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2016.1.25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请同学们平时自行补充、更新)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①到,去。“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②拜访,访问。“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不曾去拜访别人,所到仅仅是田园农舍和去庐山游玩。)2.劝:①鼓励,奖励;如,果行,国人皆劝。(越国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互相勉励。)②引申为“受到鼓励,勤勉”。“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③劝说,劝导。“劝酬”,互相劝酒,敬酒。3.课:①按照一定的标准试验、考核。②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③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以秩米三千馀斛助民租课”(拿三千多斛秩米帮助老百姓交赋税)④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教授或学习。4.风:①教育感化。②风俗、民情。③通“讽”。用委婉的言词暗示或劝告。5.按、案:①考察,②追究、查办。“按诛五人”③巡行、巡视。“按榆溪旧塞”6.游:①游玩,游览;②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管仲夷吾者,颍yǐng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管仲,名叫夷吾,是颍yǐng上人。)7.趣qū:①跑,疾走。②追逐,追求。农赴时,商趣利。③“趣舍”即取舍。8.劾:①检举,揭发。②定罪、判罪。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9.白:①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下对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卫律知道苏轼终究不可胁迫,就报告了单于。)②控告,告发。③表白,陈述。10.短:①指出别人的短处,说人的坏话。“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②不足,缺乏。“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也。”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明白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③闻名,著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12.折:①弯曲。②反驳、驳斥。13.党:①偏私。②亲近。党同伐异(与同己者结党而攻击异己者)③同伙的人,党徒。14.矫:①纠正。②假托,假传。如,“杖矫命者,逐之。”(矫命,假传诏命)15.质:①作人质;抵押。②质问,质疑。③质朴,朴实。“质讷”(质朴不善言词。)1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如,“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秦穆公身穿白色丧服驻扎在郊外,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大哭)②住宿,旅途停留(用于个人)。如,舟次彭泽。③居丧时丧主的临时住所。④次序,依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山顶千门次第开”17.输:①输送、运输。②交纳,献纳(贡品或赋税)。“令人半输今年田租”18.当:①掌管,担当。②判刑,判罪。如,当高罪死(判赵高死罪)19.坐:①因……犯罪。如,追之则死贼手,不追则死坐累(追击会死在贼人手里,不追就会因渎职罪而获刑致死)。再如,“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齐人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也,坐盗。”(是齐国人,犯的盗窃罪。)②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辟bì、荐、举、察、拜、选、除、授、赏、封、起等。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推举他的下属,而不勾结)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郡察孝廉,州举茂才。”拜:授予官职。“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被任命为上卿,凭勇气在各诸侯国闻名)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不久又蒙受国家的恩典,授职为太子洗马。)授:授给、给予官职。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这么辛苦,功劳这么大,却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起:起用人任以官职。“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贾鲁在为父亲守孝期满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4后,被起任为太医都事。)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绌、黜、免、夺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擢、拔、迁、陟、晋、进、加等升:升官。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作冀州,拔三十余人。”(山涛任冀州刺史的时候,甄拔了三十多人。)迁: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指贬谪。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孝文帝对他很满意,对他进行多破格次提拔,一年中就做了太中大夫。)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进:推荐,举荐。“鲍叔遂进管仲”。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贬、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屈原被流放到地方,三年不能见到国君。)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5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徙、调、转、补:补充空缺官职。迁: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指贬谪。改:改任官职。如,寻改神武后军中部统领。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离开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曹操代理了奋武将军)署:代理、暂任。权:权摄,暂代官职。判:高位兼低职。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于是相互一起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摄:暂代官职。守:代理官职。7、表辞官告老、解官、请老、移病、解官、致仕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王龚在位五年,因老且病,请求告老还乡。)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8、其他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又何况在官府中任职。)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6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视事:治事,任职。下车:官员初到任。解(释)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如,“王世贞初释褐,先芳引入社,遂与攀龙定交。”秩满:官吏任期届满。三、表其他诸方面的1.购:①悬赏,重金收买。如,“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②购买。2.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如,“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德,却称赞鲍叔牙能够了解并举荐贤德之人。)如,“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嘉:赞美。与yǔ:赞许。3.“高、贵、奇、壮”等字,若带宾语,就按意动翻译。如,“士大夫高其行”(士大夫认为他品性高洁)“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直回答,听到的人都认为他胆气豪壮。)4.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帝就能轻轻松松治理好国家。)5.表主管的:知、典、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7馁:饥饿。馑:蔬菜歉收,泛指灾荒。7.表俸禄的:俸、禄、秩、饷秩:官吏的俸禄。8.表违背、背叛的:牾、忤、逆、倍(背)“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而皆背晋以归梁”9.表揭发的:劾: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阴私或过失。。10.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11.表嫉恨的:害、疾、衔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害:“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害.其能。”疾:“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明,就嫉妒他。)12.表暗中的:阴、间、密13.表诬陷的:中、谮、诬。谮:说坏话诬陷别人。14.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禁:宫禁,皇帝的住处。15.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阼、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幸、膳、奏、表、疏。践阼:同“践祚”。帝王即位。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表、疏:给皇帝的书信、奏章。驾:皇帝的车乘。用事:执掌政权。宴驾:婉称帝王之死。如,老王宴驾,幼主登基。1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8诰:告,专用于上对下。谕:告晓,告示,使人知道。敕:告诫,吩咐。折:驳斥,驳难,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①诉说,告诉。②告状。③诽谤,进谗言。1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讽:以委婉的言词暗示、劝告。“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18.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听说您有责备他的意思,已抽身独自离去。)让:“(赵使者)让.魏公子曰”(让:责备,责怪。)尤:罪过,过错。引申为“抱怨,指责”。诛:谴责,责问。19.表宽容的:容、贷、恕、宽20.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族:灭族。流:流放,放逐。古代的一种刑罚。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械:桎梏,脚镣和手铐。21.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诣顾:“愿枉车骑过.之”“三顾.茅庐”诣:“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不曾去拜访别人,所到仅仅是田园农舍和去庐山游玩。)22.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适、之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考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9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于是秦王大怒,益(增多,增加)发兵诣.赵。”之,适:“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清晨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卖金子的地方。)过: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齐景公去探望晏子,说:先生住房很小,又靠近市场,请先生搬家到豫章的园林中去吧。)23.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逋:①逃亡,逃跑。又指逃亡在外的人。②拖延,迟延。逋负,拖欠赋税。“以其羡(剩余,有余)补积逋”即“羡补积逋”:用富余的钱财弥补拖欠的赋税。羡:富足的。积逋:指累欠的赋税。24.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四、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①监牢。如,及左公下厂狱②官司、诉讼案件。如,“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廷尉史)狱牒:刑事判决文书。狱具:判罪定案。狱讼:诉讼。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如,“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贴。”(贴,安定。)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及第”,“落第”。③次第,次序。④贵族的住宅。如“门第”,“府第”4.独:表
本文标题: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2016.1.2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6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