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3我为家人添欢乐word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实录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第三课我为家人添欢乐一、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教学过程:活动一:知道快乐源于爱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儿童电视剧《家有儿女》吗?生:(纷纷点头,声音洪亮)喜欢。师:你觉得他们的家庭快乐吗?生:(齐声)快乐!师:如果你想让自己家也成为快乐家庭,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把题目读一读。能不能洪亮一点?能不能再洪亮一点?很好!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在家里的情况,所以要搞一个小调查。要每组派出一个小记者,问问同学们在家里什么时候最快乐?谁当小记者,去采访一下。点了每列一个举手的同学。生:(调查采访)老师巡视。师:现在请每一位采访者汇报一下,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家什么时候最快乐?生:过生日、买衣服、买好吃的、买玩具……师:其他小记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生:看电视、放假……生:吃肯德基……生:家里买了音响,可以天天在家唱卡拉OK了!……师:谢谢几位小记者。同学们在家得到了这么多快乐,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快乐是怎么来的呢?生:……师:是谁在给你过生日?是谁给你买的好吃的好玩的?我们的欢乐是怎么来的?生:是爸爸妈妈带给我们的。师: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予我们这么多呢?生:因为我是他们的小宝贝。生:因为他们爱孩子。师:说得好啊!因为爸爸妈妈爱我们,所以为我们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应该忘记,这些快乐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是他们的爱给了我们快乐的基础。师板书:爸爸妈妈爱我们活动二:愿为家庭添欢乐师:过生日的时候很快乐,人人都喜欢过生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呢?生:(举手)师:大家都记得自己的生日。(问了几个学生的生日是哪一天,学生分别回答,气氛活跃)师:那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呢?举举手。生:(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师:有多少同学知道爷爷奶奶和其他家人的生日呢?生:(只有十几个学生举手)师:这些同学的心真细,他们能够记着家人的生日,说明心里不但有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师:刚才同学们说过,想让自己家变成快乐家庭。爸爸妈妈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欢乐,每年都记着我们的生日,给我们过生日,让我们在家庭中享受着欢乐。我们是家庭的小主人,建成快乐家庭也有我们一份责任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我为家庭添欢乐!”生:(情绪很高涨,大声地说)我为家庭添欢乐!师:(在“爸爸妈妈爱我们”和“我为家庭添欢乐”两句之间画不同方向的箭头)能不能把两句联起来读一读?生: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为家庭添欢乐!活动三:怎么才能添欢乐?师:同学们都愿为家庭添欢乐,可是怎样才给家庭添欢乐呢?书上第16页有一首儿歌,自己读一读好吗?生:(高兴地大声说)好!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生1:读儿歌:我是一颗开心果,爱说爱笑爱唱歌。能给爸爸倒杯水,会帮妈妈擦饭桌。常给奶奶捶捶背,爷爷乐得笑呵呵。人人夸我好娃娃,家庭有我欢乐多。师:你读得已经很不错了,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请坐。谁再来读一读?生2:(加动作读)师:这位小朋友读得很流利,还加上了动作,(鼓掌)师:儿歌不但能读能背,还可以唱。想不想唱一唱?生:(高兴得大声)想!师:自己先轻声地试唱一下再举手,好吗?谁先来试一试?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曲子来唱。生:(纷纷举手)唱儿歌。……师:(伸大拇指)同学们都是小小歌唱家!我想你们在家一定都是父母的开心果。现在要请大家动动脑筋了,这首儿歌里的小朋友是做了哪些事让家人开心的呢?让我们讨论一下。谁能说一说?生:给爸爸倒水。生:帮妈妈擦饭桌。生:给奶奶捶背。师:还有呢?生:唱歌。师:是啊,爱说爱笑爱唱歌,是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家人;倒水捶背擦饭桌,是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是能让家人开心的事情。师:儿歌旁边还有几幅,请同学们再看看图上的这几位小朋友都做了哪些让父母长辈高兴的事情?生:陪爷爷下棋生:给妈妈说说学校里的见闻。生:妈妈回家后说声辛苦了。生:给全家唱歌(表演节目)师:这些小朋友真懂得关心家人啊,他们真不愧是家里的开心果!同学们,你做过哪些事让家里人很开心呢?生:(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师:现在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谁先来?生:按时完成作业。师:(伸大拇指)按时起床,主动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大人省心了,你的爸爸妈妈就觉得你长大了,就会感觉很高兴。生:我数学考了100分,爸爸高兴地带我出去吃了一顿。师:(伸大拇指)你真棒!孩子进步是家长最大的心愿,看到孩子进步就是家长最高兴的事情了。生:妈妈生日的时候我祝她生日快乐。师:家长爱我们,我们也要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有爱的家庭最开心。你做得很好!生:我帮妈妈洗碗。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么小就能替家人分担家务劳动了(伸大拇指)……师:同学们都能为家里增添欢乐,都是家里的开心果!老师很高兴!现在我再考一考大家:如果奶奶病了,躺在床上,你应该……生:给奶奶端水。生:提醒奶奶吃药。生:给奶奶讲笑话。……师:妈妈做好饭了,你应该……生:帮妈妈端饭。生:帮妈妈拿碗筷。生:帮妈妈拿凳子。生:叫爷爷奶奶吃饭。……师:当你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你关掉电视去写作业,你应该……生:听妈妈的话。生:我从来都是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师:你做得很好!