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九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之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25分)【新闻事件】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摘自《钱江晚报》)【媒体观点】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摘自《钱江晚报》)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白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摘自新浪网)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摘自人民网)【网友评论】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我:作为学生,我认为▲1.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莫衷一是,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6分)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内涵。(5分)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3.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什么作用?(6分)4.请在“网友评论”区添加一条评论,先表明观点,再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述。(8分)(二)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25分)耿银平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1.“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5分)2.第②节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6分)3.文中④到⑥节从哪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6分)4.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8分)(三)(25分)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机器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察、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远程目标。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1.第①段中“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分)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B.本段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4.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8分)利:(1)(2)弊:(1)(2)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4分)(四)(25分)进入初三的最后阶段,文文时常感觉时间不够用,有点焦虑。妈妈为了帮助文文,把自己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篇有关时间管理的文章给她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提到GTD时间法、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四象限等等高效能的时间规划方法,(A)如果我们能够按照to-dolist,完成一项任务就打钩,那我们和高效的机器人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你会有下面这样的感受吗?“我没时间做。”“我一看到这件事情就很烦,不想做。”“最近工作太累了,我不想考虑那件事。”“我要准备考试,我现在出去玩会感到不安内疚,我应该把时间用在复习考试上的。”“工作上总是有突发情况,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手头上的事情。”这说明时间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时间本身,还要求你有良好的精力管理、情绪调节、应变能力、沟通协调、人生规划等等能力。时间管理不是尽量安排时间,把所有时间都用上,时间管理不仅仅是列出所有任务清单和所需时长,时间管理不是要你做完所有事,时间管理不一定要准时,时间管理的那些方法背后,我们管理时间的目的是什么呢?1.管理时间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上时间管理的方法包含安排时间的技巧,但时间管理不是让你把所有时间都用上,不是让你把日程表全部填满。如果你真的把日程表填满,你会有一种一直被时间追着跑的感觉,如果你没有完成某项任务,你会感到挫败,没有动力追赶接下来的任务时间,可能会一拖再拖,那就失去了日程计划的意义。机器能够一直工作、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在一件事情上、从不停歇的运转,作为创造机器、运用机器的人类,我们能够做机器无法做到、无法享受到的事情呀!做事的时候就好好做事,休息的时候尽情享受,不会觉得愧疚不安。懂得享用时间,用现在的、未来的时间去做让自己感到幸福、满足、快乐的事情,去打造你的未来。2.管理时间不是安排日程的技巧,而是做决定的方法日程计划是时间管理中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时间管理达人都很会列清单、利用to-dolist,安排日程是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但不是时间管理的终极目的。时间管理不是排出完美丰富的日程,这个谁都可以排出来,只是你不一定全部做得到。时间管理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对于你想做的事情,你一定会有动力、有时间、尽量想方法去做的。(B)只要你写好重要、紧急排序的程序代码,丢进机器人里,机器人就可以自动按照你的重要、紧急的排序标准,一直执行任务,直到所有任务完成。所以重要的是,你如何筛选你的重要、紧急事件?你如何规划你的时间分配?一张真正的时间管理清单,只是一份【能够让自己知道有时间应该做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清单。这份清单不用严谨、高效、精密,不用排满所有时间,只要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有时间时不会虚度,你怎样利用时间去做完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事情即可。时间管理是在分析真正的人如何行动,不是分析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去完成,而是考虑【我愿意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去完成】、【我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3.管理时间不是让你做完所有事当你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时,无法照顾好其他事情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不管你多么努力,在一天、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之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4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