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新建通信管道技术要求与施工
第1页XX县XX路新建通信管道技术要求与施工规范一、管道建设标准、措施及要求管道施工,必须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现行标准进行,并满足以下要求:1、施工复测(1)复核管道的具体路由、确定施工方式、环境条件等。(2)核定管道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3)复测路由的距离、人(手)孔位置程式、并核对孔间距离。(4)确定引上管位置、并复核程式及数量。(5)因环境变化必须对设计单位明确的设计标准进行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同意确定。2、管道沟的开挖管道沟的开挖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沿线建筑物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关系着工程的土方量,所以开挖管道沟是管道施工的重要环节。1)、本期工程采用斜坡沟槽管道由于施工期较长,一般都考虑斜坡挖沟。挖沟时采用的坡度应根据土质而定。详见下表。土壤中管道沟壁的坡度表土壤种类垂直:水平沟深<2m2m<沟深<3m粘土1:0.11:0.15砂质粘土1:0.151:0.25砂质垆坶1:0.251:0.5瓦砾,卵石1:0.51:0.75炉渣,回填土1:0.751:12)、管道沟槽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在以下情况下挖掘沟槽应考虑加设保护措施,以防沟槽侧壁坍塌。○1土质较差(如填土、瓦砾、砂土等),且地下水位高于沟底。○2沟深大于1.5m,沟边距房屋边缘的水平距离小于1.5m。○3挖沟深度较大(>3m),且土质较松散。第2页○4沟深虽不超过3m,但土质松散,采用一般的斜坡断面仍不能保证斜壁不发生坍塌。○5横穿车行道施工,沟顶搭架临时通道,且来往车辆频繁。○6和管路平行接近的其他管线,虽不暴露在所挖的沟内,但距沟壁很近(<0.3m时)。○7管道沟的保护一般采用管道沟护土板。3)、管道沟槽的计算管道及人孔的宽度与所设管孔的断面组合和管道的埋深以及不同土壤性质有关。若管道的基础为D,则沟底的宽度为:B=D+2a=D+30,a值一般不小于0.15m,D值为管孔底宽+0.1m。如果沟槽的侧壁需要支撑护土板,则每边要增加护土板的厚度t,则:B=D+2a+2t=D+40当沟深超过2m时,考虑到沟底工作方便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沟底的宽度不小于1m。4)、本期XX县XX路通信管道开挖施工图如下图:(1)、普通土采用砼包封管道如下图:第3页说明:本期工程(XX县XX路通信管道建设)要求普通土开挖下底为87cm,上底为110cm,深度为125cm。(2)、横跨路面采用钢套塑管道(2管)如下图:第4页说明:本期工程(XX县XX路通信管道建设)要求主干道横跨路开挖下底为79cm,上底为90cm,深度为113cm。(3)、横跨路面采用钢套塑管道(5管)如下图:第5页说明:本期工程(XX县XX路通信管道建设)要求主干道横跨路开挖下底为99cm,上底为110cm,深度为130cm。3、管道基础的建筑管道基础具有一定的抗折强度,其作用是把管道的荷重均匀的传布到地基土壤上,减少基土因压力不平衡,而发生不均匀的变形。一般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作为管道基础,可以支承一定跨度内土壤不均匀沉陷,防止管道发生错口;其次混凝土基础易与和管道接续处的绷带连成一体,对管道的防水能起一定的作用。(1)、XX县XX路管道建设砼包封管道基础施工图:地基厚度为10cm,长度为57cm.第6页(2、XX县XX路管道建钢套塑包封(2孔)管道基础施工图:地基厚度为10cm,长度为49cm.(3)、XX县XX路管道建设砼包封(5管)管道基础施工图:地基厚度为10cm,长度为69cm.4、基础的种类管道基础的建筑材料应与地基条件及所选用的管材相适应。抗弯强度较差的管材要求基础坚实;抗弯强度较强的管材,对基础的要求就不高,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基础。1、通信管道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由水泥、砂、石及水按一定的配合比拌匀、浇灌、捣制而成。