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与研究方法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与研究方法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文学批评思潮。以雅格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雅格布森(1896-)“莫斯科语言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布拉格语言学派和美国纽约语言学小组的发起人之一。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词语的复活》,被视为俄国形式主义的宣言。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文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文坛存在着几种在哲学基础、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上都截然不同的文学思潮。以托尔斯泰、契诃夫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以马雅柯夫斯基的立体派未来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未来主义诗歌特别强调语言的音响、构词和拼贴画式的组合结构马雅柯夫斯基“一、有任意造词和派生词以扩大词汇量(造新词)的权力;二、有不可遏止地痛恨存在于他们之前的语言的权力;三、有以愤慨的心情从自己高傲的额头上摘下用浴帚编成的一文不值的光荣桂冠的权力;四、有在一片呼啸和怒吼声中站在‘我们’这个词构成的巨块上的权力。”“如果说在我们的字句上暂时还留有你们‘健全的理性’和‘高尚的趣味’的肮脏烙印的话,那么,在这些烙印上面,自身有价值的(自在的)词所具有的新的未来的美的亮光已破天荒第一次在时隐时现地闪耀。”马雅克夫斯基、赫列勃尼可夫《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文学理论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意识形态)以佩平、维谢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学派(文化)波捷布尼亚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派(形象)这些理论流派各有一套理论体系,但都缺乏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对语言形式的细致分析。二、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挑战与反驳“在文艺学领域里,形式主义是革命运动,因为它把这门学科从古老而破旧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并迫使它重新检验所有的基本概念和体系。”——艾亨鲍姆(一)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对象即文学性的提出和界定作为建立新的文艺理论批评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把文学作品看作某一社会历史的反映将导致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把文学作品当做作者个性的表现将不可避免地印上传记和心理学的痕迹。“艺术是形象思维”虽然承认艺术中的思维形式不同于科学和哲学,但它终究会导致越过艺术自身去研究知与觉的形式,成为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附庸。文学性指文学所特有的构造原则和手法。文学作品与其他任何用语言表达的文献的差异就在于它特殊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这种文学所独具的特性就是文学研究的对象。俄国形式主义宣称,文学是一个独立有序的自主体。它独立于作者和欣赏者之外,独立于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之外,甚至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我的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纺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只数和纺织方法。”——什克洛夫斯基(二)文学“形式”的新界定俄国形式主义进而对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加以修正,提出了特有的“形式观”,赋予“形式”以新的内涵。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与内容二分法的批判把艺术中的内容当做艺术之外的经验在研究,即把艺术中所描写的世界等同于客观现实世界。使人误把形式当器皿,认为所盛的液体便是内容,或把形式当做服饰之类,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外表装饰。走向另一极端,只突出形式,认为艺术、美,仅仅与形式有关,而与内容无关。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艺术中的所有内容事实上也都成为形式的现象。”——日尔蒙斯基“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什克洛夫斯基在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理论中,“形式”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一新的形式概念已将原来的内容和形式融合起来了。这一观念与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是有很大区别的。俄国形式主义实际上作了一次超越形式和内容二元论的尝试。(三)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艺术创作的目的就在于把那些日常的司空见惯的,已经不能引起我们新鲜感和美感的东西陌生化为奇异的东西,使人产生强烈的感受。视角的陌生化18世纪欧洲启蒙小说中的“野蛮人”托尔斯泰小说《霍斯托密尔》中的马的眼睛语言的陌生化托尔斯泰作品中把已在宗教中规定的“圣餐”说成是“一块小面包”,把“宗教画”说成是“彩绘玻璃”。三、俄国形式主义的诗歌理论“诗的材料不是形象,也不是激情,而是词。”——日尔蒙斯基诗歌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雅各布森(一)雅各布森的六要素、六功能说说话者情感功能受话者意动功能语境指称功能接触交际功能代码元语言功能信息诗歌功能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语言就越偏离外在事物和实用目的,而指向自身,指向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法等。