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创新方案,解析版 大纲人教版)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 明清明清时期 阶段质量检测
591up有效学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明清明清时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解析: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一职,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其处理政事。答案:A2.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解析:明朝时已经废除丞相,故《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错误的。答案:D3.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解析: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唐朝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宋朝时,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答案:B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591up有效学习()解析:结合孟德斯鸠的生活时代,材料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是指专制的空前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答案:D5.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解析:所谓“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是表象,在皇帝面前,军机处实际只是传达皇帝旨意的一个机构而已,既不能大权独揽,也没有决策权,更没有明代以前丞相那样的大权。答案:B6.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解析:封建社会初期曾出现了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导致地方权力的强弱出现过几次反复。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最终解决。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也与此相似。答案:C7.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存在两对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减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答案:D8.(2010·湛江模拟)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591up有效学习()解析:材料中“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并未体现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在丝织业领域首先兴起。答案:C9.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由材料中“制瓷业分工极细”可推出②;由材料中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可推出④;由材料中“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可推出①;③项在材料中没有信息依托。答案:C10.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解析:依据图题“清朝苏州斜桥商市”,可排除A、C。坊市分置是隋唐时期城市的特点。答案:D11.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在明清时期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玉米和甘薯在中国种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C.生产分工日益细密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解析: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是指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答案:B12.康熙皇帝曾用战争来维护清朝国家版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雅克萨之战②统一台湾③平定“三藩之乱”④平定噶尔丹的叛乱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③②①④解析:1681年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进军台湾;1685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率军亲征噶尔591up有效学习()丹。答案:D13.雍正皇帝所采取的措施中,对社会历史的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的是()①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征收地丁银②设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③1726年,在西南地区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④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可采取排除法。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这不利于历史的进步,可排除。答案:A14.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企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清时期对西藏加强管辖的措施。清初为了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而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经过中央政府册封。A、B两项从属于C项,D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答案:C15.(2010·成都模拟)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上网输入“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C.《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答案:A16.下面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姓名生卒年代著作591up有效学习()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天工开物》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本题最简便的解法是用排除法。材料所提到的几位科学家都具有勤奋研究的精神,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由此可得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C17.(2010·福州模拟)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解析: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答案:A1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强调“重义轻利”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对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批判传统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B、D是黄宗羲的,C是顾炎武的。答案:A19.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591up有效学习()括()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解析:根据唐朝商业发展出现唐传奇小说;北宋商业繁荣出现风俗画和宋话本;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产生“工商皆本”思想。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20.(2010·郑州模拟)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解析:注意时间是明末清初,也就是17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代议制、启蒙运动、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都还没有出现,已出现的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至17世纪)。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朝政府组织机构图材料2: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法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591up有效学习()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主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3: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1,归纳明朝官制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2,指出黄宗羲针对材料1的政治体制提出哪些政治主张?谈谈你对这些主张的认识。(6分)(3)根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结合问题(2)的信息,回答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0分)解析:第(1)问涉及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第(2)问在批判材料1作法的同时提出了限制王权的措施,回答时注意表述清晰,简练即可;第(3)问可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阶级属性等角度对比说明。答案:(1)明朝官制侧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加强皇权专制。(2)主张:加强法治、实行分权(扩大相权)、百姓有议政权和监督权。认识: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但他是在不根本动摇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对封建政治进行修补。(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
本文标题:(创新方案,解析版 大纲人教版)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 明清明清时期 阶段质量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0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