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古代婚俗》PPT课件
中国人认为四大喜事?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50年代起,机关、企业率先推行新式婚礼。青年男女经过体检、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各做一套蓝色或灰色的卡叽布列宁装、中山装,置一张床铺、一套被褥,届时请领导主婚,举行简单的婚礼,分吃喜糖,就算结了婚。•60年代,结婚者要购置“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手表最好是上海牌的,自行车是永久、凤凰或是飞鸽牌的。•70年代后期,结婚者开始讲究排场。新房要大立柜或五斗橱一类的新兴家具,后来又要多少腿的家俱,少者要32条腿,多者要46条腿;还要有“三大件”即电视机(黑白的)、缝纫机和自行车。送礼的要根据结婚者的需要,新房布置缺什么送什么,并开始兴办结婚喜酒。•80年代,结婚的要求进一步复杂化、高档化。结婚照由传统的双人合影发展到新郎着西装、新娘披婚纱的大型合影照片。男方要有经过鲜花装扮的轿车到女家迎接新娘。“三大件”也变成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男女两家都操办喜酒,少者几桌,多者十几桌,甚至二三十桌。•90年代,操办婚事又有新发展,新房要装修得如大宾馆,贴墙纸、铺木地板、装吊顶等,新婚之日大办酒席,婚后旅游度蜜月。中国古代婚俗一、“婚姻”之由来《说文》载:“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姻,婿家也,女子所因,故曰姻。”《白虎通·嫁娶篇》解释说:“婚姻者何谓也?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择偶标准•一、政治对等1、“国内”:君主与大臣大臣与大臣:2、“国外”:“和亲”二、财力相当聘礼三、其他容貌、体态、品质、能力和健康状况等四、当代择偶理论“同类匹配”、“资源交换”、“择偶梯度”(男高女低)婚龄与早婚一、法定婚龄《周礼》:“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齐桓公命令男子二十而成家室,女子十五岁就嫁人。越王勾践令男子二十而娶,女子十七就可以出嫁。汉惠帝规定女子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不出嫁的,要罚五算(汉代一算等于120钱)。唐太宗下诏,凡男子二十、女子十五以上就必须嫁娶。宋仁宗规定男子十五娶妻,女子十三就嫁人。明太祖令男子十六岁就能娶老婆,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大清通礼》规定,男子十六岁娶亲,女子十四岁就嫁人。男子:15~20岁女子:13~17岁二、实际婚龄李白的《长干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早婚:皇帝与太子;缺少女劳力的农家。幼子娶长妇十七八岁的闺女九岁郎,晚上抱着上牙床。十八岁的大姐周岁的郎,每天每晚抱上床。睡到半夜要奶吃,劈头脑,几巴掌,“我是你妻子,不是你娘。”井里开花不露头,妻大郎小夜夜愁。等到日后郎长大,奴家已经白了头。亲妈呦!伤心的日子哪天过到头。三、早婚的原因1、生理原因:传统社会,我国人均寿命也在30岁左右;除去小孩夭折不算,人均寿命不会超过50岁。2、政治原因:早生贵子,后继有人;早婚早育3、经济原因:个体家庭、小农经济,“早种稻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得福”各种形式的婚姻一、媒妁婚媒人在两周时代就产生了婚姻必须通过媒人。《诗经·卫风·氓》载:“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孟子·滕文公下》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月老的说法起于唐朝。月下老人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又称“月老”。二、选婚帝王选择良家女子为妻妾。始于西汉,东汉已经形成定法。晋武帝曾下诏:公卿以下的女子,未经宫廷采择,不准结婚。光绪选妃小说《拍案惊奇》卷十《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对此有生动的描写。明朝“正德爷爷”驾崩,“嘉靖爷爷”登基,浙江一带传说“朝廷要到浙江各处点绣女”,一时间,嫁女儿的,讨媳妇的,不成礼体。