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世纪史中世纪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欧洲中世纪建筑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古罗马帝国的分裂1、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信奉东正教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2、西罗马帝国信奉天主教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8.1拜占庭建筑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十四世纪后,奥斯曼帝国不断对拜占庭入侵。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1461年拜占庭灭亡。8.1.1穹顶和集中式形制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1、圣马可大教堂2、内部装饰1、墙面彩色大理石2、圆弧、弧面用玻璃马赛克饰面3、有时用金箔做底色,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3、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从内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富有。从而,有力地显示了拜占庭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艺术意境的魅力。这座建筑也就当然地成为了中世纪,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的杰作。4、诺夫哥罗德圣索菲亚大教堂(俄)4、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8.2西欧中世纪建筑1、哥特色建筑为最高成就2、还有伊斯兰建筑风格8.2.1罗马风格建筑1、拉丁十字式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以后,依照传统的巴西利卡的样子建造教堂。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的日益增加,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较大的教堂也分中厅和侧廊,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式。1、拉丁十字式教堂2、罗马风建筑(1)比萨主教堂(2)、比萨钟塔(3)、洗礼堂8.2.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色教堂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A十字拱十字拱公元一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拱券形式,即相交的筒形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而且便于开侧窗,大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采光。它是拱券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B飞券在哥特式建筑出现之前,欧洲建筑(主要是教堂等宗教性建筑)由于要建筑一个圆形的穹顶,沉重的穹顶产生向下和向外的张力,使得支撑穹顶的外墙不得不做得很厚重,并且必须做成越往下越厚的梯形截面,也无法开窗,不但使得室内使用面积变小,采光通风都不好。哥特式建筑就是在外墙外离开一段距离立一排柱,每根柱身伸出一个或数个飞券(飞扶券、拱券)支撑住外墙,抵消穹顶产生的外张力。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物理原理很容易理解,但在西方建筑发展史上却是经过了几百年才发明了如此的建筑形式。有了飞券支撑外墙,外墙就可以做成上下同厚度且较薄了,还可以大面积开窗,哥特式建筑的彩绘玻璃窗成为其建筑的特色之一。C飞扶壁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为了增强稳定性常在柱墩砌尖塔。在哥特建筑中纵长方向的力由每一拱顶与其相临的拱顶抵消,但横向的外侧推力则需一种结构来抵住,这种结构升至侧廊上部并不阻挡光线射到高侧窗内,坚固的石扶壁应运而生,但其沉重的体量并不令人满意.开敞的半拱券扶壁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这些扶壁往往和一层及多层框架相连.这种半拱券扶壁的使用创造了飞扶壁的形式,它是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外部的一个显著的要素.(1)、夏特尔大教堂(法)沙特尔大教堂介绍沙特尔大教堂部分始建于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灾,26年后重建,是标准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它高大的中殿呈纯哥特式尖拱型,四周的门廊展现了12世纪中叶精美的雕刻,12、13世纪的彩色玻璃闪闪发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非凡卓越,堪称经典杰作。彩色玻璃(2)、巴黎圣母院(法)巴黎圣母院介绍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建成于1345年。不仅因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出名,更因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伟的天主教堂。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历经两百年,由MauricedeSul-ly所设计。她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筑景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堂形体方正,仪态庄严。正面朝西分三层,高69米,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左为圣母门,右为圣安娜门,中为最后的审判。门上布满了雕饰,描述圣经的故事。门卷上是长条壁龛,一字排着28座雕像。(3)、米兰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介绍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位居米兰市中心,雄伟的气势,令人望之而生仰慕之心,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展现哥特式建筑的特色。这座教堂于1386年开始建造,当时是由统治米兰的威斯康提(GianGaleazzoVisconti)下令兴建,建材为来教堂内部也很有特色,从祭坛、马赛克画至宝物室,都值得观赏。其中祭坛上供奉着的一根钉子,据说是取自耶稣被钉死的十字架上。教堂内天花板很高,并镶有彩绘玻璃自Candoglia地区的大理石。历经五、六百年(4)、科隆大教堂(德)大教堂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其建筑期长达632年,堪称世界之最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有资料说是161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见图)。大教堂的四周还有许多小尖塔。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教堂内部装饰也很讲究。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
本文标题:欧洲中世纪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7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