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关于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的调查报告(大)
1关于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的调查报告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是实现市委“两宜城市”战略目的重要步骤和内容。为此,根据市委2008年调研课题的安排,我们成立课题组,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本市的旅游企业、有关专家进行走访,前往河南的洛阳、焦作、开封、郑州等旅游业发展步伐较快的地方进行了专题考察,形成了这个调查报告。一、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产业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居世界第41位,2007年跃居世界第四位。据预测,我国旅游产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到2015年,旅游增加值可达2820亿美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GDP的4.8%,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基于此,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定位并加以培育。休闲度假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趋势。20世纪初至中期,欧洲旅游度假区大规模兴建,形成了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夏威夷、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的海滨旅游度假区;20世纪末,2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产品。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骆文滔,1997)。法国度假旅游者占全国人口的58%,英国的这一比例则高达70%多,而美国的度假旅游者则占出境旅游的60%以上。在我国,度假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经济的持续增长强化了我国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激发了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全国国内旅游人均出游花费436.13元。数据表明,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百姓生活消费函数中的常规因子。休闲旅游的比重也在增大。国内大型的专业旅游网站携程网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国庆休闲度假的人数与上年国庆相比较,增加了24%。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呈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在一地停留时间长。游客在某地闲适到无所事事,一呆一个星期,成为常规休闲方式。在海南,度假加观光已经逐步变成一个主导性的模式。二是散客和家庭式的组织方式。自驾车旅游、家庭式旅游比重增加明显。三是复游率高。国内很多居民将三亚等地作为每年度假的必选之地;云南的丽江古城,成为珠江三角洲白领度假的理想场所。四是指向集中。游客对度假目的地选择集中,度假需求的指向也集中。五是度假加观光。六是度假地有文化,有主题,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休闲度假的发展趋势是:消费大众化、产品多3元化、追求个性化、市场层次化、发展国际化。在国内,发展休闲产业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国“休闲之都争夺战”愈演愈烈。杭州、成都等传统旅游城市早已确立了休闲之都的发展目标,一些县城也提出了“休闲之都”的口号,休闲产品建设蓬勃发展。杭州利用2006年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之机,建设了休闲产业园、产业带和相应的休闲行业,致力于打造“东方休闲之都”;成都致力于休闲人文环境的营造,开发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休闲之都”;桂林借助“显山露水、拆墙显绿”城市改造之机,发展保健康养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体育休闲业,其中阳朔西街、印象·刘三姐、兴安乐满地休闲度假世界和乐满地休闲娱乐主题园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时,休闲消费将出现迅猛之势。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GDP更高,休闲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不可估量。我市2007年的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休闲消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的迫切要求,倡导休闲理念、引领休闲消费、整合休闲资源、培育休闲产业、发展休闲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必须尽快提上市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二、我市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的条件我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个性,具有开展度假4休闲旅游的文化氛围;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有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的基础条件;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使得我市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一)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为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我市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首府,回族生活习俗特点鲜明,回族建筑、清真穆斯林餐饮、穆斯林用品、地方土特产品等,共同构筑了我市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全市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70多项,其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回族服饰曾于2006年服装品牌连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进一步彰显了我市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银川移民城市诚信、包容、开放的文化个性,为银川创造了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为银川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运动休闲之都提供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供坚实的基础。银川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质量良好等级的天数达到320天以上,日照时间超过拉萨,夏季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30度,相对湿度达45-70%,符合人体的舒适度,具备成为西部避暑胜地的气候条件并具有比较优势;银川地域开阔,山地、沙地资源禀赋优越,为开发度假养生、时尚休闲体育运动等系列休闲度假娱乐旅游产品奠定基础。5(三)完善的城市服务设施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我市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市是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宁蒙陕甘青毗邻地区,基础服务功能逐步健全,是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的金融、商贸物流、人才服务和休闲、消费、置业、居住的中心城市;已基本形成和正在建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为我市服务周边区域,开辟内生性市场,整合、利用周边特色互补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体系提供了便利条件。