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泊秦淮》(教学课件)
富安中学刘瑛泊秦淮杜牧作者作品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品读品读诗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品读明意品读明意内容欣赏诗歌内容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景——夜景交代时间、地点,描绘了朦胧的夜景,渲染了凄清的夜景,写出了作者的哀愁,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诗歌欣赏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既准确贴切地写出了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了凄清的气氛,又写出了作者的哀愁,为下文写作做了铺垫。。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诗歌欣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政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诗歌欣赏“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对沉迷歌舞的当政者的批评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切。诗歌欣赏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品读背诵与默写【练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练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练习】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练习】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李商隐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分歧的诗人。背景简介: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李商隐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贾生,名谊、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注释①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②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③才调:才气。汉文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样无与伦比。可叹的是,空有了文帝挪前席位与臣子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生大事,而是那些虚妄的鬼神之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两句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可怜夜半虚前席通过这个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也使得文帝求贤升到了最高处。可怜,即可惜,诗人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耐人寻味。为赞扬文帝的重贤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为下文的写作作了伏笔,设置了悬念。“虚”,即空,暗含了文帝的重贤是虚设,是虚情假意,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①可爱: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可惜②可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③可怪: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陆游《平水》)末句写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并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感受到文帝求贤的虚假。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艺术特色方面,运用典故,借古讽今,通过讽刺文帝来讽刺当今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李商隐诗的前两句,从正面下笔。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至“宣室”访问。“求”、“访”二字,似乎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同时,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群不凡。“可怜夜半虚前席”,这句承上启下。汉文帝与贾谊谈话,一直到夜半时分,似乎更见出汉文帝的爱惜贤才,也从侧面烘托了“贾生才调更无伦”。接下来笔锋一转,引出下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结句分别以“不问”与“问”、“苍生”与“鬼神”相对照,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练习】“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练习】“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练习】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本文标题:《泊秦淮》(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1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