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按摩基础知识什么是按摩?按摩又称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按摩的作用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达表里,贯穿上下,像网络一样,通布全身,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推拿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其次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通。按摩的作用原理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推拿具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作用,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三是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按摩的作用原理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在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手法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一是在体表的相应穴位上,施于手法,是通过经络的介导发生作用的:二是脏腑的器质病变,是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的:三是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手法操作要辨证得当。推拿手法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整,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有利于激发机体内的抗病因素,扶正祛邪。按摩的基本手法抚摸手法:用单手或双手操作,以手掌或指腹贴放在皮肤上,轻轻地做来回线性的或圆形的或螺旋形的抚摸动作。作用:能使皮肤表面衰老细胞脱落,改善皮脂腺和汗腺机能,恢复皮肤敏感性,缓解肌肉疼痛和紧张状态,有助于局部消肿、止痛,消除麻木。此外,对神经系统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应用: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按摩的基本手法揉手法:用手掌或掌跟或指腹贴于皮肤上,轻轻回旋的揉动。作用:消除外伤引起的肿胀和气血凝滞,促进血液、淋巴畅通,也有缓和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应用:四肢、躯干、腹部、头部等处。按摩的基本手法捏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每指外展,成钳形,拇指和四指捏着被按摩者的肢体,不断地用力做对合运动。操作时移动或不移动均可,但拇指和四指力量要平衡。作用:促进萎缩肌肉张力的恢复。同时也可消除组织的肿胀和肌肉酸痛的疲劳感,缓解肌腱挛缩等。应用:用于手、足、肌腱肌腹、跟腱及脊背以及小腿。按摩的基本手法揉捏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手呈钳形,将掌心和手指紧贴于皮肤上,五指和掌心用力,作不移动的揉捏或线性向前移动的揉捏,揉捏到一定的距离时,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抽回,如此反复进行。作用:使深部组织、血管、神经均受到良好的刺激,能松解深部的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粘连,通经活络,使深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旺盛,是消除疼痛麻木和散瘀的手法。应用:多用于肌肉劳损,风湿症和陈旧性损伤淤血迟迟不散。按摩的基本手法搓手法:两手掌自然伸开,五指并拢,对合着紧贴于皮肤上,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搓必须用双手进行。作用:使皮肤肌肉松弛,血流畅通,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体温,肌群的工作能力。应用:四肢、胸部、腰背部的肌肉,以及肩、膝关节等处。按摩的基本手法摩擦手法: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形或回旋形的摩擦,也有用拇指指腹做的。作用:对组织是一种强有力的良性刺激,能兴奋肌纤维和神经,摩擦后,局部产生大量的热,能提高局部温度,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调整血液重新分配和改善组织营养等。应用: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丰满部位,对肌肉麻痹、萎缩、慢性劳损的酸痛和风湿痛等。按摩的基本手法推压手法: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呈钳形,以手的掌跟和小鱼际测紧贴于皮肤,作直线向前的推压,在脊柱上,是用两拇指成“八”字形,沿脊柱两侧推压。作用:消散积气,散发淤血,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应用:用于消除腹部胀满,腰部疼痛,亦适用于消除四肢肌肉疼痛和淤血肿胀等症。按摩的基本手法摇晃手法:一手握着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着关节远端肢体,做回旋转动或屈伸运动。作用:松解关节滑膜、韧带,关节囊的粘连和皱缩,灵活关节,尤其在关节功能障碍,强硬等情况下,有益于关节功能的回复。应用:多用于四肢关节,但应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做不同幅度的摇晃,不可用力过猛。损伤重者或刚受伤后不能用。按摩的基本手法抖动手法:通摇晃法手势相同,作柔和抖动。作用:松弛肢体肌肉骨节,加宽椎间隙,有利椎间盘突出物的还纳和解脱小关节突移错,缓解伤后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应用:多用于四肢关节,常与摇晃法联合应用,已取得协同的效果。按摩的基本手法提弹手法:根据部位不同的需要,用拇指和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起,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一弹(似提弹弓弦)。作用:能强烈的刺激神经、肌肉和肌腱,有助于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促进血液畅通,恢复神经感觉,强健萎缩的肌腱。应用:适用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股二头肌等的劳损、紧缩和麻痹,以及坐骨神经痛等。