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30电脑住宅
课题30、电脑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电脑的住宅教学目标1.学会生学新词;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二)初读感知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三)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四)课外拓展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教学板书教学后记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一、导入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2.为什么伯父会说“中华不振”呢?二、学习第一部分1.请自由读第一部分,想一想。2.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2)师生评议。从中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1、过渡: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弄个明白。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想一想在租界发生了什么事?过程3、交流。4、小组交流讨论: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5.班上汇报。6.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此时你想说什么或有什么样的感受?7、指导朗读: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1、过渡:在租界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回来后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他在沉思什么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3、请默读第三部分,看看周恩来在沉思什么。4.他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4、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1、齐读最后一段。2、说说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3.学了这课有什么启发?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六、布置作业查找有关周总理为中华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教学板书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许去租界玩中华不振无处说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偷闯租借大多数是外国人、巡警洋人轧死妇女的亲人。中国巡警训斥围观人、反劝妇女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30电脑住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7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