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比较教育学之印度的教育
印度的教育截至2013年,印度有人口12.59亿,有29个邦和6个中央联盟区。印度教徒80.5%,穆斯林占13.4%,其他为基督教徒等。截至2014年9月,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19美元,按购买力平价(PPT)来算,印度的GDP达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仅次子美国、中国及日本。其中服务业占56%,农业占22%,工业占22%。第一节印度教育的现状与特点2004-2005年度,总共有小学767520所,初中274731所,高中152049所,大众教育学院12751所,职业教育机构5179所,以及350所大学或全国性研究机构。其中有254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6-14岁儿童入学率为93.54%。2008-2009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一、教育行政制度(一)中央教育行政人力资源开发部1985年设立(二)邦教育部二、学制印度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学前阶段——3—5岁年龄的儿童上托儿所、幼稚园。这个阶段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的知识,学习读、写基础词汇;小学——学生6一11岁,学制5年;初中——学制3年;高中——学制2年;预科——学制2年;本科——学生完成本学院课程,并进行最后的考试,大学和高教机构颁发文科学、自然科学、商学等学士学位,而工程学、医学、牙医和药学等专业科目的本科课程要求较长的学制,大约4年到5年半的时间:研究生——完成大学本科学业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院,进一步深造。(一)学前教育巴尔瓦迪学前教育体系的双轨制(二)初等教育10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自定,遵循中央统一原则印度小学即初等教育的1-5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数学、自然、社会、信息技术、艺术与劳动、体育与游戏。初中即初等教育的6-8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第二外语、数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体育,其中劳动教育包括手工劳动和社区服务。(三)中等教育邦立学校私立学校(宗教主办)私立学校(公学和模范学校)新式学校共同科目制,高中即初等教育9。10年级的学生,开始分流,学校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分成两种班级进行教学。一种班级进行普通高中教育,开设与初中课相衔接的普通课程;另一种班级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开设基础科目和职业科目。基础科目包括语言和其他基础知识,课时不足20%,职业科目包括知识和各类专业实践,课时超过80%,其中各类专业实践要达到50%以上。这样,这部分学生毕业以后或可成为企业技工直接就业,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小工厂、小车间、小作坊自谋职业。如果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班级后不能适应,那么在第一年后可及时转入职业高中班级继续学习。(四)职业技术教育工业训练学校大中型企业正规技术学校高级职业培训学院(五)高等教育中央国立大学邦立国立大学私立大学附属学院(六)教师教育印度解决义务教育师资队伍问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印度小学教师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培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儿童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史、学校的组织管理、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也有一些学校开设学科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受过正规师资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对未受过正规培训的教师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印度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教师在职培训网络,通过培训,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尽管印度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师资供应和配备上的不平衡、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偏低、教学质量不高、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近年来,印度一些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也先后进入高中、初中,最近又开始进入小学。尽管为数很少,且多在市区学校,但是这种趋势已经充分表明提高教师准入学历的政策导向还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收入差距明显印度教师的工资收入全部为财政支出,在各行业中处于上游水平。印度普通居民的月收入一般为3000卢比。而像帕瓦尔这样的“老资格”教师每月收入为2.5万卢比左右,而刚入行的教师最低也有1万卢比。帕瓦尔表示,在印度一些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会低很多,学生收费则更低,有的地区每月只需缴纳两三个卢比。政府雇佣的教师赚取最高300美元每月的工资,几乎是私立学校教师的4倍。但他们的素质低,惰性大,又经常被政府命令拉去承担其他职责,例如选举任务或是监督疫苗注射宣传等。因此,老师——然后是学生——的缺勤率很高。同时,上升的入学率——归功于免费的午餐——又引起了教师的短缺。结果是,在很多学校里,一个老师甚至必须同时负责4个年级,进一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三、印度教育的特色(一)政府极为重视教育,不断推出五年计划(二)非正式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三)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设立国家重点学院系统(四)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从小学开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一直凭借自己软件产业和语言教育(即从入学就进行印地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重视数学教育印度历史体系却脉断难寻,可信度差,因为印度人极喜爱神话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喜欢把现实理想化、把历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著作也主要以神话的方式表达,使人难于分辨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属于理想和想象。印度的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即不充分认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也不在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了解的东西之间作严格区分。一个能说明印度人喜欢空想的例子是他们发明的计量方式。中国人表示时间的最大单位是“年”,“年”以上没有独立概念,只有“××年”的说法。而印度在年以上还有“尤迦”,“尤迦”上面还有“大尤迦”。印度古代经典经常出现超大数字,如亿、百亿等,实在没办法表达,就说“如恒河之沙”。另一方面,印度在表示短、小方面也超越想象。