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测试题
第八章西北地区一、单选题(共19题;共44分)1.当我们听到“积雪融化灌农庄”时,会联想起新疆的一种传统水利工程,这种工程是()A.都江堰B.三峡水电站C.地下水库D.坎儿井2.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省级行政区域()A.西藏B.黑龙江C.云南D.内蒙古(2)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渔业D.林业3.从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向全国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开始,西部开发已经进行了10年了,在这期间,西部经济增加明显快于全国水平,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森林减少等.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4.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湿热D.多雨5.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蒸发量较大6.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森林C.草原→荒漠→森林D.荒漠→森林→草原7.如果你是一个采购员,你能从新疆买到哪些物美价廉的商品()A.葡萄、哈密瓜、长绒棉B.葡萄、大米、椰子C.荔枝、火龙果、西瓜D.香蕉、苹果、水蜜桃8.西北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A.以草原、荒漠为主B.以高原、盆地为主C.以山脉、平原为主D.以丘陵、山地为主9.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人口、城市、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A.边缘B.内部C.南部D.东部(2)天气越干旱,当地居民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B.气温越高,瓜果越甜C.天气越干旱,蒸发越旺盛D.天气越干旱,光照越充足10.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轮南油气田,该起点位于()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1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12.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入量﹣转出量)转移图,回答下题。(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因素有()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④中、西部的资源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13.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14.雅鲁藏布江河谷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量高的原因是()A.地热、植物资源丰富B.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C.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D.气温低、没有病虫害15.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水产养殖业16.在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A.这些地方降水丰富B.因冰雪融水,这些地方水源较充足C.这些地方地形平坦D.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17.“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改善最明显的是()A.酸雨的减少B.沙尘的减少C.水土流失的减少D.泥石流的减少18.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A.市场B.水源C.光照D.地形19.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到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差异B.降水量差异C.植被差异D.土壤差异二、综合题(共4题;共35分)20.读我国西北、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两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2)A→B→C的地表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主要源地是()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河西走廊(4)西北地区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重建西部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A是________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东输”的终点B是________,它所濒临的海是________。(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________,省份乙是________。(3)西气东输一线工程通过________进行运输。(4)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有何重要意义?22.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问题。(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省区)的________油气田,东到B表示的________.沿线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_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3)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输气管道与哪一组铁路线相交()A.包兰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B.京包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C.湘黔线、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D.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A省区的霍尔果斯,东到广东省的________市.23.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完成下列问题:(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荒漠化最容易在________发生.(3)此区域的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请列举出此区域的两种特色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亚欧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当地人民利用冰雪融水来发展灌溉农业,水源较好的地方,发明了灌溉工程坎儿井。2.【答案】(1)D(2)B【解析】(1)由图可知是蒙古族的蒙古包,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2)内蒙古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以西,降水较多,多数地方水草丰茂,是广阔的草原牧场,这里牛羊成群,毡房(蒙古包即毡房的一种)点点,是我国主要的牧区。3.【答案】D【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超载,草质下降;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等.4.【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又有重重山脉的阻挡,海洋湿润空气难以到达,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因此干旱是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5.【答案】C【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指早晨气温低,需要穿皮袄;而到了中午气温高,只需要穿一层纱就够了。所以反映的是气温的日较差大。6.【答案】A【解析】内蒙古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的多数地方水草丰茂,是广阔的草原牧场,这里牛羊成群,毡房(蒙古包即毡房的一种)点点.自阴山向西,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面积较大.自东向西自然景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7.【答案】A【解析】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哈密瓜和长绒棉的生长。8.【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由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众多分界山脉组成,所以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9.【答案】(1)A(2)A【解析】(1)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这里,故选A。(2)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出太阳后气温就会升高,冰雪融水就会增多。对农业生产有利。所以选A。10.【答案】A【解析】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11.【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12.【答案】(1)A(2)C【解析】(1)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初期,东部海地区凭借政策及沿海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密集型等加工制造业产业区位优势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因为其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缺乏,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其区位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的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其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但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东部的交通条件又成为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因素。(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仍以燃煤为主要的能源结构,以及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象日益加剧。读图可知,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东部沿海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中部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故选项C符合题意。13.【答案】C【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故本题选C。14.【答案】C【解析】雅鲁藏布江河谷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15.【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16.【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17.【答案】A【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酸雨影响明显。西气东输工程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所以改善明显的是酸雨的减少。18.【答案】B【解析】新疆地处内陆,天然降水较,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水源条件成为制约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19.【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二、综合题20.【答案】(1)资源丰富(2)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B(4)①保护好现有植被,禁止滥垦滥伐;②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林种草;④合理放牧,定期轮牧【解析】(1)从图中看出,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地域广大.(2)受降水影响,A→B→C的地表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主要源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4)重建西部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①保护好现有植被,禁止滥垦滥伐;②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林种草;④合理放牧,定期轮牧.21.【答案】(1)轮南塔里木盆地上海东海(2)山西河南(3)管道(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9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