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文献综述(专业材料来自知网)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文献综述国际学院农经六班康米学号:201342021608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从统筹全局和基层建设两个层次进行研究,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下急需改善和推进的一大方面。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个大的研究背景下,综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四:简要评述。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建议与对策引言在简小鹰(2009)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中指出建立以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民间以利益为纽带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技术研究一推广一应用三个体系的有机整合,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各界学者早已从各方面出发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体系。但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却不多见。生活在21世纪这个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服务成了重中之重,人民在解决温饱之余更强调生活质量,不论从一个产业或是制度本身而言,服务建设都成为了推动当今发展与进步的重中之重。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总结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研究至今,相关的史实和各学者的现状研究报告,体现了从单一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到现在的多元化,从缺乏针对性到现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董金和(2005),总结了我国从清代晚期到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史。详细内容如下:我国从清代晚期开始,1905年,清政府制定农会简章,要求各省设立农会,1907年颁布推广农林简章23条,设立农事学堂、农事试验场和农村讲习所;20世纪20一30年代,各高等农业学校效仿美国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技术推广部,举办讲习会,指导农民成立合作组织,进行社会调查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推广委员会,设立中央直属试验区,检查各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40年,农产促进委员会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巡回辅导团,采取巡回辅导方式促进地方推广事业。建国以后,1955年,农业部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设立专业机构和配备千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到1957年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基本完善,对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地开始建设县农科所、公社农科站、生产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农科小组为主要推广研究机构的“四级农科网”,在培训农民技术员、推广农业技术方面起到一定作用;1980年,中央要求“恢复和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办好县一级机构,逐步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领导”;1982年,农业部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七五”末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近100万人,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推广工作的原则和推广体系的职能等方面做了原则规定。吴秀光,胡鉴英(1984)在柳江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推动农业技术干部总结经验把技术服务工作提高一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在继续搞好水稻、玉米、黄豆、甘蔗、花生技术推广服务的同时,把服务工作伸展到多种经营和各种开发性生产当中去。她们把农业技术服务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独立出,作为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部重点研究方面,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农技服务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一个探讨,引起了多方的重视。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2004)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改革只强调一种单一的模式多数是失败,发展中国家采用赠地大学模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改革导致挫折就是例证。林伟君,骆浩文等(2005)调查研究指出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四级农科网”解体后逐步建立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行使的是“政府的”技术推广职能,许多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以行政命令形式进行,这种推广体系曾经对农村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巨大作用。但这种“单向式”的推广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基层农民的需求也不能真正反映到政府的决策上。张晓川(2012)指出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政府治理的方式,由政府投资建立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始因服务缺乏针对性、效率低下等问题受到质疑,并逐步向多元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开始,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发展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汪明根(2015)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进行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调研。指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逐步实现从点到面,从单一性到多元化,从政府单方面的干涉到农商共谋,同时在逐步发展的道路上,也不断展现了新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共同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Cary(1993)和Lerman(2004)认为,基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愿意原因,对推广活动进行公共财政资助是极其必要的。因此,他们肯定了政府在推广服务上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推广中DavidKaimowitz(1991)AmeurSeddik(1994)均表示过低的推广效率阻碍了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推广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ockR.Anderson,H.Gerson(2003)指出:尽管一些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取得了成功,但因其在信息传递机制及反馈机制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其更有效的发挥RichardCrowder(2001)也认为当前的推广组织是“垂死的”、“没有顺序和很少功能的”。王善广(2004)指出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认识不到位,人才断层与知识老化,推广体制陈旧,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与现状差距大和投资严重不足这几个方面。系统的总结了当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着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之后的学者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方向。陈子学(2004)从体制本身,经费,推广人员素质及农民文化素质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袁纪东(2005)指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以下是个问题:一是推广体制与机制不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二是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力;三是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四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五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合作组织不健全,六是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方向。耿传刚(2007)总结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七大问题,重点论述了经费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阻碍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机构设置分散,管理落后这两大问题。分点描述,重点论述,给之后的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方向。王春安,李鹏(2009)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相对于之前学者的研究而言,第一次提出了推广效率底下和人才缺失,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的新问题。王洪秋,安载学等(2015)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以至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需求,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亟须深化和改革。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LandonLaneandPowell(1996)也认为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推广体系应以广大农民的利益为目标。Marshetaf(1998)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应该靠(农民真实)的“需求拉动”而非“科技推动”。俞守能(2004)对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出了四点对策和建议,分别是利用现代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前提;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多条腿走路,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和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5年进行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并对此提出了改革思路,指出应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提出从机构设置改革,人员配置和用人机构改革,经费收支制度和管理体制制度进行改革。李维生(2008)指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必须重新整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2009)从政策评估的角度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六点政策建议。第一,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切实落实公益职能财政的足额支持。第二,需遵循改革和投入的辩证关系,需要各级政府的决心和投入。第三,全面实行“三权上收”,理顺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第四,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需求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第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建设,推进推广方式的创新。第六,健全国家农技推广预算制度,完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武萱(2012)基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的研究,对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加强财政投入;规范供给市场;完善准入制度;改善决策机制。唐钱琳(2014)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方向,目标及原则。主要包括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化改革;引导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社会化改革。四、简要评论具体来看,首先,学者在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上,多关注史实和局部地区的分析与调研,指出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掌控资源调配,虽有不足,但大体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上升的趋势。接着,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问题研究指出,主要有机制不够成熟,效率不高,机制设置不合理,经费不足等一系列体系内部问题,同时也存在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意识不到位等外部阻碍。最后,学者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结合当下存在的具体问题,多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出看法和建议。也有一部分学者着手的确具体实情,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和改革出发,为今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明确了改革的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纵观上述学者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有的统筹全局从整个社会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但更多的学者选择从基层进行局部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点到线,以线到面。也体现了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这个研究主体上从局部着手,分析具体实情,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和有实践性意义的发展建议,才是当前的主流研究趋势。不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多有赘述,而且研究结果也大径相同,较缺乏创新点。但不难看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然是我国农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来说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每年都有各地的学者积极踊跃的进行研究报告。今后仍然是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一个方面。参考文献[1]简小鹰.《农业推广服务体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董金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改革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3]吴秀光,胡鉴英.柳江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J].广西农业科学,1984(3)[4]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一从贫困到富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林伟君,骆浩文等.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05[8]张晓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政府与市场供给边际研究[D].湖南:西南大学,2012[9]汪明根.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5(10)[1
本文标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文献综述(专业材料来自知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8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