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1.(2017年9月嘉兴模拟)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A.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考点演练解析根据“其初丝絮为之”、“平滑如砥”可知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故A项正确;西汉前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东汉时期的纸与丝有关,而丝并不便宜,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产量大大增加,逐渐超过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2.中国古代科技曾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②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③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④中国工匠制成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于东汉,指南针于海路传入阿拉伯是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是在唐朝,中国工匠制成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是在明朝,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考点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3.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珠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解析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发明连珠炮的是清初军械制造家,非军事将领,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三个时期用先进的火药武器在战场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与世界其它地方火药武器的对比,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4.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解析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5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5.谈及书法演变,清代金石学者富方钢指出某种字体“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下列项中,符合该字体特点的是()A.字体略长,笔画圆匀B.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工整清新,飞洒活泼D.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解析根据材料“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可知这反映的是楷书。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是楷书的特点,故D正确。A项是小篆的特点,B项是隶书的特点,C项是行书的特点,故A、B、C三项排除。答案D考点6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6.下图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可以反映()A.秦代书法篆刻的艺术共融B.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C.唐代狂草的抒情写意D.宋代楷书的疏密适宜解析由图片可知这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反映了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答案B7.下图所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以楷书最著,其遒媚劲健的书体,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是()A.张旭B.颜真卿C.柳公权D.黄庭坚解析图片是《玄秘塔碑》,而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材料中“以楷书最著”不符,故A项错误;颜真卿与材料中“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不符,故B项错误;《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与材料中“以楷书最著,其遒媚劲健的书体”相符,故C项正确;黄庭坚是宋代人,与材料中“唐代著名书法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7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8.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解析《竹石图》所展示出来的意境可以看出此画属于文人画,风俗画才是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体现的是写意画,故B项错误;写意画注重个性的表达,有抒情达意的特点,故C项正确;此画属于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而不是写实描绘,故D项错误。答案C9.苏轼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公与清新。”体现此思想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应是()A.诗经B.宋词C.山水画D.文人画解析根据所学,《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A项错误;宋词,既有韵律美,又体现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故B项错误;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绘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公与清新”,强调绘画的意境、人文情趣,故D项正确。答案D10.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四喜班为进京四大徽班之一,助力京剧形成,②表述符合题意;史料无从体现京剧艺术的特点,①表述不符合题意;由“看戏何须问主人”“公会筵开白昼间”“到处閧(哄)传”可以看出戏曲已深入民众喜闻乐见,③表述符合题意;“力不坚”“四方肩”“糟蹋欧公太可怜”与“出鬼入神”的书法描述不符,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11.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金大安二年(1076年)董氏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这说明()A.考古资料完全复原历史场景B.宋代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D.宋代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解析“董氏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只是对考古史料的描述,没有提到对当时场景的复原,故A项错误;“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金大安二年(1076年)董氏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无法判断其它时期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仅依据这一处考古发现,并不能说明整个山西的戏曲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可得出当时舞台戏曲已经相当完备,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9《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2.“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这首诗歌反映了()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B.西周贵族颂扬祖先功德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楚国农民浪漫主义情怀解析这首诗歌是《诗经·国风》,B是《颂》,排除B和D;C小农经济要到春秋战国才形成。答案A13.古代中国的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某种文学形式有较为灵活的句式,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往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该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家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辛弃疾解析“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可以看出是战国的楚辞。答案A考点10“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14.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的传播与运用也十分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成为唐诗传播的方式之一B.李白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C.唐代尚未出现诗歌与绘画的结合D.唐代晚期,诗文已经用于瓷器装饰解析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中期而非唐代,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故B项错误;山水画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诗歌与绘画已经融合为一体,故C项错误;唐朝末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题材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为瓷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11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15.(2017年9月嘉兴模拟)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解析柳永是婉约派词人,与材料“柳氏为舆台”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可知该词的风格豪迈奔放,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故B项正确;李清照是婉约派,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辛弃疾也是豪放派词人,但不是他推动宋词突破性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1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解析《红楼梦》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体现了大历史境界,故选B项。答案B考点12明清四大长篇小说17.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宋代中国并未完成大一统,故A项错误;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说明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多元化,故B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思想内容并未体现出理性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答案D易错点1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及特点识别不清易错提醒【典例1】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唐代某一书法作品。该作品最有可能的是()A.王羲之《丧乱帖》B.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C.张旭《古诗四帖》D.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解析“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说明这幅作品属于楷书字体,所以选B;A属于行草,C属于草书,D属于行书,故排除A、C、D。答案B易错点2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和阶段及特征认识不明确易错提醒【典例2】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A项正确;B项本身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通俗文学兴起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市民文学的兴起,并未涉及文言文体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命题分析]1.从本讲知识学考命题看,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及特点的考查。2.从对知识的考查来说,具有细微性特点。3.从能力要求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识读能力。4.从题型特点看,主要表现为图片型、史料型、特点型。真
本文标题:提优课件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7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7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