中国人通常用“一眨眼”来表示时间之短,这之下再无更小单位。“刹那”是我们从佛教中借用的,“一刹那”比“一眨眼”更短。而且,古印度还把“刹那”再分成若干更短的单位。在现代数学单位未出现之前,印度人的数学思维已达到如此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对于现在的软件业来说,数学能力也同样重要。因为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逻辑,能力一致。因此印度教育首重数学,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作支撑的。重视英语教学印地语算是被使用较多的语言了,但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如今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目前印度两种官方语言一个是印地语,另外一个就是英语。印度很注重英语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完全的双语教学。小学阶段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以上,学生必须学习英语或任何一种现代欧洲语言,并且必须学习印地语。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语遣辞造句都很精确、规范和书面。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良好,所以与国际学术和信息交流中没有语言障碍,能够得到更快捷的前沿知识。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积极完善教育政策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往来,和平共存。·促进平等。通过向学童们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全印度各邦执行统一学制(10+2+3)。·在部落地区开设小学,提高列表部落(ScheduledTribes)人群的教育程度。·为当地部落人群开设课程,发放学习资料。·重视幼儿保育,建立看护所,关爱儿童。·中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了解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不同作用。·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廉价的书籍。·当地社区参与学校项目改进。·每5年回顾总结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第二节印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一)教育目标过于宏大(二)各级教育成效不足(三)教育体系不均衡,发展不协调(四)与失业问题密切相关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五)弱势群体教育差距显著印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1.种姓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到种姓制度的传统影响,在教育方面,印度拥有高种姓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高于低种姓人口。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亿6千万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但是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人,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印度奉行的“精英教育”和倾斜的教育资源投入制度看成是种姓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2001年,印度城市男性识字率为86.4%,农村男性识字率为71.1%,相差15.3%;城市女性识字率为73%,农村女性识字率为46%,相差27%。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的一项年度调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还不具备实现以上目标的素质。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报告在2007年调查了1.6万个印度村庄。该调查报告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入了课堂,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能读写,就连基本的算数都不会。在五年级的孩子中.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不能阅读小学二年级水平的课文,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不会做减法。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2006年相比几乎没有提高,而算术能力却小幅下滑。《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了一个印度农村小学的案例:清晨,在印度一个贫穷的小村庄。许多孩子夹着用来充当临时座椅的破旧米袋,涌入仅有两问教室的学校。由于涌入教室的孩子太多,新上任的教师长拉希德·哈桑连连抱怨,光给学生点名就花了两个小时,同时,因为他不知道孩子都属于哪个年级,所以他没办法开始上课。另外一个教师90分钟后才到校。第三位教师根本就没有露面,这个学校资格最老、唯一拥有教师文凭的高级教师一直被政府抽调去编写选民登记卡,所以,几乎没有人记起他最后一次上课是什么时间。帮助政府改善学校的社会工作者26岁的阿纳波一边注视坐在教室外草地上的孩子,一边说:“当这些孩子长大时,他们会责怪我们老师的,他们会说我们每天来上学,却什么也没学到。”男女受教育不平衡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受过教育的女孩的品质的提高,我们总是说,她们没有必要去挣钱,干吗要她们去受教育呢?只要这种观念存在,我们就没有希望能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哪里。由于家长认识等多种原因,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印度目前有2500万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这占全世界辍学儿童人数近20%。印度学者通过调查发现,该国入学率最高的是城市男童,依次是城市女童和乡村男童,入学率最低的是乡村女童。据最新统计,处于印度社会下层和部落的妇女的识字率分别只有9%和7%。中小学(小学及高级小学)女童入学比例普遍比男童要低,如中学女生比例最低的Raiasthan邦只有34.5%:以2002-2003学年为例。6-14岁女童的毛入学率比全国合计的82.51%要低3.18个百分点,仅为79.33%,比男生的85.43%要低6.1个百分点;女童的毛辍学率要比全国合计的52.79%高0.66个百分点,达53.45%,比男生的52.28%要高1.17个百分点。各地在中小学的毛入学率与毛辍学率方面的差距也很大,其极差超过50%,极差率在2倍以上,甚至有达近27倍的。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筹异更大,如小学中女教师比例最低的Bihar邦只有18.2%,中学这一比例最低的Assam邦只有21.13%,而最大比例的Chandizarh帮却达87.67%和84.78%。入学率普遍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高级小学阶段入学率更低,辍学率较高,尤其是贫困儿童辍学率相当高。印度在1950-1951年度,小学(1.5年级)的毛入学率是42.6%,到2002-2003年度增加至95.4%。高级小学阶段(6-9年级)1950-1951年度为12.7%,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61.0%。
本文标题:比较教育学之印度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4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