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课外拓展训练Word版含答案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Fe+4H2O===Fe3O4+4H2B.2Na+2H2O===2NaOH+H2↑C.SnCl4+2H2O===SnO2+4HClD.2Na2O2+2CO2===2Na2CO3+O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化合价降低为04.下列对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酸性B.只有氧化性C.只有还原性D.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和还原性5.从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H2O+2Cl2↑中可以看出,盐酸具有的性质是()①酸性②氧化性③还原性A.只有③B.只有①C.①②D.①③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碳酸钠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B.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C.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7.在反应KClO3+6HCl(浓)===3Cl2↑+KCl+3H2O中,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A.1:6B.5:1C.1:5D.6:18.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HCO3=====△Na2CO3+H2O↑+CO2↑B.KClO3+6HCl(浓)===KCl+3H2O+3Cl2↑C.CO2+Ca(OH)2===CaCO3↓+H2OD.FeS+H2SO4===FeSO4+H2S↑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是()A.SO3+H2O===H2SO4B.3NO2+H2O===2HNO3+NOC.CaO+H2O===Ca(OH)2D.2Na+2H2O===2NaOH+H2↑10.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能力:ClO-3BrO-3Cl2Fe3+I2B.还原能力:Fe2+I-Cl-C.反应ClO-3+Br-===Cl-+BrO-3能顺利进行D.氧化能力:BrO-3ClO-3Cl2Fe3+I211.在一定条件下,ROn-3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n-3+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n-3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价B.+5价C.+6价D.+7价1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3HI===2FeCl2+2HCl+I2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13.从硫元素的化合价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一定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B.SC.SO2D.H2SO414.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Cl2:①MnO2+4HCl(浓)=====△MnCl2+2H2O+Cl2↑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③O2+4HCl(g)=====催化剂500℃2H2O+2Cl2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O2MnO2KMnO4B.KMnO4MnO2O2C.MnO2KMnO4O2D.O2KMnO4MnO215.已经X和Y是两种单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X+Y―→X2++Y2-。现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16.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m和R3+判断正确的是()A.m=4,R3+是氧化产物B.m=2y,R3+是氧化产物C.m=2,R3+是还原产物D.m=y,R3+是还原产物17.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H2―→HClB.CO―→CO2C.FeCl3―→FeCl2D.SO2―→SO318.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反应:NaH+H2O===NaOH+H2↑,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是氧化剂B.生成1molH2转移2mol电子C.NaOH是还原产物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1二、非选择题19.有以下反应方程式:A.CuO+H2=====△Cu+H2OB.2KClO3=====△2KCl+3O2↑C.Cl2+2NaOH===NaCl+NaClO+H2OD.2FeBr2+3Cl2===2FeCl3+2Br2E.MnO2+4HCl(浓)=====△MnCl2+Cl2↑+2H2OF.2NaBr+Cl2===2NaCl+Br2G.KClO3+6HCl===KCl+3Cl2↑+3H2OH.HgS+O2===Hg+SO2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2)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3)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4)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发生在不同物质间,只有部分元素被氧化或只有部分元素被还原的反应()(7)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0.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1)该反应中________被氧化,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2)反应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________L。(3)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Fe+CuSO4===FeSO4+Cu反应中,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被氧化,_______被还原,Cu是________产物,FeSO4是________产物。22.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在此过程中______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2)已知下列反应:①H2O2+2Fe3+===2Fe2++O2↑+2H+,②2Fe2++H2O2+2H+===2Fe3++2H2O。反应①中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反应①、②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Fe3+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2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反应前后的I均为-1价)。(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价。(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氧化产物是____,当有2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24.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Au2O3++―→++(1)请将Au2O3之外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上空格内。(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参考答案1.C2.B3.C4.D5.D6.BD7.C8.B9.B10.D11.B12.D13.A14,B15.C16.A17.C18.D19.(1)A(2)F(3)B(4)C(5)G(6)E、G(7)D、H20.(1)ZnH2SO4(2)22.421.FeCuSO4FeCuSO4还原氧化22.(1)Fe3+还原(2)2mol2H2O2===2H2O+O2↑催化剂【点拨】(1)Fe3+―→Fe2+被还原,故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2)反应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molO2转移2mole-。23.(1)+1(2)CuICu2HgI4124.(1)由左向右为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2)AuNa2S2O3(3)【点拨】因为Au2O3为反应物,则Au2O必定为生成物,在Au2O3中Au的化合价为+3价,Au2O中Au的化合价为+1价,即Au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必定升高,在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2价,Na2S4O6中的化合价为+2.5价,所以Na2S2O3为反应物,Na2S4O6为生成物,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后的方程式为Au2O3+4Na2S2O3+2H2O===Au2O+2Na2S4O6+4NaOH。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课外拓展训练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9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