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计量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汇编批准:审核:编制:计量管理制度目录(一)岗位责任制度(二)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三)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四)原始记录及证书核验制度(五)事故报告制度(六)计量标准室管理制度(七)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八)其他岗位责任制度--1--(一)岗位责任制度为了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现将个人分工管理的设备、事务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具体如下:设备方面分类包括主要的大型设备(一类设备)、主要试验设备(二类设备)、一般测试设备(三类设备)共三类,设备需分人进行管理,具体管理内容主要是保管、日常的维护保养、协助维修、借用登记、还回验收、监督检验周期并提醒送检等。计量工作岗位名称及工作内容序号岗位名称岗位职责1计量工作主任1.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计量管理制度,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公司或相关部门的决议或分配的工作;2.是公司计量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公司的计量设备管理、计量档案管理、计量人员、计量事务、计量技术管理等工作直接全面负责;3.协助制定、修改和落实公司的计量管理制度,保证计量工作的正常、有序、有效开展;4.组织建立公司的计量档案管理和计量设备档案管理;5.制定计量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6.负责对检验结果进行核验;7.负责进行计量培训或提出委外培训需求。2计量设备管理员1.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计量管理制度,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计量工作主任分配的工作;2.负责实施计量设备的登记、保管、日常维护保养、协助维修、借用登记、还回验收、监督检验周期并负责送检等。3计量技术管理员1.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计量管理制度,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计量工作主任分配的工作;2.负责实施公司计量法规、检验规程、计量资料、计量记录等计量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3.建立公司计量标准档案,并实现动态管理。岗位责任制度--2--设备分类类别设备名称负责人大型试验设备(一类设备)冲击电压发生器、工频变压器、调谐交流试验设备、直流高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互感器测试设备和标准器件、机械性能试验装置等主要试验设备(二类设备)局部放电测试仪、精密数字万用表、介质损耗测试仪、三倍频试验装置、阻性电流测试仪、0.2级测试仪表、密度继电器校准仪、SF6气体含水量测试仪、绝缘电阻表等一般测试设备(三类设备)0.5级及以下测试仪表、各种长度测量设备、重量测量设备、温湿度表等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3--(二)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1.电流互感器计量标准装置放置地点:质检部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使用人):2.电压互感器计量标准装置放置地点:质检部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使用人):3.计量标准建立后,须保持其装置的成套性,并接收上级计量部门传递,符合规定的精度等级。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并经上级计量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计量标准装置由负责人按使用说明放置于适宜的环境保存(例如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进水受潮、霉变生锈等),计量标准装置应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外观整洁,并专地存放。定期保养,需有保养记录。压力类校验装置保养周期为一年。为防止锈蚀,标准砝码要定期擦拭,并加除锈油。各类电量校验装置要严格参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保养。有自充电装置的要定期充电,周期为一个月;维护和保养情况填入维护保养记录。4.计量标准装置的使用者必须持有计量检定人员证,而且不允许外借。5.计量标准装置的使用者必须严格使用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坚决杜绝违反使用说明书操作。计量标准使用前,应征得标准室负责人同意,填写使用记录后方可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并报有关领导,严禁随意拆修。使用完毕需切断电源,清理标准装置后盖好防护罩。6.计量标准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情况时,在经过计量主任同意后,计量设备负责人负责联系专门人员修复,维修情况填入技术档案中,维修后的器具必须重新经过检定合格,确保其精度方可使用。7.计量标准装置及其配套仪表必须按上级部门量传计划及时送检。按受检单位进行分类,详细列出送检清单,填写送检申请表报上级计量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送检。8.当计量器具暂不投入使用或未经校准确认的,可封存。封存的计量器具不属授控范围,也不受国家监督,但在欲投入使用前仍应进行校准确认。9.对于那些经校准或检定已无法修复的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不准投入使用,需进行撤销。撤销时需由器具负责人经计量主任同意,报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实施。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4--(三)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1.周期检定是按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所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定期检定。检定周期的长短,根据计量器具的计量规程规定周期而定。2.质检部计量设备管理员根据检定要求确定计量标准装置的检定周期,填写周期检定台帐,报计量主任审核,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严格按照实施。3.根据计量室下达的周检计划,试验室对各部门送检计量器具进行收检时,应清点数量、核对型号、检查表计的好坏并出具收检单,收检单应包括送检单位、送检日期、仪表数量、取表日期等内容。4.检查送检的计量器具应完好无损,并附上一次检定证书。检定结束后发检定证书、测试报告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原始记录及证书核验制度--5--(四)原始记录及证书核验制度凡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部门(一般为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的培训、考核,在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证后,方有权利进行计量检定工作。