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人体解剖学_课程标准
1《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适用专业:护理系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二)设计思路围绕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本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课程总课时96学时,理论为68学时、实验为28学时。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的分部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2.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以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3.熟悉主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二)能力目标1.能够指出重要的体表标志。2.能确定重要脏器的体表投影。3.能够明确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结构及毗邻,并能够结合人体解剖学知识初步解释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现象。(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不怕苦、不怕脏、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3.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4.具有科学、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2序号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设计课时一人体解剖学绪论人体解剖学概述、解剖学姿势及常用方位术语l.掌握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2.掌握人体结构的组成概况。3.熟悉人体各系统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4.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意义明确常用解剖学术语以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引入。1(理论)二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和肌学一)运动系总论1.掌握人体骨的名称、形态和结构。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及年龄变化,骨的发生、发育概况以及骨性标志。3.掌握骨连结的类型,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4.熟悉肌的形态、结构,起止、辅助装置。二)躯干骨及其连结1.掌握各部椎骨的基本形态。2.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及临床意义,熟悉椎骨间各关节、韧带的位置、结构特点。3.熟悉胸廓的组成、形态特征及意义。4.熟悉脊柱的组成、形态特点、生理弯曲、功能和运动方式。三)四肢骨及其连结1.掌握四肢骨的组成、名称、位置、基本形态及重要的骨性标志。2.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3.掌握骨盆的构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以及骨盆的性别差异。了解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在产科学上的意义,耻骨联合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4.了解足弓的构成和意义和维持足弓的主要因素。四)颅骨及其连结1.掌握颅骨各部的名称、数目、形态结构及其在整颅中的位置。2.掌握颅的整体观。3.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4.了解新生儿颅骨特征及生后变化;各囟的名称、位置和闭合时间。五)头颈肌1.掌握胸锁乳突肌的起至和作用。2.掌握前斜角肌间隙的位置及组成。3.熟悉咀嚼肌的位置和作用。4.熟悉表情肌的作用。六)躯干肌1.掌握浅表主要胸肌、腹肌、背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熟悉膈的位置、形态、孔裂的位置及通过的结构。七)四肢肌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臀肌、股四头肌的位置、名称及作用。2.了解其他四肢肌的分群和位置。1.明确椎间盘的构成及临床意义。2.明确胸廓的形态、结构及重要的体表标志.3.明确四肢骨常用骨性标志及易于骨折的部位。4.明确主要关节的常见脱位。5.明确男女骨盆的区别。6.明确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7.明确斜角肌间隙、三角肌、臀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1.展示骨骼的x线片及临床应用。2.展示肌肉运动的视频和瘫痪病人的视频。12(理论)8(实验)3三内脏总论内脏学概况1.熟悉内脏的概念、范围以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2.熟悉内脏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结构特点。3.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明确胸、腹部标志线及分区。0.5(理论)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消化系统的概述二)消化管(一)口腔1.熟悉口腔的组成和分部。2.掌握牙的种类、数目、形态结构、牙式的描写,乳牙和恒牙的排列顺序。3.掌握舌的形态结构,熟悉味蕾的概念。4.熟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及其导管的开口部位。(二)咽1.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和交通。2.了解咽淋巴环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意义。(三)食管1.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2.掌握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四)胃1.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功能。2.了解胃壁的结构。(五)小肠1.了解小肠的位置、分部和功能。2.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及降部的结构特点。3.熟悉空、回肠的位置、结构特征。(六)大肠1.熟悉大肠的分部、形态、各部的位置及其特征性结构。2.掌握盲肠和阑尾、直肠和肛管的位置、形态结构。三)消化腺(一)肝1.掌握肝的形态、位置,肝的分叶及体表投影。2.了解肝毗邻关系及主要功能。(二)肝外胆道1.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和功能。2.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3.熟悉胆汁产生及其排出径路。(三)胰1.熟悉胰的形态、位置、功能及其导管开口。2.了解胰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1.明确牙式的临床意义。2.明确腮腺的位置及导管开口部位。3.明确咽的交通及临床意义。4.明确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5.明确胃窦的临床意义6.明确十二指肠球部的临床意义。7.明确阑尾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8.明确齿状线的临床意义。9.明确肝脏的位置及体表投影。10.明确胆囊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1.以食物的消化、吸收引入。2.适当引入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的疾病。5.5(理论)2(实验)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呼吸管道(一)鼻1.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各窦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意义。2.熟悉鼻的形态结构。(二)咽(见消化系统)(三)喉1.掌握喉的组成及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2.熟悉喉腔的分部及结构特点。(四)气管和主支气管1.掌握气管的形态、位置及结构特点。1.明确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位置。2.明确上下呼吸道的组成及临床意义。3.弹性圆锥的临床意义。4.明确左右1.以呼吸过程引入。2.适当引入呼吸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的4(理论)2(实验)42.掌握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五)肺1.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和结构特点。2.掌握胸膜、胸膜腔的概念。3.了解肺段、纵隔的概念和意义。