只是便宜了那些卖杂货的店家,吹打的乐人,服侍的喜娘,抬轿的脚夫,赞礼的傧相。穷秀才韩子文出门玩景,碰到一件奇事:清朝选美分三年一次和一年一次两种。三年一次所选的是八旗官员的女儿,备皇帝选择妃嫔或为王、皇子指婚,未经皇帝择选的八旗官员的女儿不能嫁人;一年一选的是内务府所属一般人的女儿,选中的大部分做宫女。三、卖妻、典妻与雇妻1、卖妻:起于先秦。2、典妻与雇妻:典妻:把自己妻子让给他人为妻,换取一笔钱。到约定的时间,要回妻子,送回原款。雇妻:即雇主支付雇金给女子的丈夫,在约定的期限之内,让该女子作为自己的临时妻子。到期将女子退回其丈夫,雇金不收回。典雇妻之风俗起于南北朝,宋代开始流行,元、明、清沿袭成俗。四、童养媳童养媳:就是男孩家长将别人家童女养于自己家中,待其长大,让她与自己儿子结婚。宋朝以后,童养媳制度广行民间。民间的童养媳有两种情况:生儿子后抱养或买进幼女为养女,到年龄后转为儿媳妇,可省去大批聘礼;“望郎媳”,等不来儿子再当养女出嫁。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五、指腹婚指腹婚:子女尚未出生就为其缔结婚姻。指腹婚见于东汉(《后汉书·贾复传》)明代:割下母亲的衣襟作为指腹为婚的信物。六、冥婚1、死者与死者:《周礼·媒氏》载:“禁迁葬与嫁殇者。”烈妇女2、活人与死者“空夫婚”:抱木主、公鸡成亲七、“自由婚”:牛郎织女私奔:卓文君、司马相如婚礼一、六礼(《仪礼·士昏礼》)第一步:纳采(提亲)第二步:问名(红帖)第二步:问名(红帖)第三步纳吉第四步纳征(“纳币”、“下财礼”)第五步请期第六步:亲迎夫妻关系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五雁六礼”(纳征)第一,取其顺阴阳往来,取妇人从夫的意思。第二,雁是候鸟不失时信,象征男女信守不渝,婚嫁以时,不需要女子久待。第三,雁阵成行,行止有序,以象征嫁娶之家长幼有序,互不越礼。第四,雁失偶后不再成双,互相忠贞,从一而终、誓不再醮。共牢是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共吃祭祀后的牲(即牢)的肉,象征夫妻自此以后尊卑相同。如此共食三次后,再行合卺礼。二、共牢、合卺、拜舅姑、庙见合卺。卺就是瓢,把一个匏瓜(果形如梨形的葫芦)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来饮酒,共饮漱三次,就叫合卺。瓠瓜味苦,用其盛酒必是苦酒。所以行合卺礼不但象征夫妇合而为一,而且也含有让新婚夫妇同甘共苦的意思。新郎新娘共牢、合卺后,把剩余饮食撤到另外一屋设席,女方的送亲人把新郎所剩的食物吃掉,男方的迎亲人将新娘剩的食物吃光,这一仪式方告结束。新房的宴席撤去后,新郎、新娘脱去礼服,新郎即亲手摘下新娘头上的缨。缨是一种丝绳,为男女确定婚姻关系的信物,女子订婚后用它束发,到成婚时才由新郎亲手解下。然后撤除室内之烛,婚礼遂告完成。翌日早晨,新娘要谒见舅姑(即公婆)。此时新娘要沐浴整洁,身穿素衣,双手捧着内盛枣粟、月段脩(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的(竹器),行拜见礼,并将枣栗献于舅,月段脩献于姑。然后,新娘端出牛肉、猪肉等食品,献给舅姑进餐。至此,新娘就成为男家正式的成员了。.婚俗大观•一、合婚合婚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全在合婚的算命先生一言而定。因此如其中一方极盼能成好事,竟有预先向合婚算命先生行贿的人家。俗语说: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男女有以上相犯的属相,婚事就难以说合了。•反之,倘二人的属相相生,别的条件就都可通融。相宜匹配的属相是:鼠配牛,虎配猪。羊配兔,马配狗。这是男女两造最重视的。又:男家求亲,最忌属虎、属羊的姑娘。俗语说:虎进门,必伤人。而属羊的姑娘也有命硬克夫之说。因此倘有女家急于求偶,而极中意某家男孩时,为达到目的,常常隐匿真实属相,否则就难以成功。二、相亲•合婚结果,如双方属相不相犯时,第二步手续就是相亲,由双方家长会同媒人,约定场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见,俗语叫相亲。双方所注意的,是男女相貌是否端正,肢体有无残废,此举多半是由媒人陪同男家的人约在女家相聚,但也有约在男家的,届时女家更要留意男家的家庭情形,及经济状况。•倘若见室内陈设豪华,则以为其家境富裕,当然乐意攀亲;若见室内萧条,家徒四壁,而且子女众多,则以为其家境贫困,议婚时就会采消极态度了。相亲的结果如双方都很满意时,再根据男女八字检查二人的三堂。所谓三堂,就是查双方父母有无相妨之处。