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特点一、政治与伦理相结合。二、政治与哲学相结合。三、强调人文主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时期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时期五、思想转型期:步入近代社会时期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章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商代西周社会的政治特点商代西周时期社会政治制度的主体是君主专制制度在早期国家形成以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家长的绝对权力演变为君主权力,由于这一原因中国早期国家走上了君主专制的道路。商代西周时期,血缘关系依然起着维系国家的纽带的作用,特别是到了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套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在西周初期,宗法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商王朝控制着当时国家的中心地带。在土地占有形态上,商代西周实行土地公有制度。第二节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一、祖先崇拜的观念商代王权至上的思想,渊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祖先崇拜的观念。商代的祖先崇拜有着较为明显的政治特征。从现有的甲骨文材料来看,还没有被统治的平民祭祀祖先的记载,这说明现实社会的政治等级决定了祖先的等级,在血缘关系的纽结下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已经与社会政治结合起来,成为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二、由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王权至上观念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人们已经萌发了君主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国家是君主的私有物的观念。《尚书·盘庚》三篇载盘庚向百姓、贵族训话时自称”予一人”,在实际上,是一种把君主置于民众之上的观念。在解释君主权力的至上性时,盘庚把君主权力的来源一方面归之于天,另一方面归之先公先王。由于君主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的意志。商代王权至上的思想,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三节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一、天命不常•即上天授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一)天命是可知的•(二)天命与民情是一体的,只有通过民情才能洞悉上天的意志•周公说:“天畏棐枕,民情大可见。”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是可怕的,它是否要真诚的保佑你,是要从民情中体现出来。•(三)关注民情•三、敬天保民•周初系统地阐述敬天保民思想的是周公。周公,名旦,周武王同母弟,周武王逝切后,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在辅政期间,他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周王朝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周公敬天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敬从天命,怀保小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是佑助那些有德的人,而天的意志又要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周公主张敬从天命,怀保小民,从而使周王朝永远得到天的佑助。•(二)敬从天命的关键在于保民•(三)要做到敬天保民,统治者应该做到•1.要勤于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第二章儒家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孔子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2年,卒于是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冲破了商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格局。他还是一名富于社会精神的思想家,他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的责任主要应归咎于列国的统治家。孔子经世致用的思想方式,对于他身后的思想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人性学说自西周以来,天的权威就受到怀疑而有所动摇。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混乱,人的作用、力量和价值得以凸现。于是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从神转向人,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人性的讨论。人性说为儒、道、法家等流派建构政治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对人性的认识比较简单。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二、仁礼学说(一)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在很大程序决定了孔子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二)关于仁与礼的内涵关于仁的内涵,他认为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复礼被认为达到仁的标志。仁者爱人包括两个方面:孝悌和忠恕。对内克己,对外爱人,最终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在他的思想学说中,仁是指一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关于礼的内涵,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三、有道孔子追求一种理想的政治局面,叫“天下有道”。依照他的设想,天下有道的社会是表现为秩序井然与和谐无间。他的“天下有道”的理论构想的提出,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的理性程度,为儒家学派设定了政治发展目标,对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建构有着重要的引导定向意义孔子四、德治主张(一)礼治与正名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1.为国以礼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治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尊卑制度,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针。他曾提出“为国以礼”。礼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认为,君主拥有和执掌最高的权力。2.为政以德3.政者正也4.要从“正名”开始进行礼治从正名开始,到统治秩序的形成,孔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施政思路。孔子(二)举贤才(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四)愚民政策孔子五、人生哲学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已忍让和内省修身,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上都能够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都能迎刃而解了。第二节孟子•身世•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一、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一)“四心”•孟子认为,人人天生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最重要的恻隐之心。(二)“四德”•“四心”在人的道德上表现为“四德”。仁义礼智等德行源于人的本性,是从人的仁爱本性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从四心到四德的生成过程充分表明了人的本性是善的。(三)人性本善具有共通性•无论圣人、君主还是普通民众,在本性上是一样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评价•孟子的性善说打破了圣人的神秘性,理论上肯定了凡人可以成为圣人的可能。同时提升了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的权威性,表明了伦理道德在儒家政治理念中的强化。但是他对人性的认识是片面的。第一,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忽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第二,人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第三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孟子二、仁政学说(一)以性善论作为仁政的基础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二)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孟子认为,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孟子(三)实行仁政的设想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设想。1.制民之产2.平均赋税3.保护工商业四、历史观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这种历史首先表现为用仁爱的观念解释历史。孟子唯心史观的第二个表现,是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第三节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其号为”卿“,故又称荀卿。生卒年不详。一、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他把这种恶的本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述出来:第一,人的感官欲望。第二,权势欲望。二、礼治主张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社会政治规范意义上的礼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行礼治,社会才能安定,才能制止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一)关于礼的起源荀子在《礼论》中详细阐述了他对于礼的起源的看法。他指出在礼的产生过程中,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一是客观上人与人之间利欲的冲突,二是圣人的创造,即先王制礼。(二)关于礼的作用在荀子看来,礼不不仅是指导,约束个人的修身,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政治的需要,统治者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的统治。(三)关于礼与法的关系荀子的礼治思想,实际上是主张礼法并用,礼对于人民起着教化,规范的作用,而法则有着刑杀,惩罚的职能。(四)关于礼治与人治荀子认为,实行礼治的关键在于人,礼和人都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与法执行得好与坏,取决于执行法的人。(五)关于礼治的具体内容1.法后王2.尚贤使能3.富国富民三、社会观(一)人群聚而组成社会荀子对于社会的基本看法是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前提。(二)注重人的社会性(三)君和礼是合群的主要力量(四)合群之道在于分1.社会分工2.财产定分3.等级贵贱之分第三章道家的政治思想第一节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一、道论(一)“道”的多层内涵1.宇宙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2.自然规律(1)对立转化的规律“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2)循环运动的规律“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3.生活准则形而上的“道”落实、作用于万物,而内化形成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性,这就是“德”;同样,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人们生活准则的“道”,也是“德”。人们生活准则的“德”,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处世的方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致虚守静、守弱用柔、处下、不争、谦退、处厚、抱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精神。(二)“道”的终极特性“道”的终极特性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道(即无)→有→万物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的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对老子来说,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为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一)无为而治的内容1.劝统治者减少活动(1)总的原则是“去甚,去奢,去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2)具体要求①谨慎治政“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②薄税敛“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③轻刑罚“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④慎用兵“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章)(3)结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2.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1)经济上,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章)(2)政治上,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三章)(3)文化上,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二)无为而治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实质是避免反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
本文标题:中国政治思想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6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