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李商隐诗三首(粤教版)优秀设计
沧海蝴蝶李义山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牛党)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得王茂元(李党)赏识,娶其女。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这使得他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46岁就因病去世。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积累识记:无题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一、疏通诗意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二、领悟主旨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被认为寓意深曲,主旨众说不一。这首诗也是如此,有人认为是写爱情,有人认为是政治寓意诗。你认为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主旨: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但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这首诗写与意中人相知相会而很快分离的情景与恋情,写出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三、诗句赏析你最喜欢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答案示例一:(1)我最喜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意思是尽管自己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但彼此的心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3)这句话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写出情人间心心相印,甜蜜与痛苦交织的爱情。答案示例二:(1)我最喜欢“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2)由今宵之景忆起昨夜席间欢聚时光,而这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美好回忆。(3)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四、写法探究1.全诗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在时空上有何变化?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昨夜相会的追忆(虚)今宵诗心中所感(实)昨夜宴会之热闹(虚)如今无限惆怅之情(实)昨夜——现在——昨夜——如今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四、写法探究2.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这种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试作分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景”即是写作时的真实情形;“虚景”则是回忆或想象中的景象。李商隐无题诗中,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该诗虚实相生,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2、已逝之景之境。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设想的未来之境。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试分析下列两首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二、三联虚写《锦瑟》诗中思维跳跃性较大,如“庄生”“望帝”二典,“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二意象,无法寻求一定的时空次序,全部以诗人内心之情贯穿,且虚处多,实处仅见“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三、四联虚写《无题》暗示语多,虚实相生,形成扑朔迷离的意境。五、六句则分别想象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的情状;七、八两句写诗人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意境朦胧语言凄美主旨隐晦总结李商隐诗歌特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指李商隐指注解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也是他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他的无题诗向来以难解著称,但大都以悲剧性的相思为主题,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感情,这是因为晚唐时代的悲剧气氛和个人悲剧命运在诗作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关于无题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诗欣赏刘郎,传说东汉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成一段奇缘,后因以“刘郎”指情郎。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宓妃,洛水女神,魏王曹植曾写过在梦中与洛神相遇相爱相离的故事。贾生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背景简介: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博。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博。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忧伤而死。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一、诗歌鉴赏“求”、“访”(咨询),写出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谦诚,“求贤”而至“访逐臣”,更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逐臣的“才调无伦”是其所以要深夜相召的原因。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夜半前席: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虚”,徒然,把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可怜”一词的回应。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样的求贤对天下苍生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君臣遇合对臣子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词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却又抑扬顿挫。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二、写作手法欲抑先扬的写法。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后面两句才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借古讽今,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也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叹息。欲抑先扬:写作时先从反面着手,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而后才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制造悬念,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达到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的目的。这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春半不还家:可怜身上衣正单: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夜半虚前席:拓展:说出下列诗句中“可怜”一词含义。可爱,指月光善解人意;可叹,指岁月蹉跎而有情人难以相聚;;可怜,令人怜悯;;可羡,惹人羡慕;可叹,令人感慨万千,寓微讽之意。柳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概括诗中“柳”的特点。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春日:繁华得意;秋日:零落憔悴。一、诗歌鉴赏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首二句写(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后二句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这首诗大约是大中五年(851)诗人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主旨: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2.诗人写“柳”的用意。对比。用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诗歌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来表现诗人对秋柳衰落的悲叹之情。借物喻人。借衰落的柳,来表现自己的身世浮沉。3.写作手法总结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二、对比阅读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样是写“柳”,比较阅读李商隐的《柳》、晏几道的《浣溪沙》、贺知章的《咏柳》,说说这三首诗在情感和写作方面的特色。李商隐《柳》,抒发自己身世浮沉之慨。运用了借物喻人和对比手法。晏几道的《浣溪沙》,表达对歌妓年老珠黄时备受摧残的同情。运用了借物喻人和对比手法。借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暗示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将老去的歌姬。贺知章的《咏柳》,纯为写景,表达了春日风光的热爱之情。采用比喻,又兼用设问比拟,描绘了一幅绿柳装扮、美丽动人的春景图。比较阅读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和李商隐的《柳》在表达方式及思想感情又有什么不同?柳条:象征得志猖狂的势利小人。东风:象征邪恶势力清霜:公正公义明确:①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②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本文标题:李商隐诗三首(粤教版)优秀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0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