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4.-各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各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1.辽阳县职业中专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一、语言文字规范的现实背景1.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2.社会不规范用字屡见不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家招牌、广告宣传、电视媒体却常常是错字百出、繁简不分。这些随处可见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给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网络语言也渐渐成为学生的潮流语言。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1.是遵法守法的体现。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2.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3.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需要。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部分。语言文字更是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正确、规范地使用母语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同时,规范使用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其内涵也是传承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4.规范、得体、文明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中学生良好素质的外显。我们要向世人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坚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重视文明言谈,树立良好的现代中学生的形象。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标及内容1.说普通话。要求语音规范和词汇、语法规范。言语规范、得体、文明,坚决抵制网络、影视节目中的不良语言。2.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四、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培养措施1.从管理制度上规范(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童智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具体分管,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汪涛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组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2)制度保障。学校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学校用语用字监督检查制度》、《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教师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提供制度保障。2.从教师引导上规范教师的汉语言规范化水平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规范产生极大的影响。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完成语文规范化知识答卷。组织教师自学《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语文教师还增加学习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针对论文、教案、学校公文中常见的不规范使用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情况进行举例分析。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知识水平,增强教师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意识。3.从课堂教学上规范(1)强调“读准确、写正确”。课文是规范的文字材料。教师要以课文为范例,认真进行规范的字、词、句、篇的教学,通过多种训练,使课本语言内化于心,久而久之即可呼之欲出,随心所用,完成课本语言到学生自身规范语言的转化。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规范地板书好每一字,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首先让学生认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把字音读准确、读标准,逐步引导学生读规范音、写规范字。(2)纠正方言,规范词汇。本地方言直接影响学生的规范口头语言的发展,更阻碍书面语言的表情达意。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交谈中,时时处处要注意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方言口语,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举出方言与规范语言表达易混淆的例子,加以分析指导,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随时随地自觉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3)加强朗读背诵,积累丰富、规范的语言文字朗读和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训练途径,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习得规范语言的主要方法。语言规范、词汇丰富的名篇佳作,若能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语言自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有了丰富的储备,一旦在进行语言表达时,某些词汇、句式就能准确地涌出笔端、溜到嘴边,而对于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也能进行纠正。4.从语文综合性学习上规范(1)寻找身边错别字。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是我们每个师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具体表现。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说标准普通话、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2)举办学生辩论赛和演讲比赛。通过辩论,教师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宽容理解,正确引导,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既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的利弊,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灵活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也要引导学生慎用网络语言,防止工具化、格式化的网络语言导致个人的“失语”和集体的“媚俗”,更要防止粗俗、品味低下的网络语言对学生造成的伤害。(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素质。每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演课本剧、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和纠正错别字竞赛等,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安排学生轮流介绍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等等。5.从学校文化建设上规范(1)“双推”宣传。学校加强校内外的“双推”宣传工作,每周开展宣传活动。“推普周”期间,利用板报、征文等形式进行“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字”的宣传,宣传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强化全校师生的自觉推普意识。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传播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2)营造氛围。教学楼楼层设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永久性标语牌。指导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内部环境,将课题研究活动渗透到整个教室的布置当中,针对各年龄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并悬挂了不同的班风牌匾,并要求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净化我们的语言空间。(3)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标志牌、公文等杜绝不规范用字现象。如发现有不规范用字,及时纠正,将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职业中专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报道(五)——职业中专汉字书写比赛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书法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辽阳县职业中专语文组于5月18日下午组织了汉字听写比赛活动。比赛中,同学们一丝不苟、认真书写,既展现了自身的书写能力,又弘扬了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他们的书写作品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完整,彰显出书法艺术之美。3.辽阳县职业中专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心理健康文艺汇演精彩上演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教案为扶持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6月8日,在高二学生段一考试之际,高二年级部对高二年级全体教师的任课教案进行了一次细致而全面的检查和展评工作,本次检查和展评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落实,经过几轮筛选,最终有13位教师的教案被评为“精品教案”且被展览在年级部专用公告栏里。从总体上看,展览出的精品教案均书写工整美观,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师生活动安排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每个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见,教育在向前发展,教案内容也必定与时俱进。5.追根溯源品读文化——兴仁红老师开设国学讲座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素养,6月3日下午,应文学社之邀,语文组的兴仁红老师举办题为“弘扬国学教育,培育国家栋梁”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校文学社指导老师郭艳荣老师主持。兴仁红老师,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饱读诗书,博学多识。整个讲座持续时间一个小时,兴老师说话幽默风趣,侃侃而谈,从中西文化的源头处深刻挖掘独特的材料,向我们清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表现的原因,这使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在座的学生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学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我校国学社自创办以来,开展了诸如诗歌朗诵比赛、书法大赛、历史人物系列讲座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师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这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北城中学师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标题:4.-各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9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