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
1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答于后面答题卡上)1.行驶中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上述不同现象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2.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1加速度由静止竖落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D.重力做功mgh3.设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A.10-1kWB.10-3kWC.1kWD.10kW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5.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2RgB.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12gC.卫星运动的周期为gR24D.卫星的动能为14mRg6.用m表示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A.F=GMm/(R0+h)2B.F=mg0R02/(R0+h)2C.F=mω02(R0+h)D.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7.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A.20gB.201gC.400gD.4001g8、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爱因斯坦创立了“日心说”B.哥白尼提出了“光子说”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9、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A.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B.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线速度越大,周期越小D.加速度越大,周期越大10、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g取10m/s2,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mgh31mgh322A.10mB.20mC.30mD.40m11、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正功C.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负功D.重力对物体做负功1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能不变C.所有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发生改变D.所有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一致13、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大小为B.瞬时速度大小为C.运动时间为D.运动时间为14、如图,在离地面高处以初速抛出一个质量为的物体,物体落地时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位置为零势能面,则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A.B.C.D.15、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这颗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下列说法正确是A.Gliese581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大B.卫星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C.物体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行星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16、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整体一起向左匀速运动。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静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关系是A.B.C.D.1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射入深度为d,平均阻力为f.设木块离原点s远时开始匀速前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功fs量度木块增加的动能B.f(s+d)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C.fd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D.fd量度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后面答题卡横线上)1、在四川抗震救灾活动中,解放军某部运用直升机解救被困群众,在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用电动机通过悬绳将人一个一个地从峡谷中吊到机舱里,已知某个人的质量为80kg,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保持12kW恒定不变,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则人能获得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_2.两块相同材料的物块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同前进,如图所示,其质量之比为mA︰mB=1︰2。在运动过程中,力F一共对物体做功300J,则A对B的弹力对B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重物质量为m)求;3(1)重力势能减小量为_________J(2)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J(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__(用g、L表示),其大小是____。小球抛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vc=_________________(用g、L表示)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1)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电键,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C.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D.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重新做实验;E.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住纸带,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F.分别计算出和,.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二者是否相等;(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如果实验操作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应是_________,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斜率等于_______的数值。四、计算题(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分)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1.8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求:(g=10m/s2)(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42、(10分)继神秘的火星之后,近几年土星也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近7年、2亿千米在太空中风尘仆仆的穿行后,美航天局和欧航天局合作研究出“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抵达预定轨道,开始“拜访”土星及其卫星家族。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土星及其31颗已知卫星最详尽的探测。若“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进入土星飞行的轨道,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求土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3、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距离表面h高度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后球落到星球表面,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3)该星球的质量4、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g=10m/s2):(1)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2)设人与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3)人与雪橇从B到C的过程中,求阻力的平均功率。5、如图所示,一个玩滚轴滑冰的小孩(可视为质点)质量m=30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平抛,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点时对轨道的压力?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DBDABDCDBCDDDABBBDBDBCBDABCAABD二、填空题1、15m/s2、200J3、(1)重力势能减小量:(J)(2)重锤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为944.12ThvACB(m/s)重锤下落到B点时增加的动能为mmvEBkB89.1212(J)(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其增加的动能,其原因是重锤在下落时要受到阻力作用(对纸带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必须克服阻力做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加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三、实验,探究题1、,0.7m/s,2、(1)不必要的器材有: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刻度尺。(2)AEBDCF(3)通过原点的直线(直线),g.四、计算题1、解:(1)因摩擦力均不计,故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A着地过程,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有PKEE,设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因AB相连,速度大小相等,故有(2分)又mmmBA0230sin221mghmghmvsmsmghv/3/28.110222(2分)(2)物体A着地后物体B继续以2m/s的速度沿斜面上滑,设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0230sin21mgsmv(2分)mmgvs9.010322(2分)2、解:由)(422hRTmhRGMm(3分)T=nt(1分)得:2322)(4GthRnM(3分)由VM(1分)得:3232)(3RGthRn(2分)3、(1)(2),方向(3)4、(1)从A到B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mmghEOBP911.10230sin)(21ghmghmvmmBABA6(2)人与雪橇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5、由于小孩无碰撞地沿圆弧的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则①又②两式联立得③设小孩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④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⑤联立解得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孩子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9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