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人的多元属性与管理过程中人本价值观的确认
人的多元属性与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确认主讲:林春逸广西师范大学2012.4.13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管理理念创新的人本价值取向提纲学校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是什么人的发展?是人的什么在发展?怎样才能使人这样发展?是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中小学教员在社会中的位置最重要,其责任比总统还大些。”(蔡元培)是校长的发展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在法治的情况下,“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是什么人的发展?是教师、学生、校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发展是教师、学生、校长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发展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发展,是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在发展,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提升是什么在发展?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发展?管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在学校,管理就是如何优化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人是什么与管理是什么,是一致的我们需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我们需要树立文化管理理念我们需要人本价值取向的管理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如果说,教育是人碰到人的最美丽的事业。那么,人又是什么?是什么人碰到什么人的最美丽的事业?既然有了教育,为什么还要有管理?教育和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为什么?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什么?”,自从人意识到“我是人”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追问。人意识到了与动物有别,但又不满足于与动物为伍,那么人的高贵之处在哪里?人配做万物之灵吗?为什么或者从那种意义上是万物之灵?人到底是什么?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什么:人的多元属性――人是生成性存在――人是意义性存在--人是关系性存在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生成性存在种生命是自在的生命,类生命是自为的生命。动物生而具有本质,人则要经过二次生成。动物不需要学习“做动物”,人则需要通过学习“做人”二次生成。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意义性存在人不但是生成性存在,而且是意义性存在,这种对自身在生活世界中价值意义的追寻,构成人生的“终极关怀”。它超越现实生活世界,从人生的终极意义上给现实的生活世界以关照,给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以价值、意义和目的归宿。赫舍尔说:“正是人的意义照亮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人的存在,提出并验证了人的有意义”。意义是人存在的依托,是人心灵的庇护所,是人的精神家园。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意义性存在教育对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教育承担着引导人追求超越的生活意义,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苦难,在生活世界中无怨无悔地演绎生命的崇高和伟大。使生命意义在人与世界关系中得以生成。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关系性存在人的生成是在关系中生成的,人的意义的追寻也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实现。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要超越个体的狭隘空间,在超越中走向和谐,使生命最终突破个体的界限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流。人无时无刻不与世界进行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对方的需要、愿望和观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合于他人的社会观点,使人学会“走向他人”,学会与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共融一体,“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共生”“共赢”“共享”。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是什么:人的多元属性――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精神存在物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斯密之谜”: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之父,他的《国富论》(TheWealthofNations)(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市场经济的圣经。亚当·斯密也给我们留下了两个谜。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斯密之谜”:一个谜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一般称为斯密的“价值之谜”,或称“价值悖论”。斯密注意到,水是生活必需品,对人的价值极高,但价格很低;钻石是奢侈品,对人的价值并不高,但价值很高。这种矛盾现象,斯密没有作出解释,称为经济学史上的“价值之谜”。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斯密之谜”:另一个谜,它是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一般称为“斯密之谜”、“斯密问题”、“斯密难题”、“斯密悖论”,说的是斯密两部著作即《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矛盾,即“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同情,与《国富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自私的不一致。或者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倡导利他主义伦理观,同时在《国富论》中主张利己主义利益观的矛盾。这种利己与利他的不一致被经济学家称为“斯密之谜”,或“斯密问题”。这个谜的谜底,100多年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但自问世起,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一直遭到理论上的质疑和事实上的挑战。具体到商业领域,关于企业是一个纯粹为自身赚取利润的组织,还是一个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小说的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的一名隶卒(在衙门里当差的小兵。作者有意以隶卒为例,因为隶卒有点特权,往往欺负百姓。)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这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讲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买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而无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公地的悲剧”: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英国曾经有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养尽可能多的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人的多元属性:性善?性恶?“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是一个远超出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寓言,与蜜蜂的寓言“相映成趣”。它是对“每个个体都追求自己的私利,看不见的手就会奇妙地将其转化成公共利益”说法的讽刺。一、人是什么:关于人的属性的追问教育和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上的。不同的人性论,决定了不同的教育观和管理观。“性善论”决定了教育论的“内展说”,“性恶论”决定了教育的“外烁说”。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任何成熟的管理理论,都是以一定人性假设为其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其管理的方法、过程和目标出就不同。二、管理理念创新的人本价值取向“性善论”决定了管理的人本价值取向:人性化管理使人“向善”是当代管理的发展方向。教育是最该以人为本的领域传统管理现代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文化管理二、管理理念创新的人本价值取向联合国在《人类发展报告1996》中所列举的五种“有增长无发展”现象或者说“无人的增长”“无工作增长”(Joblessgrowth)“无声增长”(Voicelessgrowth)“无情增长”(Ruthlessgrowth)“无根增长”(Rootlessgrowth)“无未来增长”(Futurelessgrowth)这是一个呼唤人本发展的时代科学发展是一种人本发展物本发展:把人作为发展的手段,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把物、把钱、把GDP作为发展的目的)人本发展: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目的。发展是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学校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是一种必然。单纯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科学发展是一种人本发展科学管理就是通过制度约束人,以规章规范人,把人言行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加以制约。科学管理:“无情”、刚性、硬约束(有时,“无情”胜“有情”)人本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存在和发展,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无情”的制度管理加有情”的人本管理,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无情”的制度管理加“有情”的人本管理,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人本管理以人的自由
本文标题:人的多元属性与管理过程中人本价值观的确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