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马克思主义情怀姓名学号2011242002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可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对社会精神压倒性的征服,使马克思形成唯物论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这种生产力决定论的思想表述的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唯物论的实证认识方法,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的很多预言,今天一一应验。但是马克思的唯物论不是经验怀疑性的,而是理念决定性的,是唯物主义决定论,这就使马克思的方法论自身包含着矛盾:既唯物又唯心,因为决定论归根到底会走向唯心主义,只有唯心主义才能构建决定论(绝对性)的基础,因此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发展理念殊途同归。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推导共产主义精神理念的必然性,事实已证明相互没有必然性的逻辑关系。现在,共产主义的实现,最可靠的途径仍然是像宗教一样,必须依赖信仰,也即不依赖物质的独立绝对的精神,也即对于物质而言是第一性的精神。因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精神。笔者分析,马克思和康德一样都是二元论。康德认识世界的二元思想是开诚布公的,马克思则是暗含的。马克思主义遭遇的失败,是因为坚持了唯物论的彻底性而将自己打倒,即失败于生产力决定论。苏联社会主义是在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和平竞赛中,失败瓦解,而中国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下,也全面的偏离和异化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永恒的价值和影响,是因为坚持了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价值,“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种主张人的彻底牺牲精神,类似基督救世情怀,和物质发展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现代物质生产力的无限发展最缺乏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这种永恒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精神决定性,马克思的精神价值的彻底性,永远是人们追求和信仰的普世价值。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解释马克思主义时说: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的哲学;2.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制度上层建筑借以树立的基础;3.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觉得其中最有普遍适用性的一部分是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它是后两个部分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历史和经济现象才得出后面的两个结论的。其实,从马克思一生的经历看,他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上付出了最多的心血。也许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不愿接受马克思的原因。而在大多数人们心中马克思主义就是阶级斗争的主义。但在今天这个阶级斗争意识已经淡化的时代,再大谈阶级斗争已经没多大意义。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方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价值,三个部分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对国家政权来说,它要保持国家的性质,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就会特别强调阶级斗争;要发展国计民生,就要很好的理解和利用第二个部分的理论。而第一部分,我认为对所有人和企事业单位都是普遍适用的。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企事业单位面对市场挑战和机遇时如何决策,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简单的说,唯物主义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与时俱进,这些道理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里有,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易经》里也有,这也是每个人都接受和认同的道理。而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是以这个思想为基础解释历史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建立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并进而引导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革命。就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善于从教师、书本、社会那里,从人类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才干、自己的文化素质。从知识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行为的关系;学会战胜干扰、苦恼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娱乐、休息与学习的关系;使自己逐步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道德和思想素养,逐步做到与时代同步,在自己的个性倾向与个性特征中,不断增加具有知识性、理智性与时代性的丰富内涵。我们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应该注意这种辩证思维的培养,这对我们将来的事业和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他以辨证唯物史观探讨历史和经济运行规律的产物,其中体现出马克思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倾向,也正是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将他的人格提升到一个受人尊敬的高度。马克思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中国自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也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而马克思则是把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当做自己责任的人。且不提他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这一贡献,单从精神层面上讲他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从个人感情上讲,我敬仰马克思的人格,欣赏他的才气,佩服他的胆识,他的个人传奇经历同其他伟大的人物如拿破仑、毛泽东一样,给人启迪,催人上进。
本文标题:我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9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