倘能得吉,然后就写婚书,且将上轿、下轿和拜天地的时辰、方位,以及纳币、亲迎的日期,都详细的写在婚书上。三、放小定•男女双方都认为可以成亲时,下一步就是下小定礼。小定的礼物,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四盒礼。如金镯子、戒指、如意、以及钗钏钻珥之类的各种首饰,分装两盒;衣料及绣花裙子等物,也装成两盒。首饰都是以纯金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买银镯子的,当然要以双方社会阶级及经济情况而定•当天女家要摆设整桌酒席,款待来下礼的大媒,讲究的人家,还有二十样果子,这些果子是四荤、四蜜、四干、四鲜、四点心等。女家收到男家的礼物之后,也要回送男家四样礼物,如:文房四宝一盒,靴(鞋)帽一盒,长袍马褂一盒、衣料一盒。这些礼物就在当天烦请媒人带回,送到男家。四、择日子•北平结婚很少在旧历正月,订婚也很少在腊月,因正月娶媳妇主妨公婆,腊月订婚主克败婆家,所以有:正不娶,腊不订之谚。但无论在何时迎娶,必须要选择一个好日子。而且男家在选择好日子的前几日,一定要请媒人去女家,询明姑娘的小日子。•即月信日期暴在上半月或下半月,以便选定吉日,据说,若迎娶时适值新娘月信来潮,有红马上床,家败人亡之说,所以都很重视。若新郎年幼,未入洞房之前,作父母的必谆谆告诫,勿行逾节,惟恐洞房之夜新娘即受孕,则所生之孩子,叫迈门子,大不吉利。因此择日子是非常重要的。五、放大定•迎娶的日子决定之后,紧接着就“放大定。•原则上,都是分为四色礼。如:(一)衣料首饰类有已裁制好的衣服,也有衣料以及各种首饰。(二)酒肉食品类有双鹅双酒、羊腿、肘子(即蹄膀)及各样蒸食。(三)面食类有龙凤饼、水晶糕及各样喜点。(四)果食类有四干果、四鲜果。•首饰盒里有一付镯子,一定要由新郎的母亲给姑娘带在腕上。带镯子时还要说些吉利话,如:白头楷老,吉祥如意等词句。据说此举的用意,是为了新娘过门后要听婆婆的话,以防婆媳间不和睦。事后,女家必将男家送来的龙凤喜饼以及各种点心,分给亲友,借以宣扬女儿待嫁有期。亲友们也都分宴待嫁姑娘,并赠送一些胭脂、宫粉或衣料等物,俗语叫添箱。六、送嫁妆•送嫁妆是女家的事,大约都是在吉期前一两天举行。有钱的人家嫁女儿,正好趁着送嫁妆的机会以炫耀富有,并且还有陪送土地和店铺的;陪送土地的方式,是在嫁妆的行列里,由人抬着几块土坯。要送店铺,就是把该店铺的招牌取下,一并抬送到男家。男家收到这些嫁妆以后,新郎要在当天去女家谢妆。谢妆要行磕头礼,但不作停留,磕过头之后就回家。嫁妆中的每一箱匣,都在四角上放上一个红包,有包铜元的,也有包角票的,这并无客观标准,只是象征着一些喜意而已。七、亲迎•在花轿未到之前,女家即由家人把新娘头顶上的头发,分下一缕挽一发髻,取结发夫妻的意思。新娘上轿的时候,必须有人在地上逐次接铺红毡,使新娘足不沾地,由二人搀扶上轿。也有由新娘的父兄抱着新娘上轿的。新娘在轿内无论冷热,头上的盖头都不许摘去,虽在炎夏,也不例外。在起轿前,新娘的父母必对花轿详加检查,以策安全。起轿后仍派新娘的兄弟二人随行于花轿两旁,俗语叫扶轿杆。八、拜天地•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此时女家来的送亲官客必向前叫门,再三请求始能开门。这种情形和女家对付男家的娶客是一样的,但没有送红包儿和撒满天星之举。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官客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走火盆,这些关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事前先请两位“全福人”把炕(或新床)铺好,新娘入内便盘膝端坐帐中,俗称“坐帐”,又称“坐福”。并撒喜果于帐中,此举正如唐代“撒帐”之遗风。此时由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俗语叫“初会”或叫“露脸”。遂即摘下新娘头上戴的绒花,这朵绒花,新郎可任意放置,据说放在高处即可生男,放在低处即可生女。九、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送亲太太从女家带来的,仍由三位送亲太太各取一碗,分送给新夫妇交换进食。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接着就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婚俗》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7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