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实用口才艺术-论辩艺术
辩是辩非辩天下世事论天论地论人间万象辩是辩非辩天下世事论天论地论人间万象•8.1概述•8.1.1论辩含义•论辩包含论与辩。论即阐明事理,表明主张,目的在于立(论)。辩即辩驳。辩解,即分清是非,驳倒对方的主张。目的在于“破”。即辩驳被认为是错误的主张。论辩不可完全分开,立常在破之中,二者相互为用。简言之,它是以阐述为基本表达方式,以彰扬真理,否定错误为基本目的,持不同意见的各方就同一话题,阐述己见,批驳对方而进行的语言交锋。•8.1.2特征•①观点的对立性•②论理的严密性•③表达的临场性•④思维的机敏性•8.1.3.类型•1.以论辩内容来分,有法庭、外交、学术、决策等论辩。•2.以论辩目的可分为:应用与赛场论辩两大类。•3.以论辩进行形式,可分为:竞赛式、对话式、答辩式等论辩。•①竞赛式论辩。是一种展示辩才,应变能力为目的的论辩。这是以某一特定的辩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围绕辩题,双方展示激烈的论辩,并当场决出胜负,而胜负主要在于论辩技巧和理论知识是否胜人一筹。是培养机敏性,应变性创造型人才必备素质的良好形式。•获得“创想青春――2010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的西南政法大学辩论队的队员们(左侧黄衫者)笑到了最后•②对话式。为生活中的常见形式,日常琐事的争辩、经济纠纷、工作中的谈判、上下级间解决问题的探讨、邻里矛盾、交通事故对某一问题决策的论证等等,是一种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或建议的即兴或论辩。•③答辩式。是为了考察和验证答辩者对所写论文论述到的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以及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为我国学位制、晋职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此种论辩,范围较为固定,主要看答辩者的基础知识和临场发挥水平。•8.2辩论赛程序•1.开始,主席开场白。•2.主席介绍到场嘉宾、介绍对垒队伍、评委、点评嘉宾。•3.主席宣布比赛规则并宣布比赛开始。4.由正反方一辩发言发言时间各3~5分钟。•5.自由人发言,发言时间各2分钟。•6.由反方二辩提问累计用时间30秒,正方回答累计用时间2分钟;然后由正方二辩提问累计用时间30秒,反方回答累计用时2分钟。•7.自由人对话共用时6分钟,各方累计用时间3分钟。8.各方自由辩论共用时间12分钟,各方累计用时间6分钟。•9.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6分钟,各方累计用时3分钟10.当每位辩手发言时间剩下1分钟时,将有铃声提示。第二声铃响表示发言时间用尽,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11.主席请评判团退席进行评议表决。12.评判团退席,其间可由现场观众向各参赛队伍进行提问。13.主席宣布复会,并邀请点评嘉宾代表评判团点评。14.主席宣布评判团评判结果,收场。•8.3论辩的基本原则•A.实事求是B.平等•C.同一D.充足理由•4.3.1实事求是原则•其要求是:尊重事实,服从真理。•4.3.2平等原则•主要表现在:人格平等、辩护和反驳的平等权利、真理目前人人平等。•4.3.3同一原则•这要求:概念保持同一、论题保持同一、思想观点保持同一。•4.3.4充足理由原则•充足理由的2个条件:一是理由要真实无疑,二是理由与观点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8.4论辩的逻辑法则•只有讲究逻辑规则,掌握论辩的各项要求,才能使论辩具有强大的战斗力。须遵守如下原则:•8.4.1努力阐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1.论点正确鲜明,利攻易守。•2.论据真实典型,发散归一。•3.论证严密科学,无懈可以。•常用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方法,在论辩中是不可缺少的。•8.4.2犀利反驳对方观点并击中要害•1.反驳途径:•1)反驳论点:一看是否与事实相矛盾;二看是否与正确的理论相矛盾;三看是否自相矛盾。•2)反驳论据:错误的论点总是建立在虚伪的片面的论据之上的。•3)反驳论证•2.击中要害•8.5论辩的要求•1.中心论点鲜明。•2.辩清论题。•①分清辩题的共认点。