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浙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秦始皇兵马俑word教案6
秦始皇兵马俑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8个绳子,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4.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⑵继续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教学难点:⑴准确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⑵用“似乎”、“也许”造句。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出示课题,在“俑”下加点,提问:“俑”是什么意思?(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再提问: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写什么?2.简介秦始皇兵马俑的概况。二、一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2.划出生字新词;3.思考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三、检查一读课文的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2.了解划出的词语;3.指名回答问题(一读的思考题)并板书(阵容、神态);4.完成作业本上第1.2两题。四、二读课文1.自由读,读通句子。2.指名读课文。五、三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六、学习第一段1.齐读。2.课文一开头就介绍了什么?(博物馆的地理位置)3.让学生知道: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兵马俑博物馆是陈列1974年从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坑中发掘的兵马俑的地方。4.让学生试着概括段意后,再对照课后的段意,让学生明白课后的段意概括的即简洁又确切。七、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外到内分别写了什么?(镏金大字、大厅)为什么说大厅极为壮观。3.按由外到内的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厅的壮观。4.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八、学习第3自然段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的军阵的。(用“总分总”的段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2.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3.结合讲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段意。(兵马俑军阵威武雄壮)九、总结学法,齐读1.2.3自然段。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和新词。二、指名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三、学习第4自然段。1.边默读边思考,完成填空,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神态的?①这些兵马俑神态,。有的兵俑,,,,这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有的兵俑,,,这是刚入伍的。②一匹匹战马,,,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2.引读理解。这一段作者先总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分别写老战士的外貌是(留着胡子),神态是(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写新战士的外貌(束着头发),神态是(一脸稚气);战马的外貌是(膘肥体壮),神态是(竖耳瞪眼)。①句中“也许”可换成什么词?(或许可能)在句子中表示推测和估计的意思。②句中“似乎”可换成什么词?(好像)在句子中表示推测,不肯定的意思。3.齐读第4自然段。4.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5.小结: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词语描写了兵马俑的外貌、神态,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目睹士兵和战马的风姿,同时由衷地赞叹起塑造兵马俑的古代艺术家那高超的技艺。6.用归并法概括第2段段意。四、学习第3段。1.齐读第3段。2.讨论。①“沉睡”是什么意思?“沉睡了两千多年”是指什么?②“重大发现”已经说明了这个发现的意义之大,前面再加上“最为”两字说明了什么?3.概括段意。五、总结全文,独立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1.指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评。2.同桌互说课文主要内容。3.做作业本上的第5题。4.讲评作业,揭示归纳的方法。六、作业练习1.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后的讲评。2.做作业本上第4题。①指名读。②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3.指导造句①“也许”是什么意思?②造句举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想法也许是对的。③试着造句,讲评。④“似乎”是什么意思?⑤造句举例:前段时间,爷爷病了。经过医生的诊治。爷爷的病似乎好起来了。⑥试着照句,讲评。课后小结:
本文标题:浙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秦始皇兵马俑word教案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8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