按摩的基本手法振动手法: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手握空拳,有节奏的击打贴于皮肤上的手背。作用:能间接振动深层组织内脏各器官,有顺理气血、消除闷气、凝滞等作用。应用:多用于胸背部深层组织的损伤和头部损伤。按摩的基本手法叩击手法:是用手指指尖或握成空拳叩击肌肉的一种按摩手法。作用:能使肌肉受到较大振动,有兴奋肌纤维、神经的作用,消除因伤而引起的淤血、凝滞,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消除疲劳,酸胀和神经麻木。应用:在腰部、臀部、腿部等肌肉肥厚的区域,用空拳盖击、竖击或掌侧击;胸背部用拍击;头部用指尖叩击。按摩的基本手法按压手法:用掌跟或掌心紧紧贴于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操作。作用:能帮助轻微移位的骨骼还位。应用:适用于腰骶部外伤,如腰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突轻微移位,以及骶骨关节轻微错缝等。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效果是依靠按摩手法来实现的。医学家有句名言:“手上无功,按摩一空;手上有功,气血皆通要想手上有功,必须掌握手法操作的技能技巧。按摩的特点推拿是用手在病人身体上施以各种不同的力,通过这种不同的力来调节人体机能的不平衡状态使伤病得到痊愈。一、简便易行只要学会常用的各种手段,不要任何特殊设备,只用一双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治疗。二、安全有效一般药物治疗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特别是需要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很多顾虑,以致影响情绪、影响效果,甚至出现某些因药物而产生的副作用。而手法治疗上要掌握每一手法的要领,认真对待,确是一种比较安全可*,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手法是万能的,可以治疗所有的伤病,有时也可发生医疗事故(马尾N损伤、骨折等)因此它也是有一定的适应症。不是适应症者,绝对禁止使用手法治疗。三、适应症广泛目前我国的手法治疗已经适用于临床各科的某些疾病(不是所有的疾病),尤其对一些运动系统的一些伤病,慢性、功能性疾病,以及某些器性病变,如肠粘连、糖尿病、高血压等均有较好的效果。按摩的禁忌症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按摩的注意事项①室内要保持清静、整洁、避风、避强光、避免噪声刺激、保持空气新鲜。②对于长时间服用激素和极度疲劳者,不宜进行穴位按摩。③按摩者的手、指甲要保持清洁。有皮肤病者不能给他人按摩,也不能让他人为自己按摩,以防相互传染。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者在按摩每个穴位和反射区前,都应测定一下针刺样的反射痛点,以便有的放矢,在此着力按摩,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⑤饭后、酒后、洗澡后、大运动量后,不宜立即进行按摩。⑥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部位,以免损伤骨膜。老人的骨骼变脆,关节僵硬,儿童皮薄肉、嫩,在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⑦淋巴、脊椎二尾骨外侧反射区,一定要朝心脏方向按摩,以利于推动血液和淋巴循环。按摩的注意事项⑧治疗过程中,如有不良反应,应随时提出,保证治疗的安全可靠。如出现发热、发冷、疲倦等全身不适症状,属正常现象,应坚持治疗。⑨足部按摩后,不可用冷水洗脚,可用手纸擦去多余的按摩膏,穿上袜子保暖。晚上睡前洗净油脂并用热水泡脚15分钟。⑩在按摩后半小时内,必须喝开水500毫升以上。严重肾脏病患者,喝水不能超过150毫升。面部按摩面部按摩的作用:1、促进血液循环,给皮肤补充水份和营养。2、增加氧气的输送,增强新陈代谢功能。3、增加废物及二氧化碳的排除,减少油脂积累。4、可以使皮肤组织密实有弹性,减少多余水份及脂肪。5、减轻疲劳,消除疼痛感。面部按摩面部按摩手法大按抚法――额部――眼部――面部三条线――下巴――嘴角――鼻部――综合――大按抚法――收手大按抚法: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下,手掌与皮肤稳合,从额头开始以向下滑的形式隔开嘴部下滑至胸锁乳突肌,手指向上提拉打圈,动作平稳、舒展给顾客以按抚的感觉,用中指点按翳风穴,大拇指配合,轻捻耳垂,轻轻松开(三遍)。面部按摩额部动作:1、双手打圈用双手的美容指在额部分三层打圈到两边太阳穴,并用中指点按太阳穴。2、单手打圈:单手美容指分三层打圈至太阳穴,并用中指点按太阳穴(双手交替做)。3、横扣:左手食、中指分开,紧贴额部,右手中指点按太阳穴,左手移动,右手美容指打圈移至另一侧太阳穴并点按太阳穴。4、坚扣:左手食指,中指分开,右手点按印堂穴,左手移动,右手美容指配合打圈到神庭穴并按神庭穴。5、交叉双手的美容指,按摩额部到两边太阳穴,左手点按左边太阳穴,右手点按右边太阳穴。6、弹扣:手按抚太阳穴,另一手的美容指弹扣太阳穴交替做。7、按抚额部,双手微微弯曲与皮肤吻合到两边太阳穴。眼部按摩眼部按摩:1、按抚眼部:大姆指交叉,食指伸直美容指在眼圈部位进行按抚。2、点按眼圈穴位:中指点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三遍)并按抚。3、提拉外眼角:一手的食指,中指分开从上下眼眶滑过,掌根提拉外眼角,另一手美容指配合从眼袋滑过拉外眼角。4、按抚眼部:用单手美容指在眼部打睡“8”字,交替做。眼部按摩面部三条线:1、美容指滑到迎香穴,点按打圈到太阳穴并点按。2、美容指滑到地仓穴并点按,打圈至颧廖穴并点按,打圈至听宫穴并点按。3、美容指滑到承浆穴点按,打圈滑至颊车穴并点按,打圈到翳风穴并点按。眼部按摩下巴:四指微弯曲,轻托下巴,大姆指交叉配合推拨下巴。嘴部:双手美容指轻托下巴,大姆指一上一下按摩嘴部。食中指分开,按摩嘴部。食指按人中穴,中指按承浆穴。鼻部:1、双手大姆指交叉,食指伸直,美容指由上往下按摩鼻头。2、中指点按迎香、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瞳子廖、承泣、四百。眼部按摩综合动作:1、面部正拨指、反拨指、双拨指。2、双手滑过来空拳拍打一边面颊到下巴再到另一边面颊,到额头向上提拍打。3、双手压额头,双手托下巴,双手压额头,单手托下巴(滑时要轻),两手交替做。4、双手与下巴皮肤吻合,推拨下巴,一手微弯曲推拨下巴,另一手配合推拨至面颊(双手交替做)。5、附加动作。(向上提面颊――双手压额头――颤抖法)6、单手按抚面颊,双手按抚面颊,手弯曲按抚额部。7、大按抚法收手头部按摩头部按摩:1、大拇指从神庭穴分三层纵向点按至百会穴。2、大拇指从神庭穴点按至头维穴,横向按摩至百会穴。3、双手大拇指配合点按百会穴与四神聪穴(4个)。4、一手抚于头部,另一手空拳敲打,按摩整个头部。5、
本文标题:按摩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6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