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此辩题在逻辑上“医学问题”与“社会问题”分列开来,任何一方都不可攻击这种割裂,这就是双方辩题的共识,攻击了对方,反过来也打击自己。•②分清辩题的异认点,即双方的对立之处,表现为双方的中心论点,如“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即为双方的异认点。•③理论充分。•④讲理、讲度、讲德。•⑤善于打动人。A.用形象的类比取代抽象之说理。B.用具体的数据取代经验或说教。C.用生动的事例取代烦琐的论证。D.用幽默感人之语言取代贫乏枯燥的陈述。•⑥论辩十忌:A.忌以势压人;B.歪曲事实;C.揭人之短;D.争吵不休;E.转移论题;F.强词夺理;G.独占论坛;H.前后矛盾;I.重复啰嗦;J.结论过多。•8.6竞赛论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程序发言、自由论辩、总结陈辞。每队各由4位辩手组成。•8.6.1陈述立论阶段(合)•由正反方一辩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不得超过3分钟。这是开始之前就准备好的陈述词,也是辩论队集体讨论定稿的。在论辩中,不轻意改动(不管发生什么)总体部署。因而程序发言须建立在充分审题的基础上。•1.审题及要点•一是审察辩题所包含的概念,二是分析辩题及概念与己方立场之间的关系。①明确概念:定义,划分。②弱化己方命题,强化对方命题。•A.争夺定义权:概念;制造新定义;引入新概念;描述事特征代替规范定义。•B.追加前提•2.立论及其要点•①把握观众心理与评委倾向。•②多层次多角度立论。•A.起——逻辑设计。一般而言,正方一辩的程序陈词只限于己方观点和理由的申述,而反方一辩对之要有所反应,再申述己方观点和理由。•B.承——理论建构(二辩担任)。一辩构筑了逻辑设计——己方的形式结构(概念、判断、推理)为序曲,紧接的主旋律则由二辩担任。二辩在一辩浅层次立论的基础上,寻找理论上的支撑,完成己方的理论建构,这应由二辩担当——展开论题,从理论上对己方论点加以展开,深化己方立论。(如在《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中反方二辩的建构)•C.转——材料运用(由三辩完成)•即站在己方立场,向对方观点、立场进行反驳,并运用确凿的材料论证己方观点(立)。•8.6.2自由论辩(分)•为程序发言之后,双方4个辩手,不分先后而进行的自由论辩阶段,时间约20~30分钟。常常是精彩纷呈的阶段,最吸引人的眼球。双方宜:•1.整体配合。双方3名辩手作程序发言之后,主席便宣布为自由辩论阶段。自由辩论首先由正方一位辩手率先发言,然后双方你来我往,即席辩驳临时应对。是论辩赛中最激烈的阶段,也是不容易驾驭的阶段。其特点为:•A.攻防转换,迅速有力;B.协同作战,形成合力;•C.掩护脱困,配合默契:避实就虚(常用原则);实问实答(少用)•2.击中要害。自由论辩每次发言时间为4分钟,只有把重点放在攻击对方的基本观点,概念和要害上,方可击毁对方。•①反驳原则: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实事求是,平等同一;理由充足,击中要害。•②反驳方法:a.反驳论点:论点是否事实相左;论点是否与真理相左。前后观点是否自相矛盾。b.反驳依据。c.反驳论证。•8.6.3结辩陈词(合)•1.涵义•自由论辩之后,即进入双方四辩各进行3分钟的结辩陈词。先由反方四辩作总结陈词,再由正方四辩作总结陈词。•结辩陈词不仅要概括预定陈词的内容,还要对自由论辩的内容加以包容。四辩的综合、概括、归纳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归纳出己方的主要见解,还要迅速归纳对方的主张,而且要使总结陈词成为全过程的又一个高潮,成为辩论的压台戏。因此,总结陈词,不应是简单的重复、机械的组装,而应当把听众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境界。•2.要求:将论辩要点集结于瞬间,凝聚在尖端,回首俯视,云开雾散。•8.7论辩语言技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1.一击致命法。在论辩中,不宜面面俱到去攻击对方,宜抓住要害,以致命一击。例如在一次法庭论辩中,辩护人为某肇事司机提出辩护:“铁路交叉有弯道,有扳道房,又有树木,夜间行车不易了望,无法预料,不应负刑事责任。”对此公诉人一针见血:“不易了望不是不能了望。交通规则有:通过交通路口,一慢二看三通过,以及看不清火车动向不走。辩护人观点难以成立。”•2.针锋相对。即是给对方的观点予以直接尖锐的回击。