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1含答案
历史期末专题复习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2.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看,其政治体制发展的表现是A.君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B.相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文官加强,武官削弱D.宦官加强,外戚削弱3.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明代皇帝“在法理上变成了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其产生影响A.丞相制度的完善B.六部隶属于皇帝C.君主专制加强D.中央实行三省制5.下表内容是两晋南朝吏部尚书和尚书吏部郎出身高门、一般士族和寒门各占的百分比(吏部尚书和尚书吏部郎均为尚书省吏部的属员,握有“参掌大选”的实权)。由此表中的信息可知,当时A.中小士族势力彻底衰落B.社会阶层固化较为严重C.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D.门阀政治完全取代官僚政治6.明太祖朱元璋曾在8天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内阁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7.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牢固的血缘关系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C.浓厚的专制色彩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义官制(义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②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③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9.(题文)下列史料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A.“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10.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11.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C.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12.清政府为偿付《马关条约》的对日赔款不得不大借外债,其间,帝国主义国家把争夺中国海关权作为贷款的主要目的,最终英国攫取了中国海关行政权。这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A.使英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B.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D.削弱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13.据时人记载:在德军所驻守的北京顺治门一带,“其界内新设各店牌号,大都士大夫为之命名,有曰‘德兴’,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永’,有曰‘德丰厚’‘德长胜’等。甚至不相联属之字,亦强以德字冠其首。种种媚外之名词,指不胜屈。而英、美、日、意诸界亦莫不皆然”。该现象应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14.咸丰十年,清廷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与英国代表谈判。条件本已谈好,但是英国代表夏巴礼要求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致使载垣忍无可忍。于是载垣与僧格林沁以“谋反”罪设计捉拿英法代表共计39名。这一事件A.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B.表达了民众反抗侵略的决心C.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D.体现了清政府昧于近代外交15.一部分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B.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6.“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新设置了一些新节日。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烈士纪念日——1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些节日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B.C.D.17.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人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项目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合计全部岁入%100100100100100外援%77.251.6985.7970.582.42其他%22.848.3114.2129.517.58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B.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C.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18.说太平天国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政权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反封建反侵略19.《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C.天京变乱的教训D.与清政府对峙攻战的教训20.《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B.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C.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D.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据历史学者罗福惠对117位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精英的统计,截止1904年,至少有102人在城市接受过教育(含留学),占总数的87%。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近代出现教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B.中国近代农村知识分子大量流向城市C.辛亥革命大大增强了城市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D.工业化的实现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功能22.《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3.“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理解不正确的是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24.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5.有国际政要在回忆他在冷战时期经历时写到:“我向国会提出了第一个外交报告。关于中国问题的那一段是这样开始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这位国际政要是A.丘吉尔B.基辛格C.尼克松D.田中角荣26.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能够作为反驳证据的是A.雅典民主机构B.雅典居民比例C.雅典公民投票用的陶片D.苏格拉底之死27.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A.剥夺了贵族权力B.实现了平民立法C.实现了各阶层平等D.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28.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B.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C.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29.参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此处的“联合”是指A.邦联制B.联邦制C.总统制D.共和制30.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叙述:“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于是就有了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一幕。这表明当时德国是A.半专制性的君主立宪制B.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C.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D.三权分立的议会共和制31.列宁曾经对异常兴奋的工人群众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对文中所说的“那一次工农革命”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D.建立了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2.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A.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B.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D.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33.“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D.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34.促使1951年法国和联邦德国“一笑泯恩仇”,带头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因素包括①西欧经济的恢复②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③美、苏冷战威胁了欧洲的安全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5.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由此可见,他着重强调A.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B.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C.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D.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36.(3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申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分)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4分)材料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8分)材料三: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1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