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教案2目录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一)人民防空(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第二课核武器及其防护(一)核武器(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1.核武器的威力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2.核爆炸的防护第三课化学武器及其防护(一)什么是化学武器(二)化学武器的特点(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1.发现2.防护3.消毒第四课生物武器的防护(一)什么是生物武器(二)生物战剂的分类(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五)生物武器的特点(六)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七)生物武器与其它武器的比较3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内容: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2.使学生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与其破坏严重性;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4.掌握基本的防空袭行动自救互救方法。时间:1课时方法:教学讲授。教学内容(一)人民防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及重要经济目标是空袭打击的重点。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4组织动员人民群众,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经济损失,保存战斗力。(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空袭是战争爆发之初,甚至是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的最主要进攻手段。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1.空袭范围大,精度高,没有“安全”地域美军空袭作战,首先集中电子战力量对对方实施大范围、全频段、高强度的信息压制,使对方的防空系统变成“瞎子”和“聋子”,然后集中使用多种空袭兵器和空袭手段向对方重要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一体化空袭。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空袭兵器的制导精度越来越高。无论巡航导弹还是激光制导炸弹,目标命中误差都在10米以内。这就意味着,对于桥梁、地下防护工程几乎都能直接命中。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境内交通干道上所有主要桥梁,甚至全国3/4的步行桥梁全部被5空袭直接命中摧毁,使得全国交通一下子陷入全面瘫痪。这种高命中率对防空斗争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2.突然性强空中发动袭击的突然性进一步增强。自古以来,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是兵家行之有效的惯用手段。由于飞机导航技术的提高和航速、超低空飞行能力增强,特别是隐形技术的问世和航天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战争中来自空中的攻击变得更隐蔽,更不可预测,也就是说更适合于发动突然袭击。机载空地导弹可直接实施“超视距”空袭(人的视力范围有一定限度,天气晴朗时,飞行员在空中看到一架战斗机的平均距离是8千米左右。有的飞行员可在20千米以外看到飞机,所谓超视距空战就是“看不见就打”的空战)。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发生的突然空袭战例比比皆是,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们防空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破坏力大在近年的局部战争中,有70%的高技术兵器运用在空袭作战行动中,空中袭击的毁伤威力上了一个台阶。随着高科技在航空、航天兵器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空袭兵器的射程和长途奔袭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使得空中攻击范围变得越来越宽广。如洲际导弹的射程在12000公里以上,速度超过20倍音速,从东半球打到西半球只需30分钟。由于兵器的运载能力和炸药性能的不断提高,炸弹、导弹的摧毁杀伤能力大大增强,且不说核武器或生物、化学武器,即使常规武器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现代化战争中空袭的毁伤威力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得防空部门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6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①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②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③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3.学会在突然袭击时快速防护(1)伪装伪装,作为防空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隐真示假手段遮蔽欺骗敌人的侦察监视,达到不被敌人发现的目的。侦察监视的技术途径不外乎利用可见光、电磁波和红外线等物理条件去发现目标。如果我们有效控制和利用这些条件,就可以遮蔽欺骗敌人的侦察。譬如,可根据目标性质和环境特征,运用施放烟幕、人工遮障、迷彩、人工植被、改造地形、改变目标外形和电磁辐射及红外辐射特征、消除目标痕迹等办法,尽量使目标与背景融合,从而7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选用当时当地的草木、土壤、沙石作原料,用与现地颜色相一致或相协调的染料配成涂料进行喷涂或涂抹,可防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照相侦察;采用喷洒散热油漆、涂红外吸收材料和泡沫塑料等方法,可减少目标与背景的热辐射差,防敌热成像侦察。修筑假的道路、阵地,摆放假的飞机、车辆,布置假的导弹、坦克,都可以混淆敌人的侦察,达到伪装欺骗的目的。