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的智慧据说从前尧舜发明围棋,是用来作为教育孩子的工具有人对此事抱有疑问。他认为据传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智商不高,如要使他们成为人人仰慕的圣人,应该为之解说仁义礼智的道理,怎可作此打发时间的道具,又教以欺人之术,而益增其愚昧呢?没有这样的道理!我不认为围棋是这样的东西。说起围棋,应该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游戏。当初我想学它,就是因为那是中国五千年来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棋;我想学它就是想让自己的心能够平静下来。其实做人就跟下围棋一样,做事也跟下围棋一样,一定要保持冷静,处事不惊的态度。如果你要想获得胜利,就要比对手更加冷静,更会思考。围棋,从其现象观之,棋子似天之圆,棋盘似地之方,黑白之争则自然显现着天地阴阳动静的道理。一手一手下下去,盘上棋子有如天上星辰般分布;随着局面的推移,而贯穿全局变化的运行恰如山河无分表里所呈现出种种自然的形式。由此观之,世风之厚薄、人事之浮沉,不也可以围棋作为比拟?以前陆象山先生曾经观棋而有所感叹道:解说天地阴阳之理的河图、洛书,其数理本源,莫不在其中!所以,尧舜二位圣人所发明的围棋,其中蕴含有如此的深意,哪里是单纯为打发时间而制作的呢?凡是万物之数目均从一开始。盘面上共有三百六十一路。而一,这个数目的根源则存在于盘上极点之天元,据以发展四方。所谓三百六十系指历法一周天的数目,分成四角则代表四季。外周计有七十二路,相当于一年的七十二个节气;三百六十个棋子,白黑各一半,则象征天地间之阴和阳。棋盘上的线叫秤,线和线之间叫做卦。棋盘四方,静止不动;棋子则为圆形可随意移动。自古至今,从来没有下出过同样局面的棋,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局面。因此,临局之际须用意周到,详细考虑,果能研究出胜败的原因,则过去所不懂的手段也会明白,而开启上达之路。此为围棋的基本心得。其次,下棋必须有充分的计划,而以正确的布局占据优势,然后尽量使用权谋策略去支付对手。因此,必先在心里演练各种对策,才能在实战中获得好成果。战斗未开始之前,想制住大势须不断做正确的计算,如果已作了充分的计划却无法获胜,那就是因为考虑不够周全。已正面交锋还不晓得何方可胜的,那是一开始就没有计划的缘故。其书上说:计略多者胜,少者输。何况一开始就什么计划都没有,哪有获胜的道理呢!由此可知,无谋无略而想要获胜时靠不住的。任何事物均有其骨干或规范。围棋亦有置子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首先,黑棋在右上角和左下角星位,白旗在左上角和右下角星位,分占四角。由此开始,或二间跳、或马步飞、或挂角最佳。另外,棋子并排两个时则拆三,并排三个时则拆四,若有己方的势力则拆五,此为形。太近不好,但太远也不好,这是古人传下的理论,可作为后世规范。曾有尝试打破此一规范的,但从没有人成功过。诗经上也这么说:不好好学习基础形,把基础打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弈棋之道最重严谨,棋盘中央位置最高,边上最低四角则是中等的位置。这是下棋的人必须知道的事。根据棋法,即使舍弃数子也不可以失去先手。有先手的打算落了后手的场合,也有些看起来好像是后手却变成先手的手段,所以要当心。要看准全局局势的发展,左边发生战斗时要注意右边;后手攻击时,必先详细考虑前手的发展。切断两边都活着的棋毫无用处,接连两边都活的棋也是白费工夫。虽说占地广阔才好,但下得稀疏而有漏洞的话什么也得不到;而棋子过于密集则效率变差。与其眷恋既着之子而谋求生路,不如弃掉一些子取得大势较好。与其下安全而毫无效益的棋倒不妨牺牲一些因势利导自我整形得好。在对方子多己方子少的地方要想办法早点作活;己方子多对方子少的场面,则应一面攻击一面扩张势力。一般说来,善弈的人不会随便挑起战斗;善于布局的人,根本用不着战斗;有充分细算而开战者不会打败仗;即使打败仗也不至于乱。看到对手下就跟着应,是无谋的证明。这样不假思索去接应时不会赢的。这种情形正如诗经所说:要提高警觉,戒慎恐惧,如临深渊。智者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即能够察知其后果,而愚者不等到事情发生是不会了解的。围棋也许就是为了教我们这个道理而发明的吧!有能力预先知道这样下自己会损失而使对方获利的人胜;能认清什么时候应该挑起战斗,什么时候不可开战的人胜。在对方的势力范围内谨慎,不可莽撞,能在未到多的地方用强的才能胜;有详尽的布阵计划,等待不明究里的对方自投落网的才能获胜。运子轻快,使对手疲于应付,不用挑起大战,也能使对方弃子投降的事最后的胜利者。因此,老子说: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这个道理。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围棋中包含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经过周密的计划,然后全心全意地施行,胜利是属于你的。
本文标题:围棋选修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9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