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沈家门第一小学徐锡英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游戏性、元素性”音乐,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小学低段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如何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让他们在35分钟的音乐课堂真真正正的学到知识?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尽可能从儿童平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音乐游戏在实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面对新一轮的课改形势和任务,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的创造运用,研究教学活动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形成具有整体美神韵的教学风格,这对于创建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旨在转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体现人本教育,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突出音乐教育的的特点——教育过程本身比教育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让我们灵活运用音乐游戏这一方式,为孩子们学习音乐架一座桥梁,使音乐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二、课题的界定音乐游戏化教学是游戏和教学的结合,是指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相继关系。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集体游戏,其形式灵活,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绪性强,它是儿童一种本能的、没有直接功利性的活动,它在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审美感动的需要和创造表现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与教学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具有互补性,因为教学虽然是来自外部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部地需要,变成学生自己地行为,要实现这一转化,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倡教学地游戏化,寓音乐与游戏教学中,实现音乐与游戏地优化结合。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1、教材梳理——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一年级第一册教材为例:序号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游戏类型1第一课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1、互动、相互认识、建立师生、生生情感。2、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并随着歌曲打节奏。1、节奏游戏2、表演游戏2第一课聆听《口哨与小狗》1、模仿口哨与小狗的声音。2、提高学生的表演表现能力。1、角色扮演游戏2、模仿游戏3第二课歌曲《其多列》1、掌握四分、八分节奏,能用走、跑等形式来区别。1、节奏角色扮演游戏2、能边唱歌曲边打节奏。2、节奏模仿游戏4第二课歌曲《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情境表演、舞蹈游戏。5第二课聆听《快乐的一天》1、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2、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1、说故事游戏2、角色模拟游戏6第三课歌曲《同唱一首歌》1、歌曲中的休止符能用动作明确表现。2、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创编动作游戏7第四课歌曲《动物说话》能模拟不同动物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1、角色扮演游戏2、演一演游戏8第四课歌曲《咏鹅》用动作表现歌曲,并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1、儿歌游戏2、画一画游戏3、乐器伴奏游戏9第五课聆听《三个和尚》听辨三种乐器,用动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童话故事模拟游戏10第六课歌曲《小青蛙找家》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2、能按节奏编创歌谣。1、创编歌词游戏2、表演游戏11第七课聆听《号手与鼓手》辨别不同乐器音乐。1、听一听游戏2、竞赛游戏12第八课聆听《小拜年》辨别不同打击乐器音乐及能模拟敲击。1、小音乐会游戏2、模拟敲击游戏2、游戏化教学具体过程(一)导入过程巧用游戏法。游戏在导入这个环节中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对每个儿童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根据这些特征,通过游戏活动妙趣横生,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1、组织课堂教学采用游戏教学导入。课堂的组织很重要,如何能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如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中:“请你跟我这样做的”,让学生跟老师打节拍,看谁做的更好。师:拍手XX|XXX|(念)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模仿XX|XXX|(念)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拍手XXXX|XXX|(念)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模仿XXXX|XXX|(念)我就跟你这样做(评析)这个课例在互动的情景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学生在宽松的师生互动中,体会到各种节奏的长短与节拍,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欲望。2、针对新授内容采用游戏教学导入。游戏是教学导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音乐课堂中的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这里采用的是情境表演游戏。如我在教一年级第一册《洗手绢》这首歌前,我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丢手绢》来切入。当孩子们全身容入游戏当中时,我便启发性提问:孩子们!刚刚我们用了这条手绢来玩,把它弄脏了怎么办?生:洗手绢!那你们是自己洗呢?还是拿回去妈妈帮忙呢?生回答,(初步引导孩子们要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德)这样的游戏导入简直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游戏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3、针对教学难点采用游戏教学导入。一些难懂的知识,往往可以借助课前的简单游戏解决。如:音乐中的音高、部分节奏、强弱的对比、音的长短等等都是比较难掌握的,而且也比较枯燥。