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题
1.试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对物质的反作表现在哪里?请联系事例说明。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②意识对事物具有反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③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是能动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论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①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④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试述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并联系事例说明。(1)主次矛盾: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现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2)主次方面: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②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4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5.论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①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③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例:要取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重视量的积累,夯实学业和实践的基础,为实现学术和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日有所进”应该成为大家的正确的学习态度。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并联系事例说明。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往往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7试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试述价值的基本特性并联系事例说明。①价值的主体性,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②价值的客观性,指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价值的主体性依赖于客体性。.③价值的多维性,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价值的多维性需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应对客体的价值作全面的考虑和理性的选择。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因此应用社会的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9.如何理解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请联系事例说明。①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②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③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会偏离轨道④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事例: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探寻疟疾新疗法,符合真理尺度,其目的是为了拯救成千上万疟疾患者的生命,符合价值尺度。青蒿素的研发成功正是因为做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10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①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③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自由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中,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①.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具有规律性。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相对性。③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1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12试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联系事例说明。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或劳动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③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④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13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联系事例说明。○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4人民群众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定作用并联系事例说明。○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广大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5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并联系事例说明。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积极)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①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②阻碍技术的进步③导致收入两极分化16.试述货币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职能并联系事例说明货币的职能。货币形成的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以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7.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18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2)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9.试述垄断的含义以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的含义: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特点: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做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有更大的破坏性。20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3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