通信管道工程用的混凝土标号一般为:70#、90#、110#、140#、170#、200#、25#0及300#等,其中70#仅作为抗潮冻建筑的填充料,或作为水泥第7页管及塑料管群之间的填缝之用;用作承受重复冲击荷重的结构件,如过桥管道等,混凝土不低于140#;其他基础及人孔所用的混凝土一般为110#~200#。管道中的混凝土基础厚度为10cm,宽度比所承载的管道底边宽5~8cm。其标号为110#。混凝土标号见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砌筑砂浆配合比单位:(m3)项目材料名称水泥砂浆水泥白灰砂浆100#75#50#100#75#50#25#10#400#水泥(Kg)358.94285.78200.52271.19217.39180.35144.4490.00生石灰(Kg)---50.0781.2299.95102.07120.00净干砂(m3)0.96131.0081.060.96580.98510.99261.021.03水(m3)0.350.340.340.300.250.230.220.22抹灰用水泥砂浆配合比单位:(m3)配合比材料名称1:11:21:2.51:31:3.51:4400#水泥(Kg)811.90517.10437.60379.40344.80299.60净干砂(m3)0.860.86620.91640.95330.98131.0037水(m3)0.35910.34990.34740.34560.34420.3431现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石子粒径0.5~3.2cm)单位:(m3)混凝土标号材料名称110#140#150#170#200#250#300#350#400#450#400#水泥(Kg)202.0233.0243.1270.6305.1360.7412.3480.9577.3618.4净干砂(m3)0.4680.4620.4460.4410.4210.3820.3600.3370.3100.292石子(m3)0.8860.8750.8850.8750.8760.8750.8670.8540.8290.825水(m3)0.1550.1550.1550.1550.1550.1600.1600.1600.1600.160预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石子粒径0.5~3.2cm)单位:(m3)混凝土标号材料名称70#90#110#140#150#170#200#250#400#水泥(Kg)180.5196.0214.2247.0258.9288.2332.5393.2净干砂(m3)0.4750.4710.4680.4620.4460.4410.4210.382石子(m3)0.8900.8860.8860.8750.8850.8750.8760.875水(m3)0.1550.1550.1550.1550.1550.1550.1550.160常用水泥用量换算表水泥标号400#500#600#硬练水泥标号软练水泥标号#325#425#525第8页400##32510.860.76500##4251.1610.89600##5251.311.131注:硬练水泥为老标号;软练水泥为新标号。5、管道建筑用管材的选用管道的建筑方式及管材的选用,不但关系着通信线路的质量,而且直接的影响城市交通和附近居民的安全以及工程造价等,工程设计中对管材的选用应结合各地现场情况,因地制宜的加以运用。1、选用管材的一般原则(1)若管道路由中地下水位很高,或管路附近排泄污水严重危及线路安全处,宜采用塑料管。(2)城市建设要求施工期短,并尽快恢复路面处,宜采用塑料管。(3)附架在桥梁上,或穿越沟渠处,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4)有重复激烈震动的地区(如铁道旁,重型机械加工厂附近),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5)埋设很浅且受压重的路由,宜采用钢管。(6)土壤中含有较严重的腐蚀物,或较大的杂散电流区,不宜采用钢管。(7)地下障碍物较多,管道需作较大弯曲处,宜采用塑料管。(8)与热力管线相近,有可能受高温影响处,不宜采用塑料管。(9)没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水泥管。(10)使用光缆的路由,宜采用蜂窝管。2、常用管材一般性能的比较常用管材一般性能比较表使用性能管材名称摩擦系数(与塑料护套间)比重密封性施工操作耐热性能耐酸碱性能绝缘性能造价比较水泥管0.4492.2~2.4差难好差差最低硬聚氯乙稀管(PVC)0.3631.4~1.6好简单软化点低(58℃)好好约为水泥管的6倍硬聚乙烯管(PE)0.3630.94~0.97好简单较差较好好比PVC管低10%硬聚丙烯管(PP)0.9~0.91较好简单好好好比PVC管略低镀锌钢管0.46.6~7.8好简单差差约为水泥管的10倍第9页从以上数据看,水泥管用作通信管道的管材缺点较多但造价低。