游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有涉及音高的课,可选择几个高低明显的同学进行认人游戏;要掌握较难节奏练习的,可进行听琴节奏变化游戏;强弱的对比,可通过拍身上不同部位进行感受;音的长短的课,可通过听音辨乐器的游戏进行。(二)歌曲教学中巧用游戏法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动,游戏便成为他们的最爱,因此,不难看出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体现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突出的实践性特征。1、歌曲中的角色扮演游戏在新授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时,需要学生进入歌曲情境,了解歌词,我进行这样的设计:师:歌曲中除了我还有谁呢?学生:妈妈......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扮演妈妈,谁愿扮演小主人,我们共同把歌词表演一下呢?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要求与教师和表演……教师与一生边朗读边表演歌词(师生合作表演)……此刻孩子们很兴奋,教师适时激情。师:当妈妈亲你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学生:高兴、甜甜的、很美……师:好!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看一看,谁最美!(评析)通过这个合作表演,学生跨越城乡距离,感受了歌曲蕴涵的情感,融入歌曲情境。师生间的合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使学生和教师一起,亲情走进歌曲。2、歌曲中的创编歌词游戏如在学习一年级第一册《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时,学生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我又轻声地问:那还可以有什么小动物找家呀?小朋友们兴奋地说:有小鸡、小狗、小猫……师:那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编一编歌曲好吗?于是,学生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而且模拟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和姿势,最后我把相同的归类一组来进行表演,当学生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而且唱得非常棒。3、歌曲中的比赛激励游戏六年级《声源寻找》课例的片段:层层铺垫后,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谁的点子新”。教师公布游戏规则:(1)、不允许用语言来表达情景的意境。(2)、尽量应用更多的器具(打击乐及生活中可用做打击乐的物体)来表达丰富的声音,要有较强的可塑性。(3)、表现的内容丰富而具有形象性。之后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一番交流与演练之后,学生合作的成果展现在大家眼前。A组:闹新春(鞭炮声、各种烟花、舞龙、舞狮)B组:清晨的港湾(哗啦哗啦的海浪声,海鸥声,渔船由远而近的汽笛声,小艇轻划声)C组:课间10分钟(下课铃声、密集的脚步、操场上的各种活动:跳绳、踢毽子、打球)D组:农家小院(鸡、鸭、羊、狗、猪)E组:暴风雨(风声、闪电、雷鸣、倾盆大雨、中雨、小雨)(评析)通过竞争比赛式的游戏激发学生表演表现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4、歌曲中的难点表演游戏小学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唱歌课中,由于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同学们很难唱准,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出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歌唱的情景与弱起节奏的特点来设计游戏,将学生们集中到操场,围着三个内环圆,围住老师在中间,表示三层浪花围着小船。先由老师做划船的动作打手鼓表示空半拍学生代表浪花,每层“浪花”歌唱时都拉手起立向前“涌”,每后一层比前层慢起半拍,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沉浸在游戏的“浪花”中,根本不用单独教打节奏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弱起节奏的正确唱法,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完全沉浸入歌曲的意境中了,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真正做到“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5、歌曲中的故事情境游戏对于低段上音乐课,有时孩子们会学唱的很兴奋,而且爱急于表现,一边律动,一边演唱。他们已不再关注歌曲的节奏,甚至忘记了歌唱的声音,又出现近似沸腾的场面……例如《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唱到“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时,小朋友都乱了节奏,不知道要唱几个跳跳,几个呱呱了,这时,我马上讲了一个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故事,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主动性,将学生引入歌曲的故事情境:几只小青蛙在田野里捉害虫,他们消灭了很多害虫,今天的收获着大啊!天要黑了,赶快回家吧!(唱到:几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恩?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左看看(跳跳,呱呱!),右看看(跳跳,呱呱),啊,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啦!于是,它加快了脚步(“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并回到座位上,坐端正。巧用、善用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完整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有效组织课堂。(三)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中巧用游戏法1、音符教学(1)找朋友游戏。识谱是儿童学习音乐最困难的事。如何能让枯燥的视谱变的生动有趣呢?应利用他们爱玩好动,争强好胜,对游戏兴趣大的特点,看着歌名,我想到了“小音符找朋友”这个游戏。将写着音符的头饰戴在一些小朋友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但必须准确的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这样的几个回合,学生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唱出那些音符,再回到课本上完整的乐谱,就显得容易多了。(2)编儿歌游戏。用儿歌形式教学生形象记忆。这种语言形象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低年级最乐于接受,效果明显。根据这一特点,把枯燥无味的音符教学,编成儿歌。2、节奏教学西德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好比是骨骼。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的训练。在练习时,把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穿插起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单调,乏味之弊端,调动儿童学习的积
本文标题: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5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