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5含答案
历史期末专题复习卷(六)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3.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4.“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北宋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首辅D.清朝的军机大臣5.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6.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A.顺应世界潮流B.拯救民族命运C.启蒙国民思想D.走向民主共和7.晚清时期曾有人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这一奏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提交的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条约》8.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在福州举起“抗日反蒋联共”的大旗,发动“福建事件”。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9.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0.有一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五年生,你知道民国五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11.在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①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③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④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1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3.中共“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共“八大”正确探索的是A.重申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C.提出健全国家法制D.解决党和国家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12.“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与祖国大陆分离历时A.三百多年B.四百多年C.五百多年D.六百多年15.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的地点在A.北京B.万隆C.日内瓦D.纽约16.联合国第26届大会10月25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131个成员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票反对票中,32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A.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B.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C.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合法席位的主导力量17..习近平在2017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表示,中国将携手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宣布中国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2018年峰会。据此指出中国倡导和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加强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C.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D.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18.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雅典的下列制度或机构中最能体现直接民主的是A.财产等级制B.公民大会C.四百人会议D.五百人会议19.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C.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20.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1.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府,作为实际上的英国首相入住于此的第一位人物是A.丘吉尔B.威廉C.沃波尔D.克伦威尔22.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23.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24.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曾说:“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立了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材料反映出美国制定新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B.实现普通公民的平等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25.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不可能从中找到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A.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C.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是什么D.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26.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7.“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上观点认为十月革命28.A.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9.B.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28.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29.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世界格局的演变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的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D.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3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31.《通典·选举》中记载:“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以定其迁。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低。又制郡口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其有秀异,不拘户口。”该时期是A.魏晋时期B.西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2.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为3月3日至13日,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为3月5日至15日,以往每年的政协和人大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具有上述特点。这种时间安排最主要是基于A.政协通过的决议须经过人大审核B.照顾双重身份代表的需要C.人大代表由政协会议选举产生D.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需要33.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B.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D.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34.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即“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天京”改回“江宁府”。这一时期南京名称的变化,客观上反映出A.洪秀全拥兵自重试图建立小朝廷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斗争失败C.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引起消廷反扑D.江宁府更能体现南京的地域特色35.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B.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C.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D.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31.材料一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1月)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年——1905年),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年——1937年),④赞赏时期(1937年——1944年)⑤清醒时期(1944年——1949年),⑥敌对时期(1949年)——)。——摘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概括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3)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毛泽东和尼克松!以1971年之前的眼光来看,这个二重奏似乎是十分奇异的。在尼克松担任副总统的时候,美国曾三次用核武器威胁毛泽东的中国。美国十多次阻止毛泽东的政府获得联合国的席位。直到尼克松前一年夏天派基辛格到中国来之前……双方没有任何一位政府官员访问过对方的首都。在1969年和1970年期间,中国报纸把尼克松称为“战争瘟神”,就好像这个尊称取代了“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一样。然而,情况就是这样:一位美国总统还没有访问过东京或莫斯科,就先访问了毛泽东的北京。在中国逗留的8天是这位美国总统对任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5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