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养老基金实体经济投资可行性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养老基金实体经济投资可行性研究姓名:陈加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保障指导教师:林义20060401养老基金实体经济投资可行性研究作者:陈加旭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娄琼次贷危机的警示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20092007年2月,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countrywide决定减少次级贷款投放量,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布盈利预警,自此,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到2007年8月,次贷危机升级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纷纷破产,购买次级抵押债券及其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也遭到重创,对冲基金停止赎回,投资银行濒临倒闭,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遭遇巨额亏损。次贷危机甚至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其影响还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如果没有实行证券化,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不利影响仅限于次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受到损失的可能仅限于放贷机构和借款人,不至于对整个金融市场形成冲击。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为各种证券化衍生产品出售,导致了信用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资本市场传递并放大了风险。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才刚刚起步,尽管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我国不应该因噎废食,还是应该继续开展下去。本文旨在揭示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及内在原因的前提下,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Portfolio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2.学位论文李园山子全球化视角下的泡沫经济探讨2008所谓泡沫经济即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经济中的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泡沫,并且泡沫资产总量已经占到宏观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泡沫资产和经济的各个部门发生了直接或间接性的联系,一旦泡沫破裂,不仅将给经济运行带来困境,最后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具有这样特征的国民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经济泡沫及金融危机等几个概念混淆使用,其实它们即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注意。虚拟经济的运行以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为载体或介质、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市场为通道的,因此广义的虚拟经济应当是由金融产品的持有交易活动、各种金融市场及其制度、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而泡沫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现象,是相对充沛的投机资金在虚拟的高回报率刺激下,集中投资于那些不构成实体经济有效增长的资产,形成大量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资产,给人以经济繁荣的假象。可以说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是诱发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在泡沫经济的生成机制、发展过程及破灭的研究中,我们应特别关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一方面它在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不断的促进泡沫的产生和过度膨胀,使泡沫经济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向金融危机的转化中,潜移默化的不断推进着泡沫的膨胀,使泡沫破灭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产生的后果更加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快速发展。正如我们所知,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和资本的跨国流动为特征,它的本质就是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的自由流动。随着要素流动的日益频繁,国际金融市场的集成化程度不断增强,各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跨国金融交易量规模不断增长,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国证券市场日益国际化,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这不仅在数量上影响了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经济虚拟化的深化,使得虚拟经济进一步脱离实体经济,为泡沫经济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进步、金融工具创新,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全球一体化的、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市场。这个金融市场为各国从国民储蓄中分离出来的投资和投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提供了渠道。而国际资本的大量跨国流动,在增加流入国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可能会触发一些国家货币体系的崩溃和金融危机。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进行分析。次贷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信用史、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人们投资意愿高涨。商业银行、投行或其他机构购买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它们将这些次贷捆绑在一起,向金融二级市场投放相应的债券。由此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被创造出来,并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让美国次级债市场飞速发展。尽管证券化可以转移风险,将风险转移的链条无限延长,让投资者产生风险已被消除的错觉,但是这样风险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当美联储上调利率刺破房地产泡沫后,违约风险暴露无疑,建立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前提下的次级债价值迅速下跌,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同时,由于大量的国际投资者——主要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基金、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涌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特别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后,纷纷购买稳定性较高的美元资产,因此作为信用等级仅次于美国国债的住房抵押贷款债券成了各国中央银行美元资产配置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由此风险不断的进行着市场间的传递,国际投资者无形中承担了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风险,最终演变成全球范围对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风险共担的局面,使得次贷的冲击迅速蔓延到全球,并且现在仍在持续中。尽管有一些指标,如金融相关率、马歇尔K值系数、市盈率、市净率等比率,可以对泡沫经济的发展程度和趋势进行测度和监控,以期根据它们的变化能够让决策者进行相应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减小泡沫的危害,但这些指标普遍存在一个精确度问题,所以对于泡沫经济的精确测量仍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本章正文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是泡沫经济生成机制的探究。在对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泡沫经济理论的简要概述后,对虚拟经济、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而后引出泡沫经济的定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探讨泡沫经济的生成机制,说明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泡沫经济的出现更为普遍,由此也加深了对于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内在联系的理解。第二章是泡沫经济的分类和测度指标的介绍。本文用大量的数据和历史上的泡沫经济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虽然测度指标还存在精确度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泡沫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相应经济政策的调整仍然有一定意义。第三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主要研究泡沫经济走向金融危机的过程和原因,并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为例,重点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贸易与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对于泡沫的破灭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刺激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系统的研究泡沫经济的生成机制、发展过程和破灭原因中,强调了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从这一角度分析了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由于国际分工以及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美国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到廉价的原料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及劳务,维持了稳定的物价水平,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同时随着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更多的货币或信用投向于日益庞大的虚拟经济领域如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促进了美国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膨胀,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3.期刊论文刘晓欣社会保障体系的根基在实体经济——高价值化积累率重创美国养老基金体系的思考-开放导报2010,(1)美国独特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高价值化积累率与低储蓄率的悖论.美国社会保障体系过度依赖于虚拟经济,导致其与金融体系一样存在着严重的脆弱性,其风险随着金融系统性风险一同增长.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基础源于实体经济,应建立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保障模式,规划好社保基金中政府保障部分和市场化增值部分的比例,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和作用.4.学位论文郭翠荣金融倾斜与金融发展2003除了绪论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研究金融倾斜的性质与计量.本章中首先分析了金融倾斜、金融结构、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金融倾斜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倾斜的涵义、类型、表现形式进行了严格界定,并进一步建立起金融倾斜的计量模型和衡量指标即金融倾斜度.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研究各国不同时期金融倾斜的状态特征.本章选择了发达国家中被称为金融结构的典型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为样本,对这些国家不同时期的金融倾斜度进行测算,然后描绘出了这些国家金融倾斜度走势图.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不同时期的金融倾斜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对形成这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五章,研究发达国家金融倾斜演进趋势的动因.金融资产投资者的选择行为与实体经济结构递进是融资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倾斜的形成、发展与转变,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下投资者可能的选择行为密切相关,而投资者的选择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研究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与金融倾斜的关系.本章对主要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持有结构进行了研究后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加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风险等的变化,发达国家家庭部门金融资产持有的结构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以存款为主的传统间接金融产品向以股票、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为主直接金融产品的转变;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从直接持有方式向间接持有方式转变,并且高收入家庭倾向于持有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第四章研究金融中介部门金融资产持有行为与金融倾斜的关系.本章分别对发达国家金融中介结构以及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配置行为研究后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银行金融中介的主体地位相对下降,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地位相对提高.在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中,贷款一直是其资产的主要形式,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主要是围绕着贷款形式与种类而进行的,利息收入也一直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五章研究实体经济结构的递进与金融倾斜的关系.本章对企业股份制制度发展和美国风险投资与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是第六章,研究金融倾斜趋势的效应与政策选择.金融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金融倾斜趋势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传统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16306f6-c8ed-4cf6-b629-9e3301023726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9日
本文标题:养老基金实体经济投资可行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