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遗传与变异:生物通过繁殖的方式来繁衍种族,保持生命在世代间的连续,保持子代与亲代的相似与类同,这种现象叫遗传,遗传的本质就是遗传物质通过不断地复制和传递,保持亲代与子代间的相似与类同,与此同时,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包括环境差异与遗传物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变异。性状:在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隐性性状:子一代未出现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子一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显性性状:孟德尔把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把F2中显现性状与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现象。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位点,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同一性状发育的两个基因。非等位基因:指位于不同位点上,控制非相对性状的基因。纯合体、杂合体:由两个同是显性或同是隐性的基因结合的个体,叫纯合体,如CC,cc。由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结合而成的个体,叫杂合体,如Cc。显性上位与隐性上位:两对基因共同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其中一对基因能遮盖另一对基因的表现,这种作用称上位作用,如果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则叫显性上位;如果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叫隐性上位。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限性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从性遗传: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100%地联系在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遗传现象叫完全显性;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使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发生部分的重新组合,重组型小于亲本型,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连锁。相引性与相斥性:即用于杂交的两个亲本是显性与显性相连锁,隐性与隐性相连锁叫相引性;如果是显性与隐性相连锁的称为相斥性。连锁群: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经常表现相互联系,并同时遗传于后代,这种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在遗传上表现一定程度连锁关系的一群基因叫连锁群。并发系数: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连锁遗传:把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进入配子时保持在一起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转化:指细菌细胞(或其他生物)将周围的供体DNA,摄入到体内,并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断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叫转导。接合: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性导:利用F∕因子形成部分二倍体叫做性导。F因子:又叫性因子或致育因子,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微小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大约为大肠杆菌全长的2%,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又叫F质粒。F'因子:把这种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叫F∕因子。Hfr菌株:把细菌染色体上整合有F因子的菌株叫高频重组菌株(Hfr)。缺失:是指染色体某一区段丢失的现象。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因而引起变异的现象。倒位:染色体上某一区段断裂后,发生1800的倒转并连接的现象称为倒位。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染色体组: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全套染色体,包括一定数目、一定形态结构和一定基因组成的染色体群称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指染色体组来源相同的多倍体,或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经过加倍形成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指染色体组来源不同的多倍体,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多倍体类型。单体:孢子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为单体。缺体:孢子体细胞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则称为缺体。孢子体细胞中多出一条染色体的生物体叫三体。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的现象叫母性影响。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染色质或染色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细胞周期: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开始的时期。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细胞,组织和个体。如:三体、四体、双三体等。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细胞,组织和个体。如:单体,缺体,双单体等。缺体: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2n-2或(n-1)”表示。单体:缺失掉一条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1。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特定的氨基酸是由1个或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转录:以DNA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转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突变子: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是一个核苷酸。重组子:是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的单位。一个交换子可只包含一对核苷酸。顺反子(作用子):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是基因的基本功能和转录单位,一个基因可有几个顺反子,一个顺反子产生一条mRNA。调控基因: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质量性状:生物的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称为。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遗传率(遗传力):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即:遗传方差/总方差的比值。广义遗传率:h2B=遗传方差/总方差(表现型方差)×100%狭义遗传率:h2N=基因加性方差/总方差×100%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类型。互朴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显性基因相互补充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缺少一种显性基因性状不能表达。抑制作用:某显性基因本身并不直接控制性状的发育,但可抑制另一种基因的表达。显性上位:一种对显性基因的产物抑制另一种显性基因的产物,只有在上位基因不存在时,被遮盖的基因才能表达。隐性上位:一对隐性基因影响另一种或多种显性基因的表现。累加效应:等位基因无显隐性关系,所有的表型值是在隐性纯合体表型值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大写基因即增加一个常数值(效应值)。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方式总与性别相联系。连锁: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双交换:指在一个性母细胞内的一对染色体同时发生两次单交换。顺反子: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突变子:一个顺反子内任何一突变位点,发生变化产生突变表型,即一个基因内产生突变表型的最小单位。重组子:两个突变位点之间可发生交换产生野生型的最小单位,即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操纵子: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内含子:在一条未成熟的RNA中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区段。外显子:在一条未成熟的RNA中切除内含子而后连接起来的的区段。质粒: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小型环状裸露的DNA分子。附加体:既能独立存在于细胞质中,又能整合在染色体上的质粒。Hfr:F因子通过配对交换嵌入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上,可引导供体基因快速地传递给受体基因,从而使受体菌的重组频率大大提高,故这种染色体被整合进F因子的受体菌称Hfr。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一个基因,某一位点上发生可以遗传的化学变化(结构改变)。也称点突变,是由于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造成的,为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形成的主要途径。不育系[S·(rfrf)]:将选择到的雄性不育单株与可育的个体杂交再经连续回交培育而成的具有雄性不育特征且整齐一致的品质。保持系[N(rfrf)]: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能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征的品系。恢复系[N(RfRf)]: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后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本文标题:遗传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1958 .html