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对重点休闲度假市场也具有吸引力。目前,在京津冀(环渤海圈)、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度假市场。据有关调查数据,北京市民六成以上又在黄金周出游的打算,有17%的居民选择500——800公里范围内的中距离旅游,有19.3%的居民选择距北京1500公里以上的远途旅游;在上海居民的出游目的地排行榜上,宁夏的沙湖、沙坡头景区,分列出有排行榜的第六、第七位。(四)休闲产业群初具规模,为我市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打下基础。我市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西夏文化、影视文化、沙漠生态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回乡文化、古人类文化、塞上湖城为表现内容的旅游产品逐步走向成熟。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11家,其中AAAA级景区2家,全市有旅行社66家,星级饭店30家,旅游车船公司2家,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19家,形成了新月广场、进宁街—解放街、南6关清真寺、永安巷、湖滨街等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点和旅游功能的街区。中国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西北风情等逐步形成旅游品牌,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以年均16%和19%的速度增长。山地、湿地、河流及城市广场、道路、体育场馆资源丰富,具有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绝对优势。汽摩节、全国性的钓鱼大赛已经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七大广场、五大体育公园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市民群众参加晨晚练活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步格局已经形成。已注册成立的文化公司108家,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792家,从业人员2.7万人,总资产约16亿元,年上缴利税约2亿多元。非国有经营单位占据很大市场份额,西塔文化市场稍具规模,任立伟动漫作品集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最佳形象奖。休闲商贸业在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银川市注册饭店企业282家,美容美发店3200余家,各类洗浴场(室)200余家,(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中高档的洗浴中心15家),餐饮业网点4970家(大中型餐饮店57家),以“老毛手抓”、“国强手抓”、“德隆楼”、“仙鹤楼”等为代表的本土清真餐饮企业规模扩张,集约化经营,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的“老成都”、“全聚德”、“小肥羊”、“名典咖啡”和国外的“肯德基”、“德克士”等知名餐饮品牌并存,互为补充,共同发展;步行街、清真美食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成为银川商贸的品牌,发展势头较好。“大银川”行政区域重新定位后,银川的休闲房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别墅、度假公寓、度假型酒店等休闲物业迅速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7国节水型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相继取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联合国人居范例奖”积极争创,为发展休闲房产业奠定了基础。市辖三区、两县、一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兴庆区银横路、孔司路两侧的特色餐饮、特色种植,金凤区的四水产业,永宁的葡萄种植和设施园艺,灵武的长红枣等,均适宜根据各自特点,重点发展若干休闲农业基地、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示范乡等。三、银川休闲旅游市场的游客构成银川市休闲旅游市场空间以周边省区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为主,占接待游客总量的70.4%。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四个省市的游客占28.6%,四川、河南、江苏、山东、湖南、山西、重庆、福建等11省的游客占22.5%,且每年的增长趋势明显;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海南、安徽、贵州、西藏等省区的游客数量占7.1%,变化趋势不稳定。从职业构成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24.93%的比例位居第一;公务员占16.26%,列居第二位;服务销售人员占全区游客的比例为12.52%,列居第三位;从出游目的看,休闲观光游览度假占58.25%;商务和会议旅游分别占13.99%和8.23%;探亲访友占7.7%;从出游组织方式看,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出游的达57.18%;单位组织的占20.93%;参加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游客占7.07%。从化肥构成看,住宿和交通费分别占全部旅游消费的22.03%和24.88%,购物占15.75%,餐饮费占15.12%,景区(点)8游览费占13.71%,娱乐费占5.97%。游客到银川旅游集中在华夏西部影城、西夏王陵等景点,不到三分之一的游客去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参观。景区接待数据还表明,华夏西部影城、西夏王陵、南关清真寺等传统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增长缓慢,而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阅海公园、鸣翠湖、贺兰山岩画、中华回乡文化园、水洞沟、黄沙古渡等休闲娱乐、文化专题型旅游景区接待量增长明显。抽样调查显示,来宁夏旅游的国内游客最感兴趣商品首选我区的枸杞。2007年游客在我区购买枸杞的占47.18%,购买食品的占39.35%,购买纪念品/手工艺品的占26.78%,购买砚石的占8.82%。四、外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做法(一)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是快速发展的保证。旅游是一把手工程。焦作市将旅游业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书记、市长亲自抓旅游。通过银行贷款,修建高速公路,解决焦作市的交通问题,开创了地方政府贷款修路的先例;在各个交通要道和路口设立旅游道路标识牌,让外地游客无须问路即可直达景区。郑州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市长任主任,分管市长任办公室主任,通过旅发委,争取旅游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引导性投入,旅游促销费用从04年的200万提升到500万,近两年每年1000万元。旅游要注重规划,差异化发展。焦作市认真分析了地理、文化上与郑州、开封、洛阳的资源区别,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提出了打造焦作山水品牌的战略;沿太行山130公里,焦作9市规划开发了五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景区内,也实行差异化开发,各自开发自己最硬的东西,避免景区建设上的同质化。郑州市03年启动了旅游总规的编制工作,确定了以郑州为中心,汴洛两市为两翼,发挥省会城市作用和空间优势,发展大旅游的战略思路,邀请国家旅游局进行评审,规划思路的确定,对促进郑州市旅游业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的力量。郑州、开封、
本文标题:关于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中国西部运动休闲之都的调查报告(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8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