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基本现状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指导思想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三、实施目标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实施策略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度,通过研讨课、评优课、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评比、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科学课程的正常实施。5.抓网络。开辟学科教学网站,及时掌握新课程实施的信息交流广大教师的观点、经验;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6.抓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利学课程的评价办法,边实施边完善。7.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利用新课程实施的机遇,为教师搭好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努力培养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五.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课程实施活动小组。2.确定国家课程规定各类学科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领悟各类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在教坛新秀汇报课等常识教研活动中课,让教师感悟新课堂,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3.积极收集各地执教科学课的经验,收集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我校实施新教材做好准备。(二)实施阶段前期:在继续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科学探究”的课型模式:2.构建新型的学生学习常规;3.课程资源的充实,包括优秀案例、教学素材等;4.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5.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6.学生的学业评价。在前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技能的培训,切实落实各类课程的各项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活动小组成员和优秀教师的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总结前期实施经验,写出前期实施总结。在总结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本学科的实施目标,将学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转化为新的研究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不断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展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展示教学新观点,交流教学经验。(三)总结阶段全面总结本学科教材实施一个轮回的经验,编辑新课程实施的成果集。二官小学2012----2013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一、课程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课程设置的原则;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1、均衡性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三、课程设置一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与健康(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合计28节。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于健康(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合计28节。三年级:语文(7课时)、品德与社会(3课时)、数学(4课时)、体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地方课程(2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其中在地方课程里整学年专门安排12学时用于《中华大家庭》中第1------6课的教学工作。、数学(5课时)四年级:语文(6课时)、体、品德与社会(3课时)育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地方课程(2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其中在地方课程里整学年专门安排12学时用于《中华大家庭》中第7------12课的教学工作。、数学(5课时)五年级:语文(6课时)、体、品德与社会(3课时)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地方课程(2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其中在地方课程里整学年专门安排12学时用于《民族常识》中第1------6课的教学工作。、数学(5课时)六年级:语文(6课时)、体、品德与社会(3课时)育与健康(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地方课程(2课时)、班会(1课时)、写字(1课时)。其中在地方课程里整学年专门安排12学时用于《民族常识》中第7------12课的教学工作。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周总课时数28课时。三——六年级周总课时数30课时。四、课程设置的说明1.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尽可能结合学校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适当的调整。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校园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3.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校本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20,综合实践活动安排10,地方与校本课程也安排10,整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校本课程。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能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学校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做到统筹合理安排。4.课程的设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科课程。5.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尽可能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教育的内容如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在相应的课程中尽可能渗透。民族常识和中华大家庭在地方课程里体现。五、课程实施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科室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领导小组如下:组长:王道德副组长:胡恩海成员:刘勇胡伦贵彭艳叶靖吴永培刘辉冯甫胜邱天芬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领导多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讨论新《课程计划》,做到严格按照上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删改课程。六、课程研究(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十二五期间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2)以一年级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3)公开教学。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校、市、省三级学科教改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4)教学评比。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七、课程评价努力探索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办法,采取多元评价方法。附一:马官镇二官小学课程设置汇总表年级年级周课时数一二三四五六课程年年年年年年级级级级级级品德与生活33品德与社会3333语文887666数学444555英语科学2222体育与健康443333音乐222222美术222222综合实践活动333333地方与校本课程2222班会111111写字111111周课时总量(节)282830303030学年总课时(节)9809801050105010501050附二:马官镇二官小学秋季作息时间表午别节次时间安排备注晨会预备7:50——8:00第一节8:00——8:40眼保健操上午第二节8:55——9:35课间操第三节9:55——10:35第四节10:45——11:25营养午餐11:30——12:00中午休息预备1:50——2:00第五节2:00——2:40眼保健操下午第六节2:55——3:35第七节课外活动附三:马官镇二官小学春季作息时间表午别节次时间安排备注晨会预备8:20——8:30第一节8:30——9:10眼保健操上午第二节9:25——10:05课间操第三节10:25——11:05第四节11:15——11:55营养午餐12:00——12:30中午休息预备1:50——2:00第五节2:00——2:40眼保健操下午第六节2:55——3:35第七节课外活动马官镇二官小学2012----2013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2012年8月30日
本文标题: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3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