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第
《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第四章教育与学术的繁荣第二节中国古代学术1百家争鸣1-1诸子百家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道德经》、《庄子》。墨家:墨子。《墨子》。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公孙龙子》。阴阳家:邹衍。兵家:孙武、孙膑等。《孙子兵法》。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农家:许行。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周考》、《青史子》。1-2百家争鸣的盛况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对各家各派“兼而礼之”。允许其“合者留,不合者去”,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在“百家争鸣”过程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子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1-3“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前357年)时期,因其近齐国都临淄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的主要场所。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学术形式,“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出现,与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和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是分不开的。在学术上体现以下特点:兼容并包:广招天下贤士来稷下讲学,打破了各家私学的门户之见,有利于各学派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和进行广泛的争鸣。凡是游学于稷下的学士,比较自由,不受官方限制,所谓“合则留,不合则去”,有利于学宫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繁荣。百家争鸣:互相讨论,互相批评,在争辩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稷下学宫中各家各派辩论的范围之广,论辩次数之频繁,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乃至在世界教育、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通过激烈而广泛的辩鸣,解决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待遇优厚: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总之,稷下学宫创办之早,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它是在战国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丰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即使在今日,其不少特点也足以为我们兴办高等学校所借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青年曾游学稷下,盛年于稷下传学施教,继三游稷下时被尊为“祭酒”、“最为老师”,成为稷下学术教育中心的领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使荀子有条件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吸收,而成为融会百家的大学者。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跻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兼陈中衡:所谓“兼陈中衡”就是一种辨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为了防止这种认识偏差的出现,得出正确的结论,荀子提倡“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比较、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再得出结论。1-4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的思想来自于儒家学派,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的理想境界。1-4-1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1)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2)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如此,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3)理性与情感合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才能天人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5)外内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1-4-2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1)五达道。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2)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3)九经。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做好这九项工作,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1-4-3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1)慎独自修。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忠恕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至诚尽性。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感化他人、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善良天性,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1-5《道德经》与老子的思想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奉老子为教祖,“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为主要经典。《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和这原物质化生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当然也是人应当遵循的人事法则)。《道德经》就是论述宇宙间的这种大理法和人应该怎样遵循这大理法的哲学论著。《老子》被译成20多种文字,版本500多种,仅次于《圣经》。李政道:“从哲学观点看‘测不准定律’和老子的‘道’颇有符合之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在思考物理学问题时,老子思想总是“不知不觉地进入其中”。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始,之前的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无”。1-5-1道的三大法则(1)道的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现代科学家认为:天体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夸克组成,而夸克是看不见的。物质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穷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现代科学家也说:植物动物每一个细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间,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故。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流动和不断变化,是在产生和消灭。这种“有”和“无”同集一身的现象,正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2)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营造了宜于万物生长的环境,万物各自顺着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天性自然生长,“道”从不去干涉它束缚它,不替万物做主宰,可谓是“为无为”。“道”无形无声,任万物自生自成,自作自息,而万物却各得其所。不为而能成全万物,可谓“无为而无不为”。(3)道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冲气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所以,无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荡的调节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和谐作为哲学范畴,其内涵可界定为:各方面的相互协调、适应、融洽,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和谐是我们称之为妥善、美好事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范围可分多个层次。有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座标的和谐:这一层次的和谐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和谐。有以国家为中心座标的和谐:这一层次的和谐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和谐,国内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和谐。老子对和谐这一基本法则的深刻认识,对我们有极大的启迪作用,重视、追求和保持事物的均衡、和谐,在维持事物的稳定,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老子对道三法则的论述,用今天的科学来评判,也不能不叹服其远见卓识。1-5-2道家修身处事三大要点老子认为天之道也即是人之法,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人类行为价值的高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1)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善利万物而不争”,做到以宽厚仁慈的心态待人接物,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可谓是安心立命之本。(2)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老子说“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经常保持澹泊清静的心态,这是老子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要。(3)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不与事物的自然之道相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真理走过一步,即是谬误。谦虚柔和可谓是老子教导我们的立身处事之则。1-5-3道家治国安民三大原则(1)应天顺民,无为而治: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来强奸民意;使百姓安居乐业,任意自便,休养生息。(2)见素抱朴,淳朴民风:老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把人为的东西强加于人的天性,扭曲损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归真,民抱质朴,方能达到长治久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官清法正,国泰民安:当政者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众则以巧伪谋利。上下都在谋私利,不管公益,国家就要穷苦纷乱了。当政者抱其质朴以示下,“复归于朴”。百姓安其乐业。社会将弊绝风清,国泰民安。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1-4墨子与墨家学派墨子的生活年代正好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独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家学说成于道、儒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而盛行一时呢?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当时儒道两家学说没有提出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如王天下,正诸侯,尚贤能,等贵贱等思想。尤其它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得到了很多小国的支持,反映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1-4-1墨子的学术思想墨、儒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身体力行。墨子不像老子孔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深知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深恶痛绝。也为此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具备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一时之显学。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尚贤和尚同: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尚同就是在一个国家中政令体制赏罚刑治从中央到乡里上下一致,做到令出必行。不分贵族奴隶,不分贫富贵贱,用人只有一个标准:贤或者不贤。墨子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前就那么进步的思想呢?墨子思想本来就是建立在平民思想基础上的,其来源主要就是参照尧舜时代。世界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民主得以重新确定发展,用人制度也回到了唯贤是举。历史饶了一个圈,我们回头再看看墨子,就不得不佩服其眼光的前瞻性和思想的深邃性。相对于儒家的宗法血亲,墨子的进步岂止以道里计?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就是爱人,爱百姓而达到互爱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损。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他自己就曾经带人参加过好几次帮人守城的战争(
本文标题: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