主支气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5.明确各肺叶的位置及意义。6.明确胸膜腔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疾病。六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肾1.掌握肾的形态和结构,肾的位置和被膜。2.了解肾段的概念和意义,肾的泌尿作用。(二)输尿管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和分段。2.掌握输尿管的行程和三个狭窄部位,了解其临床意义。(三)膀胱1.了解膀胱的形态、位置和分部。2.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四)尿道1.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开口位置。2.男性尿道详见生殖系统。1.明确肾区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明确输尿管的走行、狭窄及临床意义。3.明确膀胱三角的位置。以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表现引入。4(理论)1(实验七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男性生殖系统1.掌握睾丸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2.掌握输精管的行程和分部。3.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及结构特点,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4.熟悉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5.了解外生殖器形态结构。二)女性生殖系统1.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固定装置。2.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功能。3.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固定装置。4.了解女阴的概况。5.了解会阴的概况。1.明确男性、女性计划生育结扎部位。2.明确男、女性尿道特点及临床意义。3.明确前列腺位置、形态及临床意义。4.明确子宫正常姿势及临床意义。5.明确阴道后穹隆的临床意义。以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引入。3(理论)1(实验八腹膜腹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1.掌握腹膜、腹膜腔的概念。2.熟悉腹膜与脏器的位置关系。3.熟悉腹膜形成的结构。1.明确腹膜腔的概念、腹腔脏器与腹膜的位置关系。1(理论)九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行经及功能特点一)心血管系(一)概述1.熟悉小循环(肺循环)与大循环(体循环)的途径和功能意义。(二)心脏1.掌握心脏的位置、形态,心脏内部结构。3.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源、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5.了解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大、中、小1.明确心脏及其瓣膜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2.能明确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和主要分支走行及分布;冠状窦的位以循环系统常见病名引入,提示学习要点。12(理论)6(实验5静脉的行程和流注。心脏的神经分布。5.熟悉心包的结构及意义。(三)动脉1.掌握主动脉的分部、分支及形成结构。2.掌握颈总动脉的分支、分布及形成结构。3.掌握上下肢动脉的起止、分支及分布。4.掌握腹主动脉起止、行径、分支及分布。5.掌握胸主动脉、髂总、髂内、髂外动脉的分支。6.掌握肺循环。(四)静脉1.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收纳范围。2.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分支和属支。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交通。3.掌握四肢主要浅静脉的起始、行径及注入部位。4.了解静脉的结构和特点、静脉血回流。二)淋巴系统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意义。2.掌握身体9条淋巴干的组成、主要行程、收纳范围。3.掌握浅表淋巴结的位置及功能。全身主要器官周围的淋巴结群的位置、引流方向及意义。4.掌握胸导管的起止及收纳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位置和收纳范围。5.了解脾的形态、位置及结构。置和主要属支。3.能明确主要动脉的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常用的压迫止血点。4.能明确肺循环的组成及特点。5.能明确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段。6.能明确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和重要属支的走行及收集范围。7.明确肝门静脉的形成、行程、主要属支的收集范围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的交通。8.明确浅表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临床意义。十感觉器视器和前庭蜗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视器1.掌握眼球壁各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掌握眼球内容物的组成。3.熟悉眼副器。4.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称、作用和神经支配。5.了解眼动脉、静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二)前庭蜗器1.掌握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及毗邻。2.掌握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部位和作用,幼儿咽鼓管的特点。3.掌握内耳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部。4.掌握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与功能。5.熟悉外耳的位置、形态、分部。6.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1.明确折光系统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明确中耳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1.以近视眼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引入。2.以耳聋发生的解剖学原因引入。4(理论)2(实验十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一)神经系统总论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及功能。2.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基本组成。3.掌握灰质、皮质、神经核、神经节、白质、髓质、纤维束和神经的概念。二)脊髓1.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特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及临床意义。2.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1.能明确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内部纤维束的名称、位置、排列、走行及传导内容。1.以意识的形成,疼痛的传导路径导入。2.适当引入常见病例20(理论)6(实验)63.了解脊髓的功能及其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三)脑(一)脑干1.掌握脑干的组成和外形及内部结构。2.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及连通。3.掌握脑干内神经纤维成分的性质4.掌握脑干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性质、分类及其与脑神经的关系和功能。5.掌握薄束核、楔束核位置。了解红核、黑质及其他非脑神经核的位置。6.掌握脑干内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的位置与功能。7.了解外侧丘系、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及功能,了解脑干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二)小脑1.熟悉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功能分区。2.了解小脑核的名称、位置。3.了解小脑
本文标题:1.人体解剖学_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1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