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青岛滨海地区城市发展与规划实践
1青岛滨海地区城市发展与规划实践潘丽珍【摘要】本文分析了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与滨海自然形态的关系,对青岛市城市发展百余年来滨海地区的规划设计做了全面综述,并对其运作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试图在解剖青岛的同时对于其他滨海城市有所启迪。【关键词】青岛滨海地区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奥运帆船赛THESEASIDEAREAPLANNINGPRACTICEINTHEDEVELOPMENTOFQINGDAOCITYPanLi-zhen(Qingdaourbanplanninganddesignresearchinstitute,qingdao,266071)Abstract:Theessay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spacedevelopmentandtheseasidelandformandphysiognomyofqingdaocity.Thentheoverallsummarizationoftheplanningpracticeintheseasideareasincethefoundationofqingdaocityisanalyzed.Thefunctioncharacteristicsoftheplanningpractice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realsodiscussed.Throughthethoroughanalysis,theauthorwanttodrawaconclusioninordertooffertheseasideareaplanningexperiencestoqingdaoandothersimilarcities.Keywords:qingdaocity;planningpracticeinseasidearea;urbanspaceform;urbandesign;olympicregatta青岛是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城市,其短短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专业角度上认识,实际就是城市在滨海地区规划与实践的历史。当前,在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后,在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环境与质量的背景下,为满足市民的生活追求,同时也为顺应城市功能的提升、空间的拓展以及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张扬城市的美誉度的需要,许多滨水城市开始按照现代城市功能要求对滨水区域进行规划改造,也有一些城市利用近水的优势有意识的将城市发展方向向滨水区域延伸。。。,各式范例枚不胜举。可见滨2水对城市功能、城市形象以及市民生活的影响。总结青岛市城市发展百余年滨海地区规划与实践,或许会对相关城市有所启发。1、城市基本概况1.1、城市性质与地理区位。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城市地处胶东半岛南部、面向黄海,行政辖市内七区及郊区五市。城市将胶州湾环抱其中且依水而长。1.2、城市自然地貌特点。城市市区内丘陵起伏,山峦叠翠,城市两翼各分布近约300公里的海岸线,礁石、岬角、海湾、沙滩遍布其中,近海岛屿与滨海挺拔峻秀的高山隔海相望,形成了旅游价值较高的自然景观。城市依山傍海景色迤俪。1.3、城市人文与历史。在城市所依托的这条海岸线上,分布着自春秋战国以来众多的人文景观与遗址。如:琅琊台、崂山、田横岛等,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载体,为城市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1.4、城市滨海地区的特色风貌。由于城市发展的前半叶沉陷于殖民统治,所以青岛南部海滨地区所形成的滨海景观深印着异邦情调,虽然这种殖民色彩的城市风貌在国内部分地区同样存在,但青岛滨海地区融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巧借自然地势、融会于山海之间的城市设计手法及其布局形态堪称上乘。康有为先生曾这样描述过青岛城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这种观点后被世人认可,并渐渐成为青岛城市特点的缩写(图1)。2、青岛城市空间发展与滨海自然形态青岛市的城市起源和发展与海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最早是建于青岛湾畔的小渔村,1897年德国武力强占青岛,统治长达17年之久。1900年德国人推出的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图2),就依托海湾及岸线资源将市区选址于胶州湾东岸,行政中心布置在观海山南麓的滨海区域,围绕行政中心布置商业区、金融区,沿滨海区域并结合山体周围布置欧洲人住宅区,利用南部迂回曲折的海岸线布置生活、休闲旅游、疗养等功能区,并将沙质及水域条件好的滩涂开辟为海水浴场区,3西面沿胶州湾布置港口和铁路线路,工业与仓储区紧靠海港和铁路布置,以便于生产的协作和效率。之后1914年—1929年、1937年—1945年青岛又历经日本两次殖民统治,1940年日本人编制的城市规划将市区依靠港口和铁路沿胶州湾东岸向北拓展,扩大了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形成沿胶州湾东岸带状组团分布的城市格局,此时青岛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外贸和港口城市。期间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滨海规划与开发建设的区域有青岛湾滨海区域、汇泉湾滨海区域。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在原来带状布局的基础上,依托胶州湾向东、西拓展发展空间,在其西岸增加了黄岛组团,依托南部海岸线向东拓展增加了东组团,彰显城市沿海岸线发展态势。经过1984年青岛市总体规划及1995年青岛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布局形成了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的“两点一环”的城市发展格局(图3)。1992年青岛市行政中心东移,带动了主城东部新区的建设高潮,新区的开发建设使青岛老城区城市风貌减少干扰,获得了保护,沿海岸线发展的新区亦有了充足的伸展空间。东部新区滨海区域成为青岛市新的行政中心。辅城黄岛依托优越的港口条件逐步发展起来,环胶州湾沿线组团依靠其良好的区位和资源,迅速发展壮大,与中心城市的依托关系也越来越明显。这个时期城市有代表性的滨海规划与开发建设的区域有东海路滨水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浮山湾滨海区域。中国加入WTO、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为青岛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经济资源与人才逐渐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下,作为青岛城市的特色和开发建设的吸引焦点,滨海区域必将成为功能优化提升的重点区域。