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化工安全教育授课内容•1、化工安全教育•2、观看兰州石化《外来人员入厂安全教育》视频资料•3、参观安全器械及安全标识•4、观看《中国石油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视频资料•5、观看《安全警示录》视频资料1.安全教育的目的要求2.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3.化工生产的特点4.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5.从业人员的安全须知6.防火安全要求7.伤亡事故等级分类8.日常生活注意安全目录一、安全教育的目的要求安全教育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工程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对实际化工生产过程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教育认识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化工生产和主要设备的危险性,获得安全教育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做好铺垫,也为以后工作提前形成安全意识打下坚实基础。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800字。二、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3.化工安全生产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4.化工安全生产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因素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使用,安全生产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给社会、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事故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以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贵州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事故原因•2008年7月30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9月11日16时,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空分车间682氧气装瓶站休息室,因违章吸烟致3人被烧死,重伤1人,轻伤2人。•11日16时许,因该厂空分车间的氧气不合格,不能装瓶,682氧气装瓶站的6名工人将室内的压缩机空气吹洗出口阀打开放空后,便集中在休息室内学习。18时50分,1名工人在点香烟时,火柴在富氧中剧烈燃烧,该工人随即将火柴扔在地上用脚踩,火焰即由裤脚向上蔓延,另1名工人见状急忙协助其进行扑救,不料自己身上也着起火来,倾刻之间室内烟火弥漫,有2名工人破窗逃出。班长、点烟的工人和1名工人夺门而出,协助灭火的那名工人因惊慌失措未将门拉开而烧死在休息室内,班长和点烟的工人因烧伤过重,经抢救无效而死亡,1名工人因惊恐过度精神失常,其它2人轻伤。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一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液氨和氨气扩散后覆盖约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农田作物均被毁。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49人重伤。事故原因•1、液氨储罐制造质量低劣。该储罐的纵、环焊缝均未开坡口,所有的焊缝均未焊透,10毫米厚的钢板,熔合深度乎均为4毫米,X光拍片检查,全部不合格,该罐原是一台固定式容器,由毫州市化肥厂自行改制为汽车储罐。但因无整体底座,无法与汽车车厢连接,而且只装了压力表和安全阀,其他附件均未安装。•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混乱。该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过检查,厂方对罐体质量情况一无所知。爆炸前,罐体上已出现多处裂纹,有的裂纹距外表面仅1毫米。•3、充装违反规定。充装前未进行检查,充装时也没有进行称重,充装没有记录,计量仅凭估计,不能保证充装量小于规定值。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安排对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在为我们敲响安全的警钟,只有安全警钟长鸣,才能使职工家庭幸福。•当然上面这些事故都是由于疏忽,大意,管理不严等一系列麻痹大意所造成的,只要我们时刻心系安全,用安全的行为约束自己,影响他人,这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生产使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种类繁多,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害、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2)生产要求的工艺条件苛刻。有些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的要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如由轻柴油裂解制乙烯,聚合聚乙烯树脂。三、化工生产的特点•(3)生产规模大型化。•新建的乙烯装置和合成氨装置大都稳定在30~45万t/a的规模。加工能量大增加了能量外泄的危险性•(4)生产方式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生产装置从室内走向露天;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进而发展为计算机控制。生产缺乏弹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什么是事故?消除隐患、事故苗子,预防为主•事故的发生有原因和预兆,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子,消除“事故苗子”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金字塔理论”:对330起跌倒事故分析300:29:1300291重伤或死亡1起轻伤或微伤29起无伤害或事故苗子300起四、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1)违章操作•(2)违反劳动纪律•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3.人与物的综合因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技术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教育原因管理原因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文本文本本质安全的设备人本质安全的人本质安全的环境机环境五、从业人员的安全须知•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以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要逐步进行实践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2.遵守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则•“安全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标准正确迅速安全方便3.认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和管道操作、起重司索指挥、爆破作业、金属焊接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电梯驾驶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等。•“五必须”必须遵守厂纪厂规必须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五严禁”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动火严禁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饮酒严禁擅自移动或拆除安全装置和安全标志严禁擅自触摸与已无关的设备、设施严禁在工作时间串岗、离岗、睡岗或嬉戏打闹。5.做到“三不伤害”•“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注意协作和相互联系•立体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安全6.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按照人体防护部位分为十大类:头部防护用品眼面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手臂防护用品躯体防护用品足腿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皮肤防护用品其它防护用品7.生产区域行走的安全规则•在指定的安全通道上行走,有人行横道线之处应走横道线。•横穿通道时,看清左右两边确认无车辆行驶时才可以通行。•禁止在正进行吊装作业的行车下行走,不准在吊运物件下通行或停留。•不得进入挂有“禁止通行”或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区域等。•禁止在设备、设施或传送带上行走。•在沾有水或油的地面或楼梯上行走时要特别注意防滑跌。8.开工前完工后的安全检查•开工前•了解生产任务、作业要求和安全事项。•工作中•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机械设备运转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完工后应将阀门、开关关好:气阀、水阀、煤气、电气开关等;整理好用具和工组箱,放在指定地点;危险物品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填写使用记录,关门上锁。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一类情形不得不提,即习惯性违章。当一种错误的生产行为,被时间慢慢积淀,继而转化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甚至是被误以为正确的理念时,隐患就形成了。纠正习惯性违章,势在必行。安全始于细节。9.杜绝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一:进入生产环境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或操作时佩戴饰物•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二: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三:未执行监护监督制度单人进行操作•习惯性违章描述之四:选用工具不当,随意放置和丢弃工具,忽视工具维护保养•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五:随意扔、倒或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废弃物•习惯性违章描述之六: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七:使用汽、柴油等有机溶剂擦拭设备、场地或用湿布擦拭带电电气设备•习惯性违章描述之八: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接打手机,超速,超载或客货混运•习惯性违章描述之九: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习惯性违章描述之十:进入有限空间或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空间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六、防火安全要求•燃烧的原理:•
本文标题:大学生化工安全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1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