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戴国强主编)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2008年5月说明:本教案依据教材为戴国强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导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第三章负债业务经营•第四章现金资产业务•第五章贷款业务•第六章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第七章租赁和信托•第八章表外业务•第九章其他业务•第十章国际业务•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第十三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第一章导论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设立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采用讲授和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一、商业银行的性质这部分重点介绍,采用讲授的方式。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从三个层面上来介绍的: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3、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这一点主要侧重于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二、商业银行的产生1、银行的产生这部分可以结合《货币银行学》中所学过的内容,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同时要启发学生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2、商业银行的形成重点了解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种途径: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三、商业银行的发展这部分由授课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做更多的了解。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本节的第一个问题重点掌握,采用讲授方式;第二个问题简单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时:1课时一、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节经济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本节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采用多媒体(图示)的教学手段。用时:1课时一、商业银行的创立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和借款,这种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业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一)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商业银行是社会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要取决于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状况,所以,在创立商业银行之前,首先应该就该地区的经济及金融条件进行考察。1、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业经营状况、地理位置2、金融条件:包括人们的信用意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业务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二)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在商业银行的创立过程中,主要依照《银行法》和《公司法》办理,其程序为:1、申请登记2、招募股份3、验资营业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按《公司法》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因此,它们的组织结构大致相仿。一般可分为4个系统:(一)决策系统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构成。1、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2、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这里可以简单介绍有关董事会的职责。(二)执行系统商业银行的执行系统由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组成。(三)监督系统商业银行的监督系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四)管理系统商业银行的管理系统由全面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5个方面组成。(五)从动态意义上认识银行管理体系第四节商业银行制度本节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上,第一和第三个问题可结合起来讲授,可由任课教师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讲述,并鼓励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用时:1课时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一)有利于银行业竞争(二)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三)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商业银行体系(定义)是指一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然后由这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组成该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类型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标准。(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划分为私人的、合股的以及国家所有的三种。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大致有4种:国有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的银行和民营银行。(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职能银行。(四)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和持股公司制银行。(本问题重点讲授)三、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主要结合当前国际上银行发展的状况介绍)(一)建立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二)简要评价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目标)本节是我们要在本章中讲授的重点,主要采用结合案例讲授的方法。用时:2课时一、安全性原则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二、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主要介绍流动性的内涵和如何取得可用资金以便商业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三、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职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第六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本节内容主要结合实际,简要介绍。用时:1课时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三、银行监管加强,内控机制改善教学建议:该章是全书的第一章,有统驭全篇的作用。课堂教学结束后,建议学生联系《货币银行学》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进行一次讨论,以加深有关商业银行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理解。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第二节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第三节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第四节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银行面临的未来风险越大,资产增长越快,则银行所需的资本量就越多。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的构成,掌握银行资本的功能,明确衡量资本适宜度的方法和标准。把握《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了解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教学重点:1.银行资本金的功能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教学难点:1.银行资本适宜度的衡量2.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可结合会计中所学的内容进行介绍,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用时:2课时一、股本:普通股、优先股商业银行普通股和优先股是银行股东持有的主权证书。银行通过发放普通股和优先股所形成的资本是最基本、最稳定的银行资本。它属于银行的外源资本。1、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普通股持股人的权利义务和发放普通股对银行产生的影响、注意事项。2、优先股: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优先股的种类及特性。二、盈余:资本盈余、留存盈余盈余也是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本并非为单一的外源资本,还包括了内源资本。由外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资本盈余,而由内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留存盈余。它们是权益资本。1、资本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资本盈余的来源,可结合会计的内容进行介绍。2、留存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影响留存盈余大小的各种因素。三、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债券债务资本是70年代起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广泛使用的一种外源资本。这类资本被银行列作补充资本。债务资本也称为后期偿付债券。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好处。四、其他来源:储备金储备金是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第二节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要介绍书中的内容,还要介绍最新的《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所带来的影响。主要采用讲授加讨论的方式。用时:3课时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所谓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须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二、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测定指标、测定方法(一)测定指标1、资本与存款比率2、资本与总资产比率3、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二)测定方法1、分类比率法2、综合分析法三、银行资本的定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定义银行资本,即会计学的资本定义和《巴塞尔协议》中的银行资本定义。侧重于《巴塞尔协议》中的定义介绍。四、表内风险权数及测定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中的内容。包括风险资产的划分、风险权数的规定。结合《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介绍,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巴塞尔协议》要解决的内容。五、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这是《巴塞尔协议》的又一项内容,也是《巴塞尔协议》区别于纽约公式的地方,即表外业务的风险转换。这部分主要讲明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的不同处理。六、《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要求这里介绍的是《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目标。在这里要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的补充协议和第三《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对我国的影响。第三节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本节要结合上节的内容加以简单介绍,主要讲授如何通过分子和分母策略调节银行的资本比率。用时:1课时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应与银行资产结构决定的资产风险相联系,资产风险越大,资本限额则越高;同时,银行持股人的股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第一类资本或核心资本。因此银行资本的要求量与银行资本结构及资产结构直接有关。一、分子对策1、内源资本策略2、外源资本策略二、分母对策1、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2、调整资产结构第四节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本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不做考试要求。用时:0课时一、银行并购的原因和影响二、银行并购的决策三、银行并购的管理教学建议:教师在讲授资本金原理时和资本金对策时,应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如国家发行特别债券和剥离不良资产。还要补充介绍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第三章负债业务经营第一节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第三节银行存款的经营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经营学课件(戴国强主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