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顺乎世界之潮流含答案
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效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由此可知,魏源建议()A.严禁民间设厂B.发展资本主义C.发展近代工业D.鼓励海外贸易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A.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B.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C.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D.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3、《海国图志》问世后,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里到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1854-1856年,翻刻版本就达二十余种,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这说明中日两国()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C.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D.对西方文化认识不同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6、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维新派“变官制”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君主制度B.确立议会制共和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八股取士8、近代中国有人率先提出“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率先提出此思想的是()A.魏源B.孙中山C.陈独秀D.严复9、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C.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D.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10、《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11、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多次出现大规模的论战。在一次次论战中,论战双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论战,其双方主要是()A.弛禁派严禁派B.洋务派顽固派C.维新派洋务派D.革命派改良派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魏源的思想,材料的大意是沿海的百姓有的仿效西方的工厂来造船械,要么自用,要么出售,应当允许,故A项错误;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人物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洪仁玕,而魏源发表《海国图志》是在1842年.故B项错误;近代工业指的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业,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出现,魏源主张中国应加以仿效,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海外贸易,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发展中国的近代军事和经济,这从根本上而言都是为了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封建纲常伦理,A项错误;B项非根本目的;洋务派没有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海国图志》在中国遭受冷遇说明中国社会的保守与迟钝,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基础薄弱,而其在日本引起巨大影响说明日本国内对学习西方主张的广泛认同,即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基础深厚,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对材料的误读。4答案:D解析:材料“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相辅以益其强”表明郭嵩焘强调的是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科技只是辅助,所以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含义;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只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强盛,但郭嵩焘已经意识到西方制度的重要作用,故超越了洋务派对西方的认识,B项错;“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表明郭嵩焘认为科技起到辅助作用,并非不重要,C项错误。5答案:D解析:题干中“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这句话是在抨击某派只知道学习西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说明抨击者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评判,故选D项。6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的含义。“造反”意为对封建制度造成根本性冲击,“跪着”带有妥协色彩。结合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可知,这是指其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C项正确。7答案:C解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故答案为C项。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体现了进化论的思想,严复译著《天演论》最先阐述该思想,故D项正确。9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三民主义。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它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20世纪初,孙中山阐发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故二者的共同任务是推翻清政府。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B、C三项错误。11答案:D解析:首先要明确“20世纪初期的论战”是指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的论战。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代表性变革,分别为“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本题应选D项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专制统治,故A项中“反抗封建专制”、B项中“全面引进西方文化”、C项中“发展资本主义”的说法均错误。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顺乎世界之潮流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