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
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07-04-12浏览次数字体大中小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蒋庆先生在厦门大学的演讲作者:蒋庆轉貼自:孔子2000主讲人:蒋庆先生(著名儒学家)主持人:徐国栋教授时间:2005-03-2619:00地点:厦门大学法学院B137讲堂徐国栋教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我国海内外知名的儒学家蒋庆先生。(掌声)大家从他的传统衣着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我们中国的儒者啊!像我们已经被全盘西化、被西方全盘攻掠的时候,我们的蒋庆先生依然保持了我中华风骨。这种中华风骨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文化上被西方全面攻占的时代,一个个堡垒陷落,一个个价值倒塌。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处在一个文化寄生虫的地位,在近代一百年来的历史中,各种外国的思潮风驰电掣,像走马灯一样在中国换来换去,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想来来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没有哪一个西方思想——除了马克思主义在一种物质力量的依托下在中国存在了比较长的时间并产生了一些争议颇多的结果外——有一个稳定的地盘,有一个持久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很难说我们自己信仰什么。所以,这样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再铸国魂的时代,需要再铸我民族精神的时代,而这种工作是非常艰难的,而蒋庆先生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民族魂”的铸造者。我们拿什么来统一我们的国家?拿什么来作为我们民族存在的依据?一个民族恐怕不是一个种族的共同性的联系,而且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共同性的联系,所以这个工作非常艰难,而我们的蒋庆先生就在这个方面工作着。请大家注意一下,他是在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他并非儒学出身,而是出自我法门,出自我西南法门。他是我大学同学,我一直认为,当着他的面是这么说,背后说的时候可能更多:他是我们西南78级的,我们西南78级素以优秀著称,而他是西南78级里面最优秀的。但是,可能他这种选择要付出很多物质上的代价,那么他现在也是在承受着这种代价吧。另外我们还要介绍的就是,蒋庆先生还是我们中国当代唯一一个民间活着的书院的掌门人,我们应该把这种掌门人叫做“山长”,他在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先生悟道的贵州龙场创建了一个传统的书院,叫做“阳明精舍”。我们从余秋雨的散文中可以看到王阳明这么伟大的名字在他的家乡已经不为人所知了,他家乡的那个“阳明医院”竟然被当地人以当地方言理解成了“养命医院”!(笑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精神上的破产,一种多么大的文化上的悲哀!蒋庆先生在一个很恰当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儒学在中国普遍复兴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开始在自己的家园里面寻找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又在一个恰当的地点,也就是说在王阳明先生悟道的那个地方创建了“阳明精舍”。我相信这个精舍会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中华文明、对我们的精神面貌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那么,我还想说些什么?我曾经对今天听众的情况很不乐观,在二十分钟以前,我得到一个电话说只有前面六排坐了人。现在来的人之多,还有人站着,这种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经常地批评厦大人没有文化,没有功利以外的那种兴趣、那种意识,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然而,今天的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应该承认我对厦大学生的估计有所偏差,我非常愿意看到我的这种偏差是实际存在的,我为今天大家为这样的一个题目而来,而且来得这么整齐,为厦大感到自豪!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蒋庆先生为我们演讲!(掌声)蒋庆先生:今天非常荣幸到厦门大学来演讲,因为徐国栋教授是我的老同学,他邀请我来演讲,这是一个缘分,如果没有徐国栋教授的邀请,那我也可能没有机会在厦大和大家见面。这次讲演的题目,最初定为《儒学的真精神》,后来徐教授跟我讲再“兼论”一下“夏大校训”。今天这个演讲我想了一下,原先拟定的题目是《儒学的真精神》,但光讲“真精神”还不够,还要讲一点“真价值”。为什么呢?按照中国的儒学传统,主张“体用不分”、“体用合一”,“体”就是精神、就是实质,“用”就是功能,就是效用;光知道“体”还不行,比如说通过我们这次演讲,儒学的真精神是什么我们知道了,这一百多年来对儒学的很多误解我们清楚了,我们因此知道儒学并不是近百年来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所描绘的那种被妖魔化了的儒学。但是,光知道儒学的真正精神“是什么”还不行,就是说光知道儒学的“体”还不行,还应该知道儒学的这种“真精神”有什么“用”,儒学的“体”对现在的中国有什么功能效用,或者说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所以这次演讲的题目我稍稍改动一下,再加上一个内容,就是《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在正式演讲之前,徐教授跟我说是不是给大家讲一下厦门大学的校训。确实,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八个字是儒家经典中的原话,而且这八个字确实很概括地体现了儒学的真精神。刚才我问你们的徐教授,他说这个校训夏大建校的时候就有了,我还以为是夏大现在才确定的呢!我想现在搞教育的人多崇尚西方思想,还不一定有水平选出这八个字来作为厦大的校训呢。徐教授说这八个字是陈嘉庚先生那个时候定下来的校训,由此可见陈嘉庚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对儒家经典的熟悉,陈嘉庚先生确定的这八个字确实体现了儒学的真精神。接下来,我就简单地从儒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夏大校训。夏大校训的第一句话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大家都知道是《易经》“乾卦”的“象辞”,“乾卦·象辞”是从“乾卦·卦象”上来解释“乾卦·卦义”的,它的原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讲:天道的运行充满着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那么我们人、我们人中的精英人物——君子——就应该效法天道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来做人;也就是说,我们人也要像天道的运行那样刚健有力自强不息。这个“天行健”表达了《易经》“乾德”的精神,“乾德”的精神是什么呢?“乾德”的精神就是作为“天地之大德”的“生生之德”的精神,就是天地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刚健自强的精神。我们知道,四时交替,暑往寒来,日月东升西落都是天道的运行,这个天道的运行自然形成,生生不息,永远如此,不靠外在力量的推动,而任何外在力量也不能阻挡天道的运行,所以说天道运行展现了“乾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易经》把“自强不息”作为“乾道”的德性,作为天道的精神,要求我们人去效法这种“天地之大德”,能像天道“乾德”一样在生命中展现出“自强不息”的刚健活力。