该工作主要包括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处理、报告填写、数据复核以及合格证签发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1.实际操作必须按照检定规程进行,并实行监护制,即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护。2.检定员在检定过程中,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填写应字体端正清晰,检定结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内容齐全,数据处理应正确,结论应明确,确保原始记录填写完毕后,填写人需签字确认,对数据的正确性负责。3.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均需分类装订成册,由计量技术管理员负责归档保存。4.原始记录和报告不得用铅笔或红色彩笔填写,填写字迹要公正清晰。5.原始记录和报告一般不得改动,如确有书写错误需要修改时,需进行杠改,修改者还需在改动处签字确认。6.在报告填写结束后,计量主任(或其委托的计量检定员,但不能是记录和报告的填写人),需根据原始记录对报告进行复核,复核发现报告正确无误的,复核人需在报告后签字确认。复核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的,需告知报告填写人重新填写,并重新履行复核程序。7.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检定员在出完报告后,签发合格证,证明该计量器具各项性能合乎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出厂。事故报告制度--6--(五)事故报告制度1.检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及计量标准器具操作使用规程。2.仪器设备安全:在工作中出现仪器设备问题的,当事人需及时将情况报告计量主任,并由计量主任将情况转报公司相关领导,报告需附《安全问题报告书》,问题仪器或设备的处理见上文《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3.人员安全:如在工作中发现人员安全问题的,需立即对相关人员采取救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同时必须报公司相关领导。相关人员必须在事发当天内将情况填入《安全问题报告书》,报公司相关领导。4.事故情况报告、调查分析、处理意见均应做为标准装置的资料合并归档。5.对事故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或以各种方式阻碍事故调查处理者,视情况给予批评或其他必要处理。6.属于工作责任事故的,公司将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大小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计量标准室管理制度--7--(六)计量标准室管理制度1.计量标准室为检定计量器具的专用场所,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专业人员进入计量标准室必须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和鞋帽,专用衣帽不得穿出室外。2.计量标准装置使用完毕应主动清理,保持整洁。计量标准室必须每天做一次清洁工作,每周大扫除一次。专用工作服等物保持卫生,整洁。实行每天上下班检查制度。3.计量标准室内不准从事与计量无关的工作。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定点存放,并定期检查。严禁烟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4.仪器仪表的收发由专人管理。计量标准室内的仪器仪表必须在专用的收发册上登记。同时收发员有权对借用人提出使用注意事项并监督。每天借出器具须在当天下班前归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归还需提前通知试验室负责人。使用中如人为或非正常使用而损坏必须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5.如有违反试验室管理制度者,视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8--(七)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计量标准技术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3)计量标准考核证书4)计量标准履历书5)计量标准操作程序6)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7)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8)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9)计量器具检定证书10)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11)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12)计量标准更换申请表13)计量标准封存(或取消)申报表2.计量标准技术档案资料由计量技术管理员负责进行管理,计量主任负责监督。3.计量标准技术档案原则上不借阅,如有特殊情况需借阅时,必须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且只能在试验室借阅。4.计量标准技术档案应分类、编号、归档,并且应单独保管和存放,保存期至少五年。5.新增加的计量标准技术和考核记录应及时归档,已到期的或作废的相关资料应及时申请销毁和撤换并做好记录。6.计量标准技术资料的更新应及时。每年的年检证书及其它记录应及时补充,以防止漏检装置中配套设备现象发生。7.如国家新颁布了相应的新检定规程进行误差分析及试验自检,合格后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重新进行考核。8.计量标准技术档案进行适当防护,确保储存环境适宜,防蛀、放火、防潮、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其他--9--(八)其他1.计量标志管理:为了简洁明了地说明计量器具处于何种受控状态及重要的注意事项,计量器具上均要求附上标志,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种:1)《计量标准》标志:表示是企业内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和工作用计量标准器。2)《合格证》标志:它用于那些能够按相应的检定规程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3)《限用证》标志:由于测量对象的特殊性或由于计量器具本身的局限(或缺陷),只能允许在某一测量范围或某一特定条件下使用。4)《禁用》标志:对于那些经校准或检定已无法修复的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未经批准均不准投入使用。5)《封存》标志:暂不投入使用的或未经校准或检定已无法修复的不合格计量器具,可暂予封存。封存的计量器具不属授控范围,也不受国家监督,但在欲投入使用前仍应进行校准确认。2.标志应置于计量器具的明显部位并防止标志被损坏和脱落。同时,计量设备管理员对标志使用的执行情况、确认标志的有效性等进行定期的审查和监督。
本文标题:计量管理制度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