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防灭火管理制度和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制度
遵义县山盆镇丁村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和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制度编制日期:2012年2月28日防灭火管理制度1、加强防灭火系统的管理,建全井上、下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路系统,确保消防系统可靠,水源充足,供水正常。2、井上、下设置的消防器材库,库内消防器材品种齐全,数量符合规定,井上、下有关硐室、井巷防灭火设施,设备齐全,性能良好,安装地点、位置、数量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所有煤巷掘进巷道必须清除浮煤,风筒和电缆要分侧悬挂,消防管路设施齐全。3、皮带运输机头附近禁止堆积可燃物,机头前后各5米,用不燃性支架支护,并备有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司机应经常清理机头前后5米内巷道周壁和电器上的浮煤。4、井下和峒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箱)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箱)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峒室内。5、采区设计中,必须有综合以及专项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6、严格井口验身制度,严禁任何人携带烟火、火种及易燃品下井,井口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7、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管理,井下供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持”,消灭电器火源。8、放炮认真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及其它有关放炮管理的具体规定,杜绝放炮火源。9、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火区管理。10、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峒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焊接工作,施工单位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报总监审批并报公司备案,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监理和公司有关单位派专人在现场监督。11、各单位对本工作区域内的防灭火设施要加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使其保持良好状态。12、每季由总经理组织施工单位、矿山救护队、通风、机电、安检、调度、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等其它防灭火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3、救护队每旬进行一次火灾预测、预报检查,观测地点和内容符合标准要求,结果报通风区存档。14、加强对职工进行火灾预防和灭火知识教育,使职工了解和掌握预防火灾,直接灭火及使用各种防灭火设施、设备的方法,提高防火、救灾技术素质,每半年举办一次学习班。15、严格执行《矿井防灭火规范》及各项规定,严格按照防灭火安全措施进行作业施工,否则严肃查处,对造成灾害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制度建立火情监测分析预报系统进行火灾早期预报,是改变煤矿安全面貌,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根本出路。矿井火灾的发生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根据火灾发生发展时期产生的各种迹象,比如:气味、烟雾、明火等,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扑救。矿井火灾早期识别能够尽可能早地发现火灾并及时控制火势,将火灾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此特制订本制度。一、监测分析预报监测分析预报的方法:所谓矿井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就是根据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用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采集处于萌芽状态的火灾信息,进行分析后给出火情报告,及时而准确地进行火灾早期监测预报,可以弥补预防之不足。矿井火情监测分析预报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测预报自然发火,依靠人体生理感觉预报矿井火灾的主要方法有:(1)嗅觉:可燃物受高温或火源作用,会分解生成一些正常时大气中所没有的、异常气味的火灾气体。例如煤炭自热到一定温度后出现煤油味、汽油味和轻微芳香气味;橡胶、塑料制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产生烧焦味。人们利用嗅觉嗅到这些火灾气味,则可以分析判断出附近的煤炭和胶塑制品在燃烧。(2)视觉:人体视觉发现可燃物起火时产生的烟雾,煤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其在附近煤岩体表面凝结成水珠(俗称为“挂汗”),进行报警。(3)感(触)觉:煤炭自燃或自热、可燃物燃烧会使环境温度升高,并可能使附近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CO2等有害气体增加,所以当人们接近火源时,会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不适之感。2、气体成分分析方法有:(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气体成分分析方法是预报煤炭自燃火灾较灵敏的指标之一。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生成的CO量与煤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氧化碳的温度低、量大,其生成量随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由于CO的发生温度比较低,温度范围宽,2绝对发生量大,只要在井下巷道中利用CO探头或其他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分析,检测出气体且持续存在,其浓度不断稳定增加,就可以判断此测点风流的上风侧产生高温点或自燃火源。在正常时若大气中含有CO,则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时,要确定预报的最低值。确定最低值时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①确定各采样工作地点在正常时风流中CO的最底浓度;②最低值时所对应的煤温适当,即留有充分的时间寻找和处理自然发热源。二二、外因火灾的预报矿井外因火灾预测的任务是,通过井巷中的可燃物和潜在火源分析调查,确定可能产生外因火灾的空间位置,及其危险性等级。准确的监测预报,可以使外因火灾的预防更具有针对性,灭火准备更充分。外因火灾预测可遵循如下程序:①调查井下可能出现火源(包括潜在火源)的类型及其分布;②调查井下可燃物的类型及其分布;③划分发火危险区(井下可燃物和火源(包括潜在火源)同时存在的地区视为三、内因火灾的预报内因火灾的发生,往往伴有一个蕴藏的过程,根据预兆能够早期予以发现。但火源隐蔽,经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或煤柱内,要想准确地找到火源确非易事。因此,难以扑灭,以致火灾可以持续数月、数年之久。有的燃烧范围逐渐蔓延扩大,烧毁大量煤炭,冻结大量资源。煤炭发生自燃后,其空气成份的变化首先是氧含量的减少,CO2量的增加,其次才是CO量的增多。CO出现的时间最晚有时在发生自燃火灾前数日才出现。另外,煤炭自燃的初期阶段CO生成量较少,运用一般的实验手段难以检出。根据我国矿井实际工作经验,为确切地监测火情,须对进、回风流的空气成分作系统的检测,以掌握下列四种气体的变化情况:①氧气含量的减少量;②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③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④氮的变化量。四、监测分析预报制度由于C14、C15煤层属三级不易自燃煤层,因此火情监测分析预报的重点为外因火灾,其次为内因火灾。1、加强人工观测力度,火区观测检查地点的重点为:皮带运输机机头、机尾;井下变电所;井下配电点以及电缆;其次为采煤面采空区、掘进巷道高冒区及压裂处,其他巷道可疑地点;火区观测员必须每两天对全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检查一次,必须将检测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矿长、总工程师和安全矿长,发现异常情况,由总工程师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充分发挥安全集中监控系统高效、实时的作用,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在采煤工作面皮带机机头下风侧及其他可疑地点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及时监测风流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和烟雾情况,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或有烟雾报警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本文标题:防灭火管理制度和火情监测分析预报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6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