为此青岛市为满足和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控制滨海两翼的无序发展,依托滨海自然形态提出构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大框架发展战略,形成“一湾两翼,三城四组团”的滨海生态型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格局。突出和彰显青岛滨海城市特色。纵观青岛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发展从最南端渔村和西侧的港口开始,到目前构筑的青岛城市大框架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空间发展历程不仅与社会变迁、生产力发展、工艺技术改进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有密切的4联系,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基础条件,它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及模式。青岛的滨海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依托岸线逐步发展壮大起来。3、青岛市滨海地区规划设计综述青岛百年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尤其是滨海区域已成为青岛城市形象和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而沿滨海岸线各个区域景观的形成过程,则是伴随着各阶段统治者的不同目的,悄悄地、漫漫地逐渐演化而成的,规划和建设代表了不同时期截然不同的建设模式和规划理念。本文重点对青岛主城滨海区域作为讨论对象,以概括性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依据城市发展时序、地域风貌特征,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老城区---西起团岛至太平角六路,东部中心区---太平角六路至小麦岛,崂山新城区---小麦岛至石老人。三段南向频临海湾,以礁石、岬角和沙滩为主的自然环境资源,北面自西向东,以观海山、信号山、小鱼山、太平山、浮山、午山等构成的滨海自然山体为背景。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团岛湾、浮山湾和石老人滨海地带,与自然山体呈交替状态,体现了建筑与山体的协调,形成了良好的通海显山的空间特色。滨海空间轮廓线整体上呈自然山体和建筑形态构成的双“W”型,体现了青岛“山、海、城”的城市空间景观特色,完整的展现了城市空间发展过程(图4)。3.1老城区西起团岛东至太平角六路,岸线长约18公里。分布有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期间有团岛、中苑海上广场、栈桥、海军博物馆、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太平角历史风貌区等主要景观节点。本区段的东部---栈桥以东至太平角六路,建设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青岛开埠时是德国独占的城市,所以对地区的占领与统治管理间的矛盾相对较少,可以按德国人完整的意图进行建设。城市功能划分、街区布局、交通体系设置皆按照事先周密的规划设计实施。随后的日占时期、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统治期,基本沿用了已成气候的布局结构和规划理念,其建设活动虽然有差异,但对滨海地区大环境并没有过多的破坏。这一点使城市滨海地区的形成基础非常合理。如道路结合自然地形设置,含有放射式、自由式、棋盘状多种形态的组合方式,道路密度大,路副窄,通过式交通远离滨海地带;公共建筑结合道5路和自然地势处理为对景或标志性建筑;将低密度的住宅建筑与大面积的绿地结合成庭院式布局形态,建筑是其内部的点缀,顺应环境与地势的路网作为对环境的铺垫,滨海岸线虽然无连续的绿化带,但由于绿地与建筑、道路、海岸的巧妙结合,形成了不同地段提供不同需求的多样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将整个区域营造成与大海相结合的园林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观光者,成为青岛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图5)。正是基于合理的规划指导,加上德国作为十九世纪后期强大帝国悠久文化的历史积累和沉淀,在城市建设方面自有其独具的性格,德国人将这些内容强加到青岛城市,通过引进西方体系的运作模式,使该地区的总体布局、空间景观及建筑形体色彩等都含有许多成功之处,这些城市设计特点反映了早期西方文化对青岛城市的影响,表明了今天的青岛城市风貌及特色的本身即是西方建城理念直接指导下所产生的结果。也成为后来人学习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范例。本区段西部---栈桥以西至团岛是在二十世纪八十至年代,通过旧城改造和填海造地规划建设起来的,其用地以居住、办公为主,临近滨海路有宽30-50米的绿带,并由其贯穿八大峡中心公园及八大峡居住区集中绿地,绿带中结合人的休闲功能布置小路、花架、健身设施等。由于滨海路较窄,大量的通过式交通由远离岸线的贵州路承担,所以滨海绿带成为人们亲海活动的主要场所。绿带北侧依次布置低密度低层的居住建筑、高层居住建筑,高层的办公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在栈桥西侧区域。但由于当时经济状况及建设标准的限制,虽然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的较为合理,但最终形成的空间轮廓线平淡,这一点说明了城市景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3.2东部中心区东部中心区---西起太平角六路东至小麦岛,面向浮山湾,五四广场和奥帆赛基地位于其中。中心区的规划建设是以1992年行政中心东移开始大规模展开的。青岛城市新、旧脱开的规划布局理念在城市规划界成为许多城市效仿的范例。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使老城区的城市风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开发建设重点区域也迅速转移至浮山湾北面沿海地段。1992年编制的东部中心区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只有1。5平方公里,在靠近浮山湾的海岸边布置了以行政办公为主,商务商业、会展、居住等多功能6为一体的行政办公中心。其点睛之处是在水平方向展开布局的市政府大楼南面选择了最优雅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地理位置,布置了五四广场。形成了以五四广场为核心的剃度跌落的高层建筑群体,五四广场的空间群体组合曾成为各地建设广场的典范(图6)。香港路是贯穿东西的交通性道路,东海路是临近海岸的滨海旅游性道路。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后来该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规划设想。二十世纪末结合东海路环境整治,借鉴老城区滨海区域的空间设计特点,在东海路南侧至海边,结合城市功能区以五四广场为核心布置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广场群(图7),将园林、建筑、雕塑、道路、市政设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强调了城市滨海区域的视觉形象。高层的商务、商业建筑沿香港路两侧展开,同时向北沿山东路拓展。2008年奥运会帆船
本文标题:青岛滨海地区城市发展与规划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