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
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一、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1、教学指导思想不能有错误(1)“要淡化运动技术”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举例: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要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教学;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运动技术教学不用正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不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层次性和系统性(2)否定教师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学生是上帝;教师是辅助者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者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就能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助手,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和服务者。给学生一只篮球,给他一片场地,难道学生会束手无策地看着篮球发愣吗?不要说是篮球,就是再换上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体育用品,如壁球、板球等,学生照样会去玩,只不过此时学生的技术是不熟练。(3)其他错误的教学指导思想与说法:在任何层次都要目标统领内容学生跑得快、跳得远与健康没有关系从接受性学习转为探究性学习;从结果评价、甄别性评价转为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一般标准评价是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这是不公平的,他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2、不能否定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否定体育学科性质和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现象: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体育课中没有发挥集体的教育因素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3、体育教学和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实际体育课脱离实际现象的举例:体育课要用很大的场地体育课要用过多的器材和器具体育课前要进行复杂的场地设计和布置体育课中的教学过程过多体育课中要用复杂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和自主教学法体育课的设计过于复杂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4、不能错误地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课程标准没有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课程标准没有提倡过无限制的、脱离体育性质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5、不要妨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妨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体育课动向:体育课的幼稚化倾向体育课的虚无化和放任化倾向体育课的小品化倾向体育课的无劣化倾向体育课的问题化倾向体育课的复杂化倾向体育课的非体育化倾向二、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1、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错误说法:不能写成教学目标,而要写成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一定写在教学内容之前;每节课都要写全五个领域目标;2、教学目标不能含糊、笼统和没有操作性(要可以检查和评价)含糊的教学目标例:“养成克己的内涵修养”笼统的教学目标例:“奋勇向前”、“百折不挠”没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三、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1、急需、需要、不需和不能开发的体育教学内容例:急需开发的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内容,例心理拓展训练、领会教学游戏、克服焦虑和孤僻倾向的教材、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教材,运动处方的教材、安全教育的教材等。需要开发的内容:过去有所忽略的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例如轮滑、踢踏舞、短拍网球、三门球、花样跳绳、校园定向越野、街舞、跳皮筋、形体锻炼、安全有趣地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等。不必开发的内容:一般性的游戏、准备和放松活动练习,没有本质变化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小八路学本领”、“保卫家园”、“抗洪抢险”等情境教学教材,没有特别意义的游戏、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拼图等。不能开发的内容:失真的情境教学题材非体育性(非活动性或非技术学习性)的内容。多米诺骨牌、棋类、电子竞技、魔术、非体育的服装和道具、没用的背景、头饰、多余的挂图和照片等。2当前要抵制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幼稚的游戏多米诺骨牌棋牌类内容表演性内容劳作性内容四、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1、教学设计要合理精彩的体育教学设计例: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王仲生老师的前滚翻教学荒唐的体育教学设计例:“扫把教学”2、教学的分段的主要逻辑体育课堂教学分段不宜过多,通常为三段或四段。课堂教学的分段要有逻辑性,通常以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为逻辑线索,体育教学的主要线索。3、教学设计要符合逻辑,分段不能过多,体育教学不要形成意义不明、逻辑不通以及过多、过杂的课堂教学程序。4、教学组织不严密的,教学方法无效,教学步骤过粗和过细的课不是好课教学组织不严密、教学方法无效、教学过粗和过细的课例:教学组织不严密的例:农村小学的投掷教学步骤过粗的例:农村小学的投掷教学步骤过细的例:跳箱分腿腾越教学方法无效的例:农村小学的投掷5、教学负荷不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不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的课不是好课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组数与次数”的纵栏,要在每个身体练习的后面都注上练习的组数和次数。在教案的结尾部分要有对运动负荷(平均心率估计)和练习密度(练习时间/上课总时间)的预计,由于心率曲线难以精确和评价,则可画可不画。6、体育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不经济、不实用、无效和不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的不是好课。(1).非体育的器具(扁担、南瓜、扫把)(2).没有意义的服装道具(幼稚的服饰)(3).走形式的挂图(4).无实际意义的多媒体课件(5).费力不讨好的场地布置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1、要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共同的前置词是“体育学习”。“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不是对立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主导性”越强,“学生主体性”也越强。错误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与说法: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捧场者学生是购物者,教师是导购员,教材就是玲浪满目的商品,学生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教师的“主导性”与“主宰性”的区别学生的“主体性”与“自由性”的区别2、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需要“加强”和“提倡”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更不是万能的教学方式。3.在课堂评价中,能够正确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它评价方法,给学生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将甄别性、选拔性的评价转向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将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所谓“无劣评价”更是错误的。有评价就必须有甄别甄别与激励、发展并不矛盾无劣评价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评价为了激励,但激励方法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结果评价是精确的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过程评价是相对模糊的评价,是即时的评价,是评价的辅助部分4、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与体育教学质量无关甚至有害的活动没有教学布置和要求的自由性活动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放任在危险之中的活动低级的探究活动非体育性的活动六、能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1、能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中的“共性尊重”和“统一要求”是绝对的,它是为保障大部分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的形式平等而做出的努力。现代的体育教学也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体育教师也只能根据学生集体的一般情况来选择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正态分布”的原理成为判断体育教学效果是否合理的基本评判标准,而“少数服从多数”则成为判断体育教学是否公平的可行性原则。应该说,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共性尊重”和“统一要求”是绝对的,是为保障大部分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形式平等的努力,换言之,“共性尊重”和“统一要求”也是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必须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为基准来设计教学过程,在具象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具有共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体育教师的权威,具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具有强制性的教学要求,必要的时候还要为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而舍弃小部分学生的利益,这应是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个性尊重”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班级授课制是各学科的主体教学形式,而其他多样的教学形式则是辅助性和补充性的;“少数学生利益服从多数学生利益”是教学的最高原则,而“同时照顾少数学生的利益”则是最高原则之下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通常,共同的教学内容和共同的教学进度是国家规定和要求,而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国家规定学业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是客观的和绝对的,而反映更加良好教学质量的理想分布则是相对的。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尊重”和“因材施教”是相对的,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追求全体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实质性平等的努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只注意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发展的状况,这些状况大概反映在以下的几个方面过分地注重了班级授课的体育教学形式,对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自主性学习教学方式、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提倡。过分地强调了体育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和自选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过分地强调了体育学习效果评价的一致性,过分地强调了考核的统一性,而缺乏对学生进行个体性评价的重视。过分地追求了体育教学的表面上的整齐划一性,追求了体育教学的形式上的公平,而对体育教学的实质性的公平缺乏足够的认识.过分地追求了体育教学的表面的效率性,对体育教学的实质性效率缺乏足够的认识。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偏废,是在强调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尊重”的时候,又出现了否定对学生的“共性尊重”的不良趋向,这些趋向在教改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恰当地夸大非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如“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不恰当地淡化了主体性的班级体育教学方式,使体育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率。2、不恰当地提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选性,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一定
本文标题: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