我们在座的诸位是知识分子,相当于古代的士大夫,我们应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到社会上去做事才能担当起家国天下的责任,这在古人叫做“发乾德之幽光”。另外,儒家讲“天人合一”,我们每个人效法天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人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儒家说的“上达天德”,而“自强不息”就是“天德”。所以,夏大“自强不息”的校训对夏大的同学来说是很高的要求,是“天道”“天德”的要求,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实现了“天道”“天德”的要求,我们的生命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获得了超越神圣的价值。这需要大家努力。下面解释夏大校训的第二句话:“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大学》“三纲领”中的第三条纲领,《大学》里面的“三纲领”是《大学》开头的那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第一条纲领,“亲民”是第二条纲领,而“止于至善”是第三条纲领。按照传统儒学的研究术语这段话叫《大学》的“三纲领”,在《大学》中“三纲领”统摄“八条目”,“八条目”在这里我们就不说了。总之,“纲领”非常重要,体现了《大学》最重要的思想,《大学》讲的是儒家生命形态中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三条纲领又是“三纲领”中最重要的纲领,所以,“止于至善”这条纲领最集中地概括了《大学》的根本思想。那么,“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人格境界或者说最高人格理想。《大学》的第一个纲领“明明德”,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充满了善的神圣的本性,这种光明的善的神圣本性就是我们生命的“明德”。但是,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生命的这种德性,更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生中把这个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或者说充分实现出来,所以《大学》的第一条纲领要求我们要“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动用法,意思是指要使“明德”“明”,即要使我们生命中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实现出来,使它能够明显显现。这是第一条纲领“明明德”。第二条纲领是“亲民”。古代儒家对这个“亲”字有不同的解释,朱子说是“新”,王阳明先生说是“亲”,这虽然是辞语上的考证,但涉及到对《大学》根本精神的理解,我觉得王阳明先生的解释比朱子的解释好,我采纳的是王阳明先生的解释,是“亲民”,而不是“新民”。那么,“亲民”是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民”,就是为民众谋福利,就是要亲近、亲爱老百姓,亲近、亲爱社会与众人,就是要做出实际的事功来为民众服务,这是第二条纲领“亲民”。从《大学》的思想系统来看,“明明德”、“亲民”合在一起就是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的人格风范或者说人格理想。我们知道,儒家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与人格理想就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要在我们自己的内在生命中达到圣人的生命境界与精神信仰,用现在的话来说,“内圣”就是要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达到或者说体现出超越神圣的永恒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实现我们生命中最光辉的德性——“明德”。“外王”就是说我们要在社会上建立“博施广济”的事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谋取福利。我们不光是使我们内在的生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完事了;你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还不够,这只是“内圣”,你还要“外王”,你还必须在你的内在生命之外去创建伟大的功业,去为广大民众的福利做出你最大的贡献,这个叫“外王”。当然,这个“外王”事业每个人都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一样,社会角色不一样,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不一样,但只要能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中做到孔子所说的“博施广济”的事功,就做到了“外王”。比如,你是学法律的,你做个公正严明的好法官;你是搞政治的,你做个民众爱戴的好官员;你是搞科研的,你做个按照自己良心从事发明创造的好科学家;你是教书的,你做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等等,这些都是“外王”。这样,按照《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是“内圣”,“亲民”是“外王”,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做到了“内圣”和“外王”这两个方面,就是“止于至善”。什么叫“至善”?“内圣外王”合一就是“至善”,“明德”“亲民”合一就是“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内圣外王”合一的最高生命境界,实现“明德”“亲民”合一的最高人格理想。也就是说,既“明明德”又“亲民”就是“止于至善”。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个体生命实现了“明德”这个“内圣”的最高的价值,同时又给社会、人类作出了“博施广济”的“外王”事功和贡献,就达到了“至善”,即就是“止于至善”。所以,“止于至善”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或者说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生命形态。我想当初陈嘉庚先生把“止于至善”作为厦大校训应该和我的理解差不多,他是要求厦大的学生除了自己的品德、自己的内在生命要达到很高的“明德”“内圣”境界外,大家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完成学业后还要到社会上去做“亲民”的“外王”事功,为中国的富强和中国民众的福利服务。如果夏大的学生达到了“内”“外”这两个标准的话,就做到“止于至善”了。当然,“止于至善”不仅仅是对我们厦大同学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生命在“明德”与“亲民”的合一中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不过,这是相当艰难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我愿与在座的同学们共勉!以上我简单解释了夏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两句话八个字的含义,夏大校训可以说概括地体现了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与我们今天的讲题正好相合。夏大校训的八个字可以说是儒学千古不灭的“八字真言”,具有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理内涵,我们今天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说明,大家以
本文标题: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