(二)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语音在普通的日常语言中,发音的目的在于交际,语音并不是人们注意的问题,而在诗歌中,语音被突出出来,给予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强调,运用各种手段使声音受到阻滞。在诗歌中,语音已具有独立的价值,成为引人注目的对象。。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语法层次诗歌的语言与标准的散文句法有明显差异,诗歌有它特殊的格律和节奏,允许颠倒、压缩、省略等,即使在自由体诗歌中,为了节奏的需要,一个完整的诗句可以被安排成两行甚至多行。在词汇上,可用古字、冷僻字、外来语、典故,甚至以俗语入诗,以违反、触犯、扭曲标准语,旨在变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使诗歌语言摆脱习见为常而突出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语义层次“词语一进入诗歌,它们似乎就脱离了普通话语。它们四周的气氛具有新的意义。”——艾亨鲍姆“诗歌中的词绝不仅仅是一个词而已,它可以引起几十种乃至数千种的联想。”——什克洛夫斯基符号与指称不能合一。四、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强调结构和手段。在研究叙事文本时,不把重点放在叙事作品的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对比上,而是关注叙事作品的表现方式。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本事:按自然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展开的事件。情节:一种艺术构成,体现为本事按结构布局规律在作品中的分布和组合。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相同的本事按不同的艺术程序和手法加以处理,可形成不同的情节结构。(斯特恩的小说)俄国形式主义的人物理论在情节与人物的关系上,人物是情节的产物,是动作的执行者。从结构的动态特征看,否认人物性格有内在统一性。主人公言行的前后不一致乃至自相矛盾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人物只是一种符号,一个名字。五、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史观他律论的文学史观自律论的文学史观他律论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演变必然要受到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作家心灵的制约。文学史被视为民族、社会或文化史。文学史被作为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自律论的文学史观:文学的发展演变史被描述为文学内部不断循环的陌生化--自动化--再陌生化的历史。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史观“在分析文学进化时,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阶段:1、针对已达到自动化的结构原则,开始辩证地形成相反的结构原则;2、这个原则开始应用……;3、它被推广到极为大量的现象上;4、它变成自动化的东西,产生相反的结构原则。”迪尼亚诺夫《论文学的演变》文学发展的方式突出文学体系中的次要特点,使之成为主导。迪尼亚诺夫认为文学形式的演变就是体系内部主导因素与从属因素关系的演变,或者说演变就是文学体系内部不同因素轮流占主导。从文学体系边缘选择一种俗文学的形式加以提高使之成为文坛的主导形式。“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前奏总是在文学的下层缓慢地积累尚未成为正宗的手段,而这些手段注定以后将更新整个文学。”托马舍夫斯基《主题》以一种诙谐模仿的方式对一些旧的、习以为常的形式加以改造,使之变得新鲜和突出。六、俄国形式主义的贡献和问题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把文学批评的重心由创作移向文本的形式、结构,这是现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转折。俄国形式主义被视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开端和源头。“形式主义理论在若干方面证明它已经走在20世纪文学理论中的一些最重要的思想之前。”—安·杰弗森“陌生化”理论这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该理论不仅运用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而且运用于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甚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那里也获得新的解释。(一)俄国形式主义的贡献叙事理论“在小说形式这个问题上,目前英美批评界所关心的几乎所有议题都已被形式主义者和他们的结构主义继承人讨论过。”——罗伯特·斯库尔斯文学史研究“许多的正统文学的文体都是由‘俗文学’升格而来的。像《诗经》,其中的大部分原来就是民间。像五言诗原来就是从民歌发生的。像汉代的乐府,六朝的新乐府,唐五代的词,元明的曲,宋金的诸宫调,哪一个新文体不是从民间生发出来的。”——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二)有待探讨的问题:1、文学性的问题:关于什么是文学性,缺乏明确的规定。作为文学特性的文学性是否可以在非文学中扩展。2、文学发展规律的问题仅把文学的发展视为形式内部的发展也有失片面,文学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和时代。3、诗歌不仅仅是词激情是诗歌的重要因素。1965年,托多洛夫编译了《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在法国文学批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直接启发了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参考书目:方珊选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法]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本文标题: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与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5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