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教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复习回顾1、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还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2、汉武帝时,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它包括“五经”;在中央兴办太学,还令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3、近代以来,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4、19C末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本课探究: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前17年)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经过)2、取得的成就?探究二: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1、原因2、表现3、影响探究三:教育的复兴(“文革”结束后)1、“文革”后初期状况(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发展概况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前17年)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经过)2、取得的成就?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1、拉开序幕2、制定方针3、初具规模(1)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2)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3)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以为基础,吸收,借助”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学校要向,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旧教育有用经验苏联经验(一)经过1、拉开序幕国家建设服务广大工农开门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才2、制定方针——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B、提出这种教育方针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A、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2、制定方针——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田头识字学习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新中国头十七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1946年的3.9倍11626.9万人1949年的4.9倍1681000所小学1946年的6.9倍1432万人1949年的14.1倍80993所中等学校1947年的3.3倍67.4万人1947年的1.1倍434所高等学校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高时增长1965年学校数1946年的3.9倍11626.9万人1949年的4.9倍1681000所小学1946年的6.9倍1432万人1949年的14.1倍80993所中等学校1947年的3.3倍67.4万人1947年的1.1倍434所高等学校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高时增长1965年学校数思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什么成就?原因是什么?(二)成就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模式: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一、人民教育的奠基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一)经过原因: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前17年)探究二: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1、原因2、表现3、影响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A.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文革”冲击——混乱2、表现B.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走资派”,“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大学在批斗反动学术权威1966年8月,“破四旧”,有几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校门被拆毁,修建了一座毛泽东塑像。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600多万人)A.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B.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走资派”,C.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D.高校招生制度改革2、表现3、影响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人才缺乏;整个民族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前17年)探究二: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探究三:教育的复兴(“文革”结束后)1、“文革”后初期状况(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发展概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教育的复兴(一)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1、措施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一)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1、措施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一)文革后初期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2、影响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1、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的蓬勃发展⑴对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2、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表现:⑴对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⑵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⑶对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发展情况(4)允许社会办学启动希望工程(1989年)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邓小平(1990年9月5日)希望工程实施后,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1、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2、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的蓬勃发展3、20世纪90年代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4、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课堂小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小结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有何经验教训?历程:奠基时期;曲折时期;复兴时期。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巩固练习(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D)(2)动乱时期的中国教育A.成了政治的牺牲品B.整体水平还是得以与建国初期持平C.通过严格考试录取的制度基本不变D.还是起到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作用(A)(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①“两种教育制度”的提出②工农速成班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3)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A)(B)(4)邓小平复出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其拨乱反正的措施有①整顿恢复教学秩序②恢复高考制度③编写新教材④倡导尊师重教⑤启动“希望工程”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C)(6)“211工程”实施以来,推动了()A.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B.职业教育的发展C.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D.基础教育的发展C(7).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A.“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文革”的发生D.“大跃进”运动展开A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63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