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编者按】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态转型,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我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47:29,整体上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处于探索路径、培育典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提高澄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解决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资源综合利用率、农业服务水平、果畜产业的集聚度不够高的问题,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澄城“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大课题。近日,省农业厅厅长王宏厅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撰写了《现代农业在陕西》的调研报告,明确了陕西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定位,为我们壮大果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目前,时值我县“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的验收年,该调研报告理论性强、切合我县工作实际,很好地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县委领导安排,现将该调研报告印发全县。请各乡镇、各部门: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现代农业在陕西》的实质和内涵,组织开展好各层次的学习座谈活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富民强-2-县的大计良策。二是要切实树立“抓现代农业就是抓农业园区,抓现代农业就是抓市场主体,抓现代农业就是抓规模经营,抓现代农业就是抓先进模式,抓现代农业就是抓设施农业,抓现代农业就是抓生态农业”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高形态定位、高档位起步、高层次发展、快节奏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构建具有澄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三是要积极对接省市项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澄城村域经济工作的重点,按照全省“5+50”的总体思路,积极向上争资引项,争取中省更大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真正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3-现代农业在陕西陕西省农业厅王宏(2011年5月)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从现代农业的视角审视思考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推进工作,我们历时40多天,先后赴省内33个县(区)和江苏等地116个点次,开展了现代农业专题调研,形成了若干基本认识,梳理出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阶段定位,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路径和意见。一、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现代农业是一个产业。农业现代化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性成果,两者相互依存,有机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握实质现代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大系统。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探索,现代农业的概念逐次演进,标准不断更新,内涵日益丰富。调研过程中的探讨与思考,使我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由表及里,走向相对深透和系统。通常,现代农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从核心内涵看,现代农业可概括为“4、3、1”,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4-经营理念“四个支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三率”,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的“一个产业体系”。从基本特征看,一般地,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往往从特征来理解现代农业,由于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对特征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不外乎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机械化、设施化、组织化、多功能化和可持续化等等,这些特征相互联系,良性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的农业是一种理想化的现代农业模式,在现实中只要基本符合和接近某些特征,就可判断其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出的是“一体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依托的是高科技投入,增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资源转变成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依靠的是市场导向,农产品生产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倡的是多功能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出多种新型农业形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融合。换言之,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本身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历史必然从国际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中叶先后步入现代农业阶段,农业已经成为全国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尽相同,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各有千秋,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上是基本趋同的。美国借助发达的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日本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5-地位,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率;法国等欧洲国家注重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步提高;澳大利亚着重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地占到全世界总生态农地的50%。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从国内看,我国于1954年首次提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之后逐步衍生出“四化”“五化”甚至“六化”等富有时代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其灵魂都是推动农业产业形态转型,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现代农业进行了科学、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国现代农业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中央提出把“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要求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城镇化新农村、工厂化产业化现代农业、职业化新农民的“新三农”先进理念初见端倪,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现实要求一是推进“三化同步”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推进“三化同步”是大背景,发展现代农业是主任务。当前,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难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着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补齐农业短板、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二是统筹城乡和建设新农村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工农、城乡关系进入互动增强阶段,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和工业的影响日益突-6-出,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难以缩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客观上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途径。三是工商资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理念深入人心,产业化思维日趋成熟,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工商资本寻求中长线、多元化稳定投资,渴望投身现代农业、回馈社会。四是农业生产现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劳动力进入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趋重,农业比较效益低,土地承包主体和经营主体流转愿望增强,土地流转加速,破解农业生产难题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五是促进农民增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经营规模散小,生产方式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成本攀高,农民缺乏市场话语权,预期收益风险偏大,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加大,传统农业无法担当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任,急需发展现代农业来支撑。二、陕西现代农业的基本形态和重要标志调研形成的基本观点是,我省现代农业初具雏形,表现形态特征鲜明,发展框架日益明晰,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先进模式支撑有力,重点领域有新突破,方法论上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形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建设农业园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法。农业园区不仅是农业要素聚集的展示区,还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样板区,更是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不仅是区域现代农业的孵化器,还-7-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新载体,更是工商资本反馈社会的大平台;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窗口,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现阶段“5+50”农业园区,构成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主架构,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和产业形态。全省已建各类园区1004个,规划总面积360万亩,完成建设面积170万亩,组建园区管委会439个。园区中高新科技展示型、农产品加工型、休闲观光型占到1/3。安康月河川道产业带上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51个园区。西安秦岭北麓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园区就多达85处。园区入驻龙头企业达到202家,企业投资占总投入的62%,带动土地大规模集中连片流转,调查的24个园区流转土地3000亩以上的占到2/3,渭北葡萄产业园一期工程流转土地5000亩,武功大庄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2.2万亩。(二)现代农业主体等同于市场经营主体。现代农业是市场化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必须通过市场主体来引领,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组织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农民往往受传统观念和生产要素束缚,注定难以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只能是农业现代化的受益者和追从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崛起和壮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向深层次、现代化方向迈进,已成长为现代农业的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效益增长阶段,全省1921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720亿元,6%以上的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示范社标准,实施百强-8-示范社提升行动,率先开展省级示范县建设活动,带动全省合作社每年以70%的速度递增,规模突破1万家,入社社员占农户总数的9.9%,社员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高出非社员20%。雨润集团在陕西建成10个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具备年屠宰加工10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和3000万只肉鸡的生产能力,正在建设相应规模的产业基地。大匠集团生产的“春蕾”鸡蛋销量占全省超市总销量的一半以上。“长丰”粮食合作社托管小麦3万亩,实现了大范围、跨区域社会化服务。(三)工商资本成为现代农业的投入主流。现代农业是资本富集型产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四大农业生产要素构成的农业生产力中,资本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资本替代劳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诸多经验进一步佐证,农业作为社会效益高、自身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外部推动,而不是农业本身,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当前,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需要高投入,才能实现高产出、高效益。调研发现,工商资本反哺农业的意识普遍增强,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平台,积极投资农业产业,不仅构建了多元化投入格局,而且成为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资主流,还带来工业化经营理念和企业化管理模式。据对紫阳、凤翔、杨陵、大荔、三原5县区定点调查,2010年工商资本投入占农业投入半壁江山。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工商资本比重高达60%以上。-9-(四)规模化成为现代农业的第一标志。规模化是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没有规模,生产专业化形不成,兼业化格局难以改变;没有规模,农业标准化推不开,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没有规模,生产经营成本下不来,农业效益难以提高;没有规模,市场主体做不强,组织化程度难以提升,没有规模,农业生产要素聚不拢,产业化程度难以增强。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有无数个现代产业;只有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才能带动农业整体现代化。规模化为主导产业现代化夯实了基础。调研发现,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果业建成全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渭北苹果基地、秦岭北麓40万亩猕猴桃基地、黄河沿岸200万亩红枣基地、渭北南沿10万亩葡萄基地、大中城市近郊150万亩时令特色水果基地,使我省成为全国果业第二大省。设施蔬菜建成863个基地共47.8万亩,1/4以上面积实现规模发展、板块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场达到4578个,散养户年均下降12个百分点,规模化比重稳定在50%以上;粮食万亩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超过300个,关中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区都是整乡整建制推进,黄龙、宜君和长安整县整建制推进。(五)科技化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传统农业靠经验,现代农业靠科技。现代农业是建立在日益发达的农业科技体系基础上的产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10-于科技进步,直接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对改
本文标题:现代农业在陕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9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