回家先做作业,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师:同学们,要成为家里的开心果,原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事情写在自己准备好的“爱心卡片”上吧。也可以在卡片再画一画心的形状,装饰一下。生:(写爱心卡片)师:(巡视,拿起做得好的卡片向全班展示并表扬)活动四:不良情绪要克制师:看看课本右边图,他们好像有点不开心呀,我们来看是为什么?谁能说一说。生:爸爸妈妈吵架了……生:妈妈催我去练琴……生:妈妈老做一样的饭……生:妈妈不让买新衣服……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时候小朋友就不开心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请你选一张图,在小组里说一说。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然后班内交流)生:我选第四幅,图上的小女孩说:“天天吃这种饭,真烦人!”她这样说不对,她太挑食了。师:应该怎么说?生:太好吃了!师:这样也不是真心话。不喜欢吃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妈妈说?生:妈妈,下次能不能加点肉?师:你说得很好!能用商量的口气跟妈妈交流,下一顿一定能吃上肉。(生笑)我女儿也是喜欢吃肉,我对她说“萝卜蔬菜很有营养,不能偏食”,她就尽量吃,结果后来也喜欢吃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这样说过?生:说过。师: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不挑食,长得壮,你们能不能像我女儿一样懂事和听话呢?生:(齐)能!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遇到家里出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自己觉得不开心,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发脾气,这样是最不好的,因为坏脾气会传染,我们是家里的开心果,怎么能给家里带来烦恼呢?二是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我们也要多理解他们。父母、长辈为我们辛辛苦苦地付出了爱和心血,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活动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了一节很有意义的课。我们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小小年纪没有能力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但有义务做全家的开心果,给家里增添快乐。让我们从今天做起,让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让我们的家庭都像《家有儿女》,成为快乐家庭,大家能做到吗?生:(齐)能!三、课外拓展:师:请把“爱心卡片”贴在床头上,提醒自己每天做一件让家人高兴的事情。*******************************************教后评析: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而言,家庭一般比学校更自由和宽松,因此学生在家表现得更真实,但也有可能被纵容和娇惯。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激励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因为有了父母、长辈付出的爱,才让少年儿童享受到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这节课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辛苦的付出,在体验亲情中──学会悦纳家人给予的爱。同时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因为只有在学生深刻体验了父爱、母爱、祖辈无私的爱时,才能升华为更广义的爱,才会去爱周围的人,并能怀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从课本入手,最大程度地利用教材资源。因为新教改课程提供的材料比较丰富和贴近儿童生活,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二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也只有在生活中他们才能培养责任心和良好的习惯。在教学手段上,我采用了教参的儿歌导入方法,先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为整节课铺垫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但放弃了课堂表演和情景模拟的形式,而是用语言创设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切的思想情境,这样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还节约了课堂时间。大声朗读和重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强化了学生的认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有梯度地设计了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完成每个活动后都能在认识、情感等方面得到提升。让学生从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心中有他人(如记住家人生日);从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到尝试理解家人(如:父母不答应买东西、父母催作业、饭菜不合口);从任性转变为学会克制,减少打滚、挑食、不高兴、哭闹等不良行为,逐渐形成理解、听话的良性行为习惯(不良情绪要克制);从身在爱中不知爱、忽略父母对自己的爱,到开始认识到父母博大的爱,并常怀感恩之心(知道快乐源于爱);从一时兴起为家庭添欢乐,到经常有意识地给家人爱的反馈,并逐渐形成习惯(拓展活动:每天做一件让家人快乐的事情)。学生的这些进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完成,但这节课应该成为他们进步的开始。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问题,这对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是有好处的。其实岂止是孩子,作为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给家庭带来快乐,这也值得我们成年人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3我为家人添欢乐word教学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3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