例如,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一位西方外交人士对我国代表挑衅地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我国解决问题的诚意。”我国代表立即还击:“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他国作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作什么保证吗?”反问得对方哑口无言,他又将话题一转:“阁下这次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言外之意挖苦我国代表。我代表笑了笑:“41年前,我在巴黎受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比你少不了多少,遗憾的是,你对东方的了解可真是太少了。”反问针锋相对,干脆有力,使对方无言以对。•3.引申归谬法。此为间接证明法。当对方说出观点时,先不直接反驳,而是假定它是对的。在此,或做合理的逻辑延伸,或仿此观点提出新的,具有明显错误的议论从而暴露其荒谬,以达反驳目的。•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舍身救起69岁的老农。“多言”在文汇报登了一封信,认为张华不值得。有一读者采用多项引申归谬给以驳斥道:假如“多言”掉进了粪池,让我们运用“多言”理论作一番推理吧。•“多言”的同学不该去救他。大家“价值”差不多,丢了半斤换八两,弄不好全搭上,不合算。•“多言”的老师也不该去救他。这是用“大金子”换“小金子”,自然也不合算。•找一中学生来救多言吧,也得算一算,他将来是不是会超过“多言”。说不定,他也许会成为郎平或陈景润等样人物呢!•工人农民就更不该去救“多言”了,一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难道去为了救一个消费者冒生命危险不成?•按其理论,所有懂得生命价值,立志把生命献给有用事业的人,都不应该去救“多言”,不该去救这个弄不清什么叫生命价值的人。因为他们在“多言”面前都是“金子”,而“多言”只不是“石子”罢了。这番推驳,暴露其荒谬,是给对方有力的反驳。•4.反证驳斥法。这是由确定与辩题相互矛盾的判断来确定己方论题之真的验证方法。晋文公发现烤肉上有毛发,大怒,唤来厨子质问,厨子连忙认罪:臣该死!臣的罪有3条:其一,我切肉的刀锋利如宝剑,肉被切断,竟然未切断肉上的毛发;其二,我用铁锥串起肉来烤,反复翻动,却未发现毛发;其三,肉被烤得赤红,最后被烤熟,可肉上的毛发却不焦。文公听后,猛然醒悟,后来发现是有人陷害厨子。厨子运用反证驳斥法。既证明自己无罪,又否定了文公的看法,同时又未冲撞文公,是一举多得。•5.釜底抽薪法。即找出支撑论点的论据之破绽,驳倒论据,达到反驳论点的目的。•6.捕捉漏洞法。在短兵相接的论辩之中,情绪激动,来不及斟酌,也难免会出漏洞。这是反击的最佳时机,抓住漏洞,穷追猛打,使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例如,在一次“东方文化作用大于西方文化”的论辩之中,反驳说:东方文化是碗,西方文化是饭,请问是碗重要,还是饭重要?正方即抓住其漏洞,反击道:难道我的碗里非要盛你的饭不可吗?就不能盛我们自己种的粮食吗?反方又说:东方文化好比书中的文学,西方文化则是精神,文字和精神哪个重要?正方抓住其失误反击说:没有文字,精神哪里看得见呢?•7.二难反驳法。在论辩时提出有两种可能的假设选言判断,又由此可能引申出使对方难以接受的两种可能的结论,而这两种结论非此即彼,在逻辑上不允许存在第三种结论,就可使对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例如隋文帝杨坚在驳斥“风水之说”不可信时说:我家墓地,若云不吉,我当不贵为天子(时已为皇帝);若云吉,我弟不当死(其弟已战死沙场)。•8.避实就虚。论辩中,双方都会有虚实之处。避开对方有利之处,抓住对方薄弱处进行攻击,就可避开正面问题,摆脱对方之攻击,这就是避其锐气,攻其弱处。例如:王光英赴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刚下飞机就被记者追问:你带了多少钱来?回答吧,事关经济秘密,不说吧,又难以圆场。他笑着回答道:对女士不言岁数,对男士不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吧!记者们一听,再也不好问这个问题了。此法偶尔用之,用则奏效;若一味避实就虚,就会产生不敢正视问题的不良
本文标题:实用口才艺术-论辩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