塑料管材,管壁光滑,摩擦系数小,有柔性,易弯曲,能躲避一般的地下障碍物,物理及化学性能稳定,不受腐蚀,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利于快速施工,但造价较高。本次工程PVC圆管、七孔梅花管和镀锌钢管由四家运营商自己提供,以上管材标准只作为参考。6、管道的建筑管道的建筑是在管道网络的长远规划指导下进行的,管道建设一般应满足30~50年需要。在已经拟定的管道路由上确定管道的具体位置时,应和城建部门密切合作,并考虑以下因素:(1)管道埋设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市话杆路的同一侧。这样有利于将地下缆线引出配线,减少穿越道路和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穿越的可能。(2)应尽量可能选择在人行道下建筑,由于人行道的交通量小,对交通的影响面小,施工管理较方便,不需破坏道路,管道埋深较浅,可以减少土方工程量,施工费用较省,还能缩短工期;同时在人行道下荷载较轻,同样的建筑结构,管道有较高的重量保证。(3)如不能在人行道下建筑时,则尽可能选在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的绿化带。但此时应注意避开并保护绿化林木花草,同时还要考虑管道建成后,绿化树木的根系对管道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4)如地区环境要求,管道必须在车行道下埋设时,应尽量选择距中心线较远的一侧,或在慢车道下建设,并尽量避开街道的雨水管线。(5)管道的中心线,原则上应与房屋建筑红线或道路的中心线平行。遇道路有弯曲时,可在弯曲线上适当的地点设置拐弯人孔,使其两端的管道取直线,也可以考虑将管道顺着路牙的性状建筑弯管道。(6)管道位置不宜紧靠房屋的基础。(7)尽可能远离对缆线有腐蚀作用及电气干扰的地带,如必须靠近或穿越这些地带时,应考虑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8)避免在城市规划将来要改建或废除的道路中埋设管道。7、本次通信管道与其他建筑物的水平隔距各种管线之间都应保持一个最小的距离,以便施工及修理时不致影响或伤害第10页对方。管线间的最小隔距根据不同地段的土质,施工先后顺序,相邻管线的内压力(渗漏的可能性),建筑条件及地理位置(埋深)等情况有所不同,其最小隔距应符合规定。个别地点由于建筑上的原因不符合要求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移动人孔位置,改变人孔形状,或采用弯管道等避让措施。1、通信管道与其他建筑物及树木的最小隔距见下表:通信管道与其他建筑物及树木的最小隔距表相关建筑物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道路边石1.0绿化树乔木1.5灌木1.0房屋建筑1.5~1.8地上杆柱0.5~1.0高压电力线支座3.0电车路轨外侧2.02、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平行时的最小隔距见下表: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平行时的最小隔距表管线名称管线建筑物及使用情况最小水平隔距(m)自来水管管径150~300mm0.5管径300~500mm1.0管径500mm以上1.5直埋电力电缆电压≤3.5Kv0.5电压>3.5Kv2.0电力管道电力电缆在管道中敷设0.15排水管排水管道先施工1.0通信管道先施工1.5热力管热力管道直埋在土壤中1.0热力管道直埋在土壤中,通信管道为塑料管时1.5煤气管道压力≤300KPa(≤300Kg/㎝2)1.0压力为300KPa~800KPa(300Kg/㎝2~800Kg/㎝2)2.0其他管道0.758、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垂直隔距从施工及维护的要求考虑,两条管线交叉穿越时应尽量避免把一条管道直接放置在另一条管道建筑之上。如果交越时不能达到最小的允许隔距时,应本着“局部服从整体,小管让大管,软管让硬管,有压让无压”的精神,相互协商
本文标题:新建通信管道技术要求与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7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