(2)疏散疏散,是指在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内的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地分批疏散、转移、搬迁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减轻城市供应负担,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疏散通常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三种。现代局部战争中疏散防护的重点是临战疏散。(3)躲避有利的地形和不良的气象环境,只要利用得好,都能起到较理想的躲避防护作用。譬如林地、沟渠等地形地物和雨天、雾天、黑夜等气象环境,可以躲避敌人的侦察;假山、坚固建筑物等,可以遮蔽弹片和冲击波。当你没有及时进入人防工程时,就可以采用躲避进行防护。躲避防护时应当注意:高技术空袭强调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些目标通常会产生次生灾害,容易造成间接杀伤。因此,躲避时应做到四避:一避高大和架空建筑物;二避核化危险源;三避火源、水源;四避人口密集区。(4)掩蔽掩蔽,就是利用人防工程和地下(地面)坚固设施进行隐蔽。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8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第二课核武器及其防护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内容:核武器及其防护目的:使同学们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的基本防护方法。时间:1课时方法:教学讲授,动作示范。教学内容(一)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请点击画面)1.核武器的威力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冷战时期各核大国曾经对大当量值核弹非常的追求。苏联曾经设计过当量1亿吨当量的名叫“赫鲁晓夫炸弹”的核弹。但是9考虑到环境影响和使用条件实际制造出来只有5000万吨当量。这枚核弹在试爆的时候产生的热风在9万多平方公里内的区域都具有杀伤力(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1万平方公里内的全部砖石和木造建筑物被摧毁。实验地在虽然远在北冰洋,但是芬兰地区的玻璃窗户仍然受到了损坏。在爆炸的中心地带,厚3米、方圆15-20公里的冰层被汽化。而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当量只有1.5和2万吨。爆炸中心的风速大约是440米/秒,相当于12级台风的风速的10倍。爆心附近的房屋瓦片等纷纷“起泡”,木质房屋达到着火点自动自燃。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1)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核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热能。太阳中心的温度约二千万度,表面的温度约六千度,核爆炸火球内部的温度高达三、四千万度;火球表面的温度可达八千度左右。核爆炸的光辐射比太阳还亮。光辐射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10伤,照射到人的体表会引起直接烧伤;使衣服或所处环境着火可造成间接烧伤;强光可使人眼底烧伤或暂时失明,即“闪光盲”。光辐射引起的火灾可造成大范围的破坏。(2)冲击波冲击波核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团以极高的速度向外膨胀,猛烈压缩和推动周围介质所产生的高压脉冲波。核空爆造成的冲击波不仅仅是狂风。首先是静态超压,高压和真空会急速的拉扯建筑物,造成长达数秒的高强度反复,从而导致建筑承重结构疲劳、松散,而随后的狂风一扫就将爆炸中心部位抹平了。在冲击波覆盖范围内,基本不可能有人存活。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房屋又多是木质结构、层高较小。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把城市摧毁。而现在的城市充满了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楼,高密度高强度的建筑会极大削弱核弹的冲击波威力。(3)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单位是戈瑞。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因此,即使千万吨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杀伤破坏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严重损坏。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4)核电磁脉冲11电磁脉冲核爆炸产生的强脉冲射线和周围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向外辐射的瞬时电磁场。它的脉冲宽度很窄,频谱很宽,强度可达到比普通无线电波高百万倍。当其遇到适当的接收体时,可在瞬间产生很高的电压和很强的电流,损坏电子或电气设备,使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失灵。爆炸当量相同时,电磁脉冲的强度随爆高的不同差别很大,其中以超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最强,作用范围最广,可达远离爆心数千公里的目标,对飞行中的卫星和导弹威胁很大。由于大气的衰减作用,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热、冲击波、辐射等效应,对地面设施的危害范围都不如电磁脉冲效应大,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研制出核电磁脉冲弹,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而削弱了冲击波、核辐射效应,电磁脉冲的破坏力明显增大。电磁脉冲灾害成为没有蘑菇云的人类巨灾!(5)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沾染区面积大的可达上千平方公里,人员在核爆炸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一般不能在该区域行动。放射性沾染的主要杀伤对象是人和其他动物。其强度比早期核辐射低得多,但作用的时间却长得多。它对人员的直接伤害有射线外照射、沾染皮肤造成灼伤和吸入放射性物质造成内照射。
本文标题: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2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