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某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XX项目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II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4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8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9第六章主要施工工艺.........................................................................................................10第七章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18附表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28附表2:安全防护用品计划表......................................................................................29附表3:劳动力安排计划表............................................................................................30附表4:临时设施一览表..................................................................................................31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GB50010-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XX市地区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管理规定》(试行)DBJxxx-20006、《人工挖孔灌注桩》闽2004G1077、XX项目工程桩施工图8、XX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9、XX项目工程《施工合同》10、XX项目《招投标文件》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XX项目位于XX市XX路南侧西堤附近。原始地貌类型属港湾滩涂,北侧为XX山坡,南侧为XX,后经人工回填改建,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为3.55—4.77米,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0米。整个场地西、南、北侧均埋有自来水管、煤气管道、通讯电缆、雨水管等,在北侧还有路灯管线,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基坑开挖相对标高为-10.8、-9.3米。工程桩为223根人工挖孔砼灌注桩,塔楼长桩ZJ5、ZJ6共153根,裙楼短桩ZJ1~ZJ4共70根。具体情况见下表。桩情况一览表序号桩号桩径(mm)扩大头直径(mm)数量桩长(mm)桩端持力层进入强风化1ZJ110001600241422ZJ21000160051723ZJ311001700252144ZJ412001800162155ZJ514002400852946ZJ61300230068294ZJ2~ZJ4为预应力抗拔桩,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北侧裙楼工程桩桩长13m~21m,间隔8m×5m左右不等,南侧塔楼工程桩梅花形布置,斜向间隔1.95m×3.35m。北侧工程桩距湖滨北路12m;南北两侧均为待建空地;西南侧为新港广场,小高层框剪结构,基础为桩基础,同塔楼工程桩间距40m以上;南面为武夷花园,多层框架结构,基础为沉管灌注工程桩,同塔楼工程桩间距31m。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及各种试验结果,本工程的土层主要由杂填土、流塑状淤泥、粉质粘土、全风化、强中风化凝灰岩组成,具体如下:1、杂填土: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为2.85—4.6m,基坑开挖时已挖除。2、淤泥: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变化为1.79—9.5m,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少量中细砂,局部富含腐植质。软塑状态。3、粉质粘土:零星分布,厚度为0.5—4.4m,呈可塑、硬塑状态,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火山岩碎石。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34、火山凝熔岩残积土:分布于整个场地,最小厚度4.5m,最大厚度16.03m。一般厚度为7.5—12.5m,该层上层为可塑,中下部呈可硬塑状态,强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5、全风化火山凝灰熔岩:平均厚度7.3m呈散体状结构,属极软岩,该层具有长期泡水强度降低的特性。支撑桩所在部位为地勘报告2-2、4-4、5-5剖面处。在该处全风化火山凝灰熔岩埋深为16~20。6、散体状强风化火山凝灰熔岩:平均厚度19.97m,顶板最大埋深40.00m,最小埋深15.6m,顶板标高-11.55m~-36.18m。塔楼桩端坐落在第6层散体状强风化火山凝灰岩。地下水情况: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残积土的孔隙及各风化岩层的裂隙之中,与海水无直接动力联系。上部杂填土的含水层为潜水,淤泥层以下各含水层为承压水。杂填土含水层属强透水层,补给来源主要为受生活废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残积土及全风化层主要接受地下室外围的侧向补给,导水性较差,水量不大。地下水水位埋深0.5—2.4m,地下水渗透系数在1.15×10-2左右。场地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位置具有中等腐蚀性。三、场地及场地设施准备1、场地三通一平已开通。2、场地设施安排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3、施工用水、电:水、电已接至现场。四、工程特点1、根据基坑围护设计图纸计算,基坑水量主要来源于杂填土的生活废水及大气降水,降水采用水沟及集水井即可。经围护桩开挖证实,基坑水量不大;2、经围护桩开挖证实,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导水性较差,水量不大;且围护桩58#~61#范围出现流泥流沙。工程桩深度较深,应针对流泥流沙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3、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35,现场自拌,应严格按照砼配合比配料,拌制过程符合操作规程,确保自拌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4、塔楼桩长29m以上,需考虑降水措施。根据临近建筑结构形式、间距以及围护桩开挖情况,降水及沉降有可能对武夷花园项目造成影响;5、塔楼桩布置较为密集,应合理组织孔桩开挖及扩大头爆破次序,以保证工期;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4第三章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一、工程目标1、安全与职业健康目标:(1)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月1.5‰以内;杜绝万元以上重大设备事故。(2)确保文明达标,达标合格率应达100%;部、省、市级安全检查优良率应达70%以上,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2、工期目标:施工时间120天(不包括砼养护时间及试桩时间)3、质量目标:合格4、环境目标:保护环境,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及其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噪声,减少粉尘、建筑垃圾和废水的排放,营造宁静、清洁的环境,建造优质环保的工程。二、项目部组织结构工地设置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为主要领导,设专职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其职责是: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进行全方位管理,并对其负责全部责任。下设施工班组负责制。项目经理直接接受公司领导,并接受公司有关职能科室的配合监督。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材料员预算员各工种班组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5三、工程任务组成本工程主要包括人工挖孔桩开挖。为便于验收,每根桩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规范标准:GB50300-200《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施工段划分及工艺流程1、塔楼部分工程桩按三角形梅花间隔排列分为施工段A、B、C,裙楼部分工程桩为施工段D。分段后塔楼不同施工段工程桩净距5.44m,满足开挖间距要求。施工段ABCD工程量(根)51515170孔桩成孔(天)37373730钢筋笼绑扎(天)25252515桩芯砼浇灌(天)25252515施工段A:51根施工段B:51根施工段C:51根施工段D:70根施工段划分平面示意图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62、施工工艺流程五、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熟悉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及地质勘察报告,并做好图纸会审,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共同商讨施工预算文件,进行工料分析和工程成本分析,提出节约工料、降低工程成本措施。(3)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的控制点和水准点经业主、监理复核无误签证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2、物质准备落实施工资源供应计划,保证材料、机具的及时供应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详见附表主要工程物资、施工机械设备表)3、劳动力组织准备测量放线定桩位人工开挖土方浇注钢筋砼护壁孤石爆破(如有)终孔验收孔内钢筋绑扎砼制作、钢筋制作浇注桩芯砼成桩砼制作钢筋制作三材进场送检钢材送检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7详见附表劳动力安排计划表。4、现场准备(1)管理人员办公室、工人宿舍以及仓库暂设于工地临时建筑、工人工棚、值班室、设备材料现场搭设。(2)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沿围墙架空拉设。施工产生污水、泥浆设置三级沉淀池,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水排水通道,将污水经沉淀后汇入排水通道。(3)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现场主要试验仪器设备有:(1)混凝土试块模2套,供现场灌注混凝土时抽样检验混凝土强度;(2)磅秤2台,供原材料计量;(3)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钢尺(50米)1把,供桩位放样、标高测量及地面沉降观测记录;(4)混凝土塌落度筒1个,供测试现场混凝土塌落度。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8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1、工期目标:施工时间120天(不包括砼养护时间及试桩时间)2、进度计划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9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一、布置依据、原则1、布置依据:XX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六章主要施工工艺10第六章主要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定桩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桩位图和桩位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及方向线,放出桩位,并在四周不受影响,不易破坏的地方设置定位桩,以便定位放样。2、沉降观测措施(1)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水、补水技术措施和防止流泥流砂措施,是克服因降水陡坡和捣空地层造成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2)孔桩施工前,项目部应会同甲方、监理和居委会和相临小区物业人员,对相临小区道路、围墙、建筑屋角、墙角等拍照、存档,作为施工证据。(3)挖孔